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农村中学语文实践活动的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索了如何在资源相对贫乏的农村上好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提出了几点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与地域条件的限制,加之考虑到安全、场地、器材等因素,我们往往会忽视语文活动的实践性,忽视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甚至会忽视课本中语文活动的存在。大多数停留在课本、教师、教室的层次上,要么老师包办,简简单单的把知识点讲解一番,重要的知识就从中考应试的角度,抓几种题型,进行大量的讲解与练习,以达到中考拿分的目的;要么让学生就着经验凭空想象,草率粗略的进行一下课堂活动。特别是对于我们相当闭塞的农村中学,既没有藏书丰富的开放的图书馆,也没有支持孩子读书看报的家长。有时学生想看书,却没有书看,更不用说各种文化活动了。忽视语文活动的实践性,忽视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培养,从而影响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质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板块由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语文活动与口语交际组成。明确地把语文实践活动作为独立的板块体现出来,使我们易于操作,便于训练。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中,语文实践活动也被作为独立板块加以考察。语文实践活动在课本中主要是以综合性学习方式来体现的,它把听说读写融于一体,尤其是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与综合性学习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又突出了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而且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实践性。
  新课标要求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提倡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积极性。而语文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多样。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就有“感恩母爱”、“漫步古诗苑”、“行走四方”等,这些活动要求我们走出课堂,体悟真情、融入自然,使学生真正体验生活。那么,如何在资源相对贫乏的农村上好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呢?作为农村中学教师,我们不应只看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不利的因素,还应看到我们自己的优势。对此,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
  一、走进农村文化,点醒学生身边的语文
  农村学生在生活体验与对大自然的感悟方面比城市孩子深切,而农村清新怡人的自然风光,淳朴美好的风俗民情,厚重深邃的民间文化资源,均是语文教学可以引入的好素材。深邃的民间文化资源,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进行综合性活动“到民间采风去”,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广泛搜集自己所在农村的民俗民风,从传统佳节到地方特有的节日、婚丧嫁娶风俗、饮食举止习惯、从祖辈口中听到的典故传说到幼时所唱的童谣等的特点习惯,然后拿到课堂上就其内容与语言形式进行辩论,让学生在辩论和教师的引导下,正确认识这些民俗民风文化,形成正確的文化审美观。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了更加关注生活、关注语文,随之对现实怀有一颗虔诚的心,提升了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丰富了他们成长过程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不再只是个课堂的旁观者或接受者,而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因为身在语文,乐在语文,才能学到语文,点醒学生生活中的语文,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才能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
  二、充分挖掘利用农村学生优势资源,针对性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初中学生,正因其见识相对狭窄,语文活动相对较少,大多数学习时间都用在课本上,因而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总是缺乏。因此,作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这种语文心理,从教学上充分重视语文综合活动。其次,农村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他们经常与大自然中的各种动植物与自然现象打交道,然而他们又经常无法说出这些动植物与自然现象的名称与特点,常常处于好奇与懵懂状态。作为语文教师,就不能无视这种现象,或者干脆把它看作是生物教师的事,而应把生物学习与语文学习很好的结合起来。如在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感受大自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适时带学生到他们熟悉的田间地头,山丘河岸,去感受并认识自然,并引导他们把这种感受与认识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再者,农村初中学生绝大多数都在农忙时参加过种水稻、玉米、马蹄、蔬菜等农事劳动,他们对农事的过程与心理的感受和认识是城市学生无法比拟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这是一笔丰富的语文资源,可以好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加以利用。
  三、充分挖掘利用农村学校校本资源,特色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学校,无论是校舍、设施还是文化信息,这些语文资源有很多具有生命力的语言,如农村用语、农事诗、俗言俚语、农谚、《百家姓》、《三字经》等。我们作为农村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充分挖掘利用这些资源,特色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在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怎样搜集资料”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带学生到学校图书室、计算机房,从以前的农业资料中,去搜集那些还有生命力的语言,去积累现在还能用的词语,并从语言的变化中去感受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借此让学生感受历史的脚步,增强对农村的认同感,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的适应能力。
  四、充分挖掘利用身边资源,创造性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要让孩子们在鲜活的语文活动中倾听到时代的声音,触摸到时代的脉搏,感受到时代的气息。这就要求老师要学会注意开发身边的资源,积极引导学生感受时代的气息。
  在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成长的烦恼”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就自己亲情“缺失”的烦恼,讨论自己的理解和自己解决的办法,以书信或手机短信的形式向远在他乡打工的亲人诉说,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自立意识,增进亲子情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初中语文实践活动如能利用身边的资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授学生以渔,导学生以法,只要我们能深刻理解新课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置的目的,创造性的用好用活教材,充分挖掘农村语文优势资源,农村学校不但能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而且会开展得很成功。
  参考文献:
  [1]王文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J].科教文汇.2006.10(下半月刊)
  [2]彭全忠.农村初中语文实践活动应扎根本土文化[J].新课程研究.2009.10(上旬)总第164期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试验以固定矫治初始阶段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上颌尖牙为研究牙位,采用自身对照研究,通过检测龈沟液中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Type I Collage Cross-linked-telopeptide,
目的:将微钛钉支抗按负载相同力值后的稳定程度分为微钛钉支抗稳定组、微钛钉支抗松动组,取微钛钉支抗负载前、负载1个月、2个月、3个月后周围液体,ELISA方法检测各组种植支
面对作文教学的现状,教师要少教,学生要多学,以人为本,尊重规律,以求“浓妆淡抹两相宜”,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人群中RAGE基因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的检测分
当前,严峻的媒体竞争态势迫使城市电视台必须全面创新,寻求突围。创新必须把握三个关节点:理念更新,方法出新,机制创新。 一.理念更新:以受众为本,进行有针对性的分众传播
摘要:读是学习语文的手段方法。写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最终目标。我们既要重视目标的实现,同样也要重视过程与方法。这是新的教育理念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语文教学中阅读本位也好,写作本位也罢,都有其存在的土壤。于我们教学而言,我们要捕捉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育契机,使学生主动高效地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培养良好的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三年前,浙派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中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分值占得最多的部分,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他们的语文能力。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写作首先要要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把你要说的东西写出来,再写出来的同时要求思想主题深刻有文采。所以写作其实要观察与留意身边事物,再之就是要多看看课外书籍,把他人的经历转化为个人经验
目的:观察富士Ⅱ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卡瑞斯玛复合树脂两种常用牙体充填材料在体外充填后微渗漏情况,比较材料的边缘封闭性。方法:选取无龋磨牙40颗,清洁,制备相同的洞型(Ⅰ类洞),
摘要:初读并非过场,不能简单处理,而要高度重视,尽量做到目标明、要求清、操作细、时间足,让学生充分接触和理解文本,进而充分把握文本,实现阅读的成效,形成阅读的能力。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读环节存在要求不明、目标过多、起点模糊、时间不足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初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语言能力获得的重要途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文章的灵魂。语文课文,是那样切近中学生的生活情感,这些文章是作者思维的火花留下的永恒的闪光。这些知识、情感伴随着作者荡气回肠的故事,闪着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