皮之不存, 毛之焉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l2002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英语教学改革以技术为载体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的教学似乎成了被颠覆的首要对象。然而冷眼观照下,多年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学生语言基础欠扎实直接影响到其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学改革一旦走入唯技术论的误区,就忽略了教改的初衷和本质。
  关键词: 传统教学 技术手段 教学改革 误区
  
  当今全球已进入网络世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将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乃水到渠成、大势所趋,也是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共识。但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现象值得反思。即使在铺天盖地的多媒体攻势和网络覆盖下,教师还是惊奇地发现“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是那么捉襟见肘。功能全面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和阵容强大的互联网一度被奉若神明,PPT、电子课件越做越花哨、越来越声图并茂,但在此过程中也容易走入教学改革就是技术手段改革的误区,不知不觉就忽略了教改必须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倘若过于追求教学中技术手段的翻新,那么就有可能喧宾夺主,忽略了教改的初衷和本质,在有限的教学时数里恐怕也难以兼顾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使简单的教学任务变得负重累累,反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知识的饥渴问题。正如一个美丽的新娘,脂粉施得过重,服饰过于华丽,反而容易突出虚的表象、掩盖美的实质。
  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习得”。习得要求有一个相对稳定持久的语言环境,但对绝大部分中国学生而言,这样的语言环境近乎于苛求。英语教师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语言真空之后尚且感觉专业水准日退千里,更何况基础尚不牢靠的学生。此外,习得的知识是零碎的、感性的、需要互动的,一旦脱离语言应用的大环境,即如竭泽之鱼,不灭自亡。譬如汉语言,为中国学生的母语,自娘胎中已接受汉语胎教,且终其一生须臾不离,多数尚且不能自如运用;或即使口吐珠玑、出口即能成诵,也未必能成就一篇锦绣文章。由中国学校自小学至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均开设汉语言课便可见国人母语知识亦有弥补之需。受过系统汉语言专门训练的学习者,其语言知识架构之完善、基础之扎实、应用之自如,必优于未接受过系统的专门训练的人员。
  推而广之,任何语言的学习和使用要达至化境,均需仰赖系统与专门的训练。接受过系统和专门训练的英语学习者,具有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在不具备习得的语言环境,英语学习东打一耙、西抓一把、漫无目标的现实背景下,不如退一步,重整传统教学旗鼓,利用其系统化、专门化优势,整合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使其与时俱进、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般认为英语语言学习分为听、说、读、写、译五大块。这五大块呈阶梯状上升,前者是后者的基石,后者是前者的提升和深化。英语能力若想趋于理想的高度,其基础是否夯实不可谓不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速成的英语学习便如一口气吹大的气球,或是建在空中的楼阁,“头重脚轻根底浅”,境况岌岌可危,华丽的技术堆砌的英语学习宫殿也就变得不堪一击。可以认为,英语的“听”“说”作为基本材料,仅为建造语言的金字塔提供了可能,要使建筑材料严丝合缝、浑然一体,必须有一种黏合力强劲的介质,那就是整个语言知识体系。字词的内涵外延,句、段的接承转合,篇章的布局谋划、语言转换的原则和艺术等,无不是积十年之功方能成就。
  有一种认识误区,认为传统教学就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是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一无是处,必须全盘予以推翻。这种认识将“传统”与新技术、新手段截然分开。窃以为,所谓传统,乃指重视知识的授与受,是教学理念的选择,并不排斥教学手段的革新,但手段是次要的,手段还要根据不同教学环境和教育对象作相应调整,其属于辅助地位,而在本质上,理念与手段是皮与毛的关系。在电脑对每一位教师均是唾手可得的平常物、几乎每一间教室都配备了电脑和投影仪的当下,PPT的地位俨然等同于数十年前的黑板板书或纸上教案,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不足为奇。
  语言是基础性学科,其应用效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基础知识的深厚或浅薄。扎实的语言基础靠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和体会,更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鉴前人的学习精神和经验,继承前人挖掘的知识宝库。毫无疑问,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十分重要,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没有积累也就谈不上应用和创新。所谓厚积薄发,即在深厚的知识基础上,可任凭你盖多高多美的大厦。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理论,其今天仍作为颠扑不破的真理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遵从。事实上,当今许多所谓创新的教学思路和手段古已有之,是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旧时的中国,教育形式以私学如个人办的私塾为主,学生数量不多。虽然私塾给人的印象大多死板、苛刻,但不能否认正是私学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不论程度如何,“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还是得到了奉行。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推荐或指定相关阅读书籍、安排课后练习并于课堂检查辅导等环节,在实践中得到了贯彻。小组互助学习,甚至走出室外到大自然中去进行开放式教学和讨论的也不少见。教师还会采用简笔画等方式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只是到了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的劳动才部分由机器代替了。而各种现代教育手段与旧时相对落后的教育手段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如若一味强调手段的推陈出新而忽略了最根本的教育教学任务,那就容易走入舍本逐末的误区,沦为纯技术论了。
  然而这并不是说现代教育技术统统无用,只是不要本末倒置。而且技术手段的使用也要因课程而论。以英语为例,听说课自然少不了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确能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语法课、阅读课、写作课、翻译课等,还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从基础理论学起。这种学习过程难免枯燥,而且伴随大量的巩固练习,对学生的脑力和意志力是一种挑战。然而这又是古往今来无数人验证过的语言学习的必经之途,任何技术也代替不了。此时教师如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信心,使之学会张弛有道,必能提高其学习效果。
  当然,新技术、新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为英语教学手段的革新提供了无限可能的空间。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板书、口干舌燥的反复带读、呕心沥血的刻写习题和试卷中解放出来,而把这些交给U盘、光盘、网络去完成。学生也受惠无穷——不用再抄写笔记,随时随地实现人机对话,网上学习资源不可胜数,且经过学习者选择的内容更贴近实际,学习形式更加新颖、灵活、高效,而做错了习题得到的不再是教师掩藏不住的责备的眼神,有可能是一张鼓励的笑脸。如此一来,意味着可以将一部分教学过程转变为课堂外学生的自学。教师做好鼓励、指导工作,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奥秘的欲望,引导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分辨和取舍。那么有限的课堂教学就可以更多地考虑集中讲解知识点,并逐渐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在学生的后续学习中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专门的训练掌握了知识体系的建构方法并积极主动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后,无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在其他相关领域都站到了较高的起点上,进一步挖掘潜力、开发技能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其他文献
摘 要: 实践课体现了新课程新课标的精髓,重能力培养,重实践。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把英语课的实践环节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能给学生提供探索、研究、创新的机会,为运用英语、提高交际能力提供广泛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己建构知识,陶冶情操,发展特长,体验成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 英语实践课 英语教学 整合    牛津初中
摘 要: 当今社会影视文学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影视在对学生产生冲击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写作的养分。语文教师要合理而有效地帮助学生从影视文学中汲取想象创造和创造独特意境的写作养料。  关键词: 影视艺术 写作教学 艺术表现形式    当今的社会声色交织,电影电视成为人们业余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现代的孩子可以说都是在电影电视的包围中成长的,从《哈利·波特》、《爱丽丝梦游仙境》到《英雄》、《集
摘 要: 产生于盛唐时代的刘知几《史通》,是我国古代最系统、最具特色的体例完备的历史学理论著作。刘知几不但在著作名称上标新立异,而且在著作框架的设计和论述方法上都独具特色。他在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史学理论问题,本文仅以《六家》、《二体》、《史官建置》、《古今正史》四篇来分析。  关键词: 《史通》 《六家》 《二体》 《史官建置》 《古今正史》    刘知几撰著《史通》,把经学领域的“通义”体名称移
摘 要: 构建校、系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系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教学规章制度等方面。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系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努力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系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管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而提高教育教
摘要: 蒙台梭利十分重视纪律教育,建构了自己独特的纪律教育理论:纪律必须通过自由而获得,良好的纪律会带来更多的自由,重视内在纪律。  关键词: 蒙台梭利 纪律教育 自由  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1807-1952),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她初期曾从事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后来又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研究,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儿童之家”。蒙台梭利的幼儿教
摘 要: 孩子心智越来越成熟,对各个老师是“爱憎分明”。作者享受过这份学生给予的权威,体验过那种被爱戴的幸福,所以害怕失去,选择做一位让学生喜爱的班主任。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阅读 班级活动 做事态度  在小学,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最受尊敬的。而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最多,学生当然最爱戴班主任。可这份爱戴是因为孩子的心理特点自然产生的,与我们自身的努力无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心智越来
摘 要: 体育活动课是学校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的补充和延续,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体育活动课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锻炼与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体育活动课 体育比赛 兴趣    一、 引言  体育活动课是有强烈学科特点的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组织地、有目的地完成教学的过程,在培养和教育学生方面有许多优点并
“细节”,《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教学细节是构成教学过程的最小单位。教学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深刻。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及“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观,延伸着细节的力量,课程改革最终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上实践和体现。下面就让我们点击小学数学教学,一些比较典型的细节中感悟教学智慧的价值。  一、精心预设过程中的细节  如,某老师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影响健美操表现力的各因素进行辩证分析,将影响因素分为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  关键词: 健美操 表现力 影响因素    中国自古就有“内外兼修”的说法,在体育领域尤其明显地体现于传统武术项目中。对于武术运动而言,由于受到传统意象性思维方式的影响,在对动作的认识过程中,往往将主体的情感和意愿融入动作之中,从而产生对动作功力和形质的超越,形成“形神兼备”的运动及审
摘 要: 作者结合学情,分析如何打造高效实用的学案,具体阐述了整体性、全面性、启发性等原则,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解题技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旨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实现教、学的共同提高。  关键词: 历史学案 自主学习 把握原则 基本结构 基本内容  在旧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尤其是历史这种需要教师做一定量陈述的学科,经常会变成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