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欣赏曲目选择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GFD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就高中音乐欣赏曲目选择的思考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阐述了音乐欣赏曲目选择的原则与依据;其次,阐述了音乐曲目选择实践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高中音乐 欣赏曲目 选择 思考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音乐欣赏课程,一方面有助于使学生了解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观念。通过这样的教育既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有可以启迪他们的智慧。因此,本文就高中音乐欣赏曲目选择的思考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音乐欣赏曲目选择的原则与依据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仅凭学生的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要引导学生深入到作品的内涵当中,去欣赏音乐作品所蕴含着的情感,加强自身的情感体验,再逐渐实现欣赏目标。不同的音乐体裁欣赏的标准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要准确掌握。
  在欣赏歌曲时,可以借助歌词对歌曲内容进行直观理解,为进一步实现欣赏目标做好准备。对于一些歌词内涵较深奥或者寓意较模糊的作品,在欣赏的时候,就需要学生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在欣赏古典的、少数民族的以及外国的艺术歌曲、歌剧等作品时,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素质。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如时代背景、创作目标以及民族习惯、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等,为对作品的深入探究做好准备。
  创作作品的过程也就是创作者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其中的过程,可以借助作品来表达作者的艺术情感。创作一首优秀的音乐曲目,目的在于通过作品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听众能在欣赏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了解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和作者的内心世界。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作者的感染,在接受艺术教育的同时,使自己的身心和思想得到升华。另外,优秀的音乐作品还能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但音乐家有。许多音乐家再创作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的融入对自己国家民族的情感,因此这对继承和发扬自己国家的文化来说,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这些音乐作品还普遍存在着强烈的感染力,能够获得欣赏者的认同。因此,当高中音乐课选择欣赏曲目的时候,也要对这一方面加以重视。
  高中阶段的学生性格与心理趋于成熟,对音乐作品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而且还能对音乐曲目做出自己的判断。在欣赏时,学生也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欣赏曲目进行合理的评价,再结合自己的喜好有效区分,然后再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悟。鉴于高中生各方面的素质基本成型,因此可塑性已不是很强,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欣赏曲目时,要注重曲目的简洁与内涵的丰富,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欣赏曲目的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味,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二.音乐曲目选择实践的思考与建议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是以欣赏音乐为主,在小学音乐与初中音乐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掌握音乐知识与欣赏方法,体验到对美的感受。所以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曲目的选择,要涵盖音乐艺术教育各方面的内容,以便为高中音乐艺术教育学习奠定基础。
  我国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以音乐史为框架,体现出音乐发展史具有整体感与文化性,有利于将音乐艺术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联;第二种是以音乐类型为线索,有利于音乐艺术的分类,便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用以上两种方式实施音乐教学,可以明显体现出音乐教学主线与章节的连续性,方便音乐教师实施音乐教学。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是以音乐欣赏为目的,结合各地区音乐文化资源,选择具有地方音乐文化特色的经典作品,来丰富高中音乐欣赏课程,丰富高中学生音乐知识与审美能力。新课改实施后高中音乐教育曲目的选择变得丰富多彩,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与现代发展需求。高中音樂欣赏曲目的选择要具有文化性与时代性,最好能表现出音乐曲式结构、音乐文化内容等,音乐教师可以把音乐作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来体现高中音乐欣赏的教育理念和现代音乐的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音乐欣赏是整个音乐教育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欣赏作品的兴趣后,再穿插具体的知识讲授,然后再运用正确的方法将学生带入到音乐欣赏的具体意境之中,让他们敞开心扉主动的去体会音乐,了解音乐,在情感上去感受音乐,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欣赏的“主人”,在欣赏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蕴.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流行音乐的作用[J].艺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6(01).
  [2]罗巧巧.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10).
  (作者单位:浙江丽水市龙泉市浙大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我国的地质属于灾害频繁的国家,各种地质灾害频繁的发生,而这些后果都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在地质灾害预防和控制环节,我国制度还未完善,需要預防地质灾害,提高地质灾害预防系统。本文主要阐述了地质灾害的基本含义,并分析了在中国地质灾害防治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关键词:地质灾害 防治现状 防治对策 研究  中国土地面积辽阔,地理环境多元化复,地质材料构造也十分
随着各行各业不断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的上升,电力产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而电力要想更好的发展则需要大量的能源。就目前来看,我国可再生能源短缺,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更好
期刊
1.阅读下面一段报道,续写几句评论.(不超过50字)rn2007年暑假期间,香港嘉诺撒小学六年级学生覃婉琪,参加香港小童群益会组织的第二届“我的祖国”征文比赛.比赛中致信国家总
如何保证学生能有效的进行自主性阅读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的启发诱导.应该说,教师的主导作用
【摘要】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难中之难。虽然,初中生已经具有通过写作表达自身想法和认知的能力,但是,学生还没有充分的了解如何进行合理的表达。因此,只有通过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这对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一、引言  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难中之难。目前初中学生在写作上存在不少问题,比
根据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2015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其中学生群体的占比为46.4%。大学生人群对互联网的使用目的主要是娱乐、沟通。大学生群体在全面融入数字化生活的同时,也已经进入了以微信息、微媒体、微社区为主要形态的“微时代”。微时代不仅仅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
在两次创下驾驶直升机环绕世界一周的纪录后,63岁的美国老太太詹尼弗·莫瑞打算再缔造另一项空前的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位驾驶直升机经南、北极环绕全世界的人!
在如今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越是到了高年级越是“不喜欢”语文课呢?为什么有人认为语文课学不学无所谓呢?语文课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有一点也许是问题的关键
摘要:随着目前课改的持续推进与发展,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模式已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正在逐渐被淘汰。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而且新课改倡导学生要勇于实践、主动参与、勤于动脑、乐于动手,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彻底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中化学教学也不例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本文主要探讨了
有小聪明儿给大聪明儿写信,说自己总也考不了一百分,很苦恼,请大聪明儿帮忙!聪明儿想了想,给小聪明儿回了一封信!信里没有任何鼓励的话,只有一个案子请小聪明儿解答:  在冰糖大楼的前出口处,大侦探聪明儿和烦恼大盗不期而遇。   “哎呀,真是少见啊。”  “哎哟,是大侦探先生!好久不见了,您来此办事呀?”   “我把记事本忘在地下3楼的公用电话旁了,正要回去拿,你呢?”  “哎呀,我也是呀。我的通讯录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