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ongyu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关系着学生数学进步和发展,无论是应用题还是数学知识的运算都需要计算。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方式的同时,结合相关知识理论,对知识迁移和转化,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然而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却忽略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只顾让学生进行计算,导致学生只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却不会灵活运用和转变,进而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因此,本文就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学生实际的计算学习情况入手分析,并提出自己对教学的意见,希望能为广大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知识迁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C32,C41,Q611,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0-0080-01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的重点已经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教育。小学计算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具有逻辑性、关联性等特点,则更需要培养小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
  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学生在课堂学到了数学知识,会运用数学公式以及相关理论,但还是一些细微的地方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计算教学中没有注意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教学、学生不会转化学习数学,不能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不仅如此,没有让学生建立起数学学习体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没有概括和框架,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数学。不仅如此,学生在进行实际运算中,完全跟着老师的思路在进行学习,没有自己的思考,只会做模板题。这就直接出现了,老师在考试中把数学的计算换个位置或者是改个数字,学生就完全不知道如何进行运算,不会知识和思维的转变,导致数学教学中学生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不断,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对学生数学的影响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知识迁移能力,探索计算中的新知识和新发现,培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渐建立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数学知识,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进步和发展,以此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有效培养学生计算知识迁移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是一个探知和发现的过程,因此,在这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比较重要了,它让学生在无穷无尽的数学探知过程中保持激情,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地去发现,不断地探索,然后在探索和发现过程中享受数学给他带来的快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尤其是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参与课堂中感到快乐,进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进步和发展。例如老师在进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时,让学生了解了三角形的计算后,就应该让学生思考,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应该怎么做?进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思考。然后学生就很容易发现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等这些特殊的四边形实际上就是用两个三角形组成,进而让学生学会通过三角形来解决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也会让学生在以后计算这些特殊四边形时结合三角形来进行计算,进而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以及知识转移能力。
  (二)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就得注重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课堂中巩固自身的数学知识,能理解透彻相关的数学理论,让学生合理地运用,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中重点强调数学的计算的基础,让学生看好计算的相关条件,合理地运用计算方法,进而达到熟练的目的。这种基础的培养实际上很简单,笔者在此举自己教学的一个例子,例如想要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就得从口算和心算做起,因此,笔者就经常在课堂教学之前在黑板上写下一些小式子,像0.99×1.2、1.2×3.2 2.5×3.2 6.3×3.2、1.1×9.9之类的式子,讓学生在两分钟中内不动笔,通过心算来回答问题,既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巩固了乘法的相关公式,锻炼了学生心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运算速度,还调动课堂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更加喜欢数学的学习,让学生的数学基础只是更加扎实。
  (三)结合实际来进行教学
  数学的学习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因此,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该结合好实际生活来进行教学。例如,像实际的施工问题,甲施工队做这个工程要5天,乙做这个工程要8天,问甲、乙一起做这个工程要几天。这种施工问题是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看似题目中没有给工程的相关,不知道怎么解决,但转化成数学问题就非常容易了。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多结合生活,让学生数学知识的互相转化,进而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牢牢抓住学生知识迁移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全面促进学生数学上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敏慧.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9(17).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形成为当前的教学课堂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想,在教学形式上也更加多样化。数学学科课堂中,以生本课堂理念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与应用能力,为进一步提高生本课堂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还需要教师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尊重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良好数形结合思想。  关键词生本课堂;数形结合;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学习阶段的启蒙时期,但因年龄小、阅历浅、经历少的缘故使得小学生的想法幼稚、知识面窄、爱玩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在课堂上。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一上来就强行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理论的灌输,而是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利用多元化的辅助性教学策略带动数学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思维扩展。同时,教师要着手培养小学生的思维逻辑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扎实基础,做好思维训练的准备,为
摘 要2014年《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大力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公民美德,发扬社会公德,倡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这也为教师们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依托中小学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地开展中小学公民教育实践研究。其中,中小学综合实践
摘 要笔者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在从事教育的20多年的生涯中,始终担任班主任工作,任小学数学课教学。虽然知识内容相同,但因为受教育的孩子个人接受新知的能力不同,孩子们在数学课上反映出来的问题也不尽相同。这些孩子使老师头疼,让家长也束手无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8,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56-01  怎样改变现状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理解文学内涵的前提。只有流畅而感性的阅读才能真正掌握语言和文化。阅读分为阅读教科书知识和阅读课外文学作品。与课文阅读相比,课外阅读更具自由延展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方向,巩固文学基础,拓宽课外阅读的视野,并提升对情感的理解。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语言表现的进步至关重要。教师应注意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性,以此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性
摘 要作为一名小学生来讲,会受到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的教育和爱护,而双方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一般来说,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压力,若是不能排解的话会造成无法预估的后果,所以现在的小学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本文就探究了如何将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双方共同合作来保证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
摘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自由地学、自动地学、自在地学”是“享学”课堂的特质。学校通过革新教学方式、搭建展示舞台、创新作业形式、实施多元评价等途径,建构有助于学生心智生长的“享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自由生长、全面发展、幸福终生。  关键词“享学”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作业;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2-0179-
摘 要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要做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且要有创意地表达”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因为农村的孩子生活范围小,见识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很多外在因素也限制了孩子的作文水平发展。所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需要经历四个境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境界  中图分类号:A,S7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0-0112-01  《语文
摘要以问题为导向的“问题驱动”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创设实际的问题情境,设计一系列的学科问题,形成问题链或问题组,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科知识点通过问题链串联整合在一起,围绕设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掌握课堂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化学课堂;问题驱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不断革新,公众对于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的提升。开展“翻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探究,实现这一新型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开展进程中的全面有效应用,可以进一步全面提升我国的整体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水平,为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