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两者之间的和谐交往是良好的家庭、学校合作关系的基础。和谐交往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和谐教育,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然而,目前一些教师和家长缺乏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密切合作和相互支持的正确观念,就更谈不上采取行动为之努力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科学的方法策略,另一方面,家长常常无原则地包庇孩子的缺点错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或推卸教育责任。如果教师与家长不把对方当做教育的合作伙伴,而是互相充满抵触情绪,这种状态下的教育对孩子就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建构教师家长交往的策略。学校应成为建构策略的主动方,引导教师家长共建和谐的教育环境。笔者在此提出三种策略。
一、换位思考,角色体验
体验对方的角色生活,换位思考问题,能让彼此多些包容、相互理解。
教师与家长交往的失谐与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很大关系。学校可以策划一种角色转换的体验式交往方案。例如,有针对性地选一部分家长到学校体验教师一日生活。在这一天里家长不仅参与听课,而且参与教师的备课过程,在教师指导下亲自上班会,批改学生作业,和老师一起处理班级事务。只有亲身体验,才会有真切的感受,家长在一天的体验活动中,了解了教师的工作内容、工作状况,就会逐渐地站在教师的角度理解教师的工作,从而审视自己以前对教师的看法和要求,有意识地改变自己,最终,能够与教师良好沟通。当然,仅仅靠一天的角色体验活动,想彻底、永久地改变“不和谐”交往状态也是不现实的,但这种促进沟通的策略起到了奠定良好交往基础的作用。
二、教育情感投资
情感投资是教育的一种手段。通常所说的教育情感投资,指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情感投资。其实教师与家长之间也需要情感投资,当教师与家长成为朋友时,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有商有量,互相帮助。这种情感投资,绝非物质上的赠予,而应是在积极交往过程中逐渐产生情感,增进友谊。
1. 教师与家长双方应经常保持多样式的联系。传统的联系方式有电话、书信、联系本等。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现在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加入QQ群,在网上互通信息、互相交换意见,还可以通过电子邮箱互相留言。教师、家长还可以开通自己的博客,做更加广泛的交流。接触频繁了,互相了解了,感情增进了,许多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2. 学校应为教师与家长提供面对面交流与共同参与活动的机会。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为家长会、个别家访、个别约见。学校应拓宽渠道,使一部分需要改善与教师关系的家长有更多机会和教师面对面一起参与活动。如:可以让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春游等校外活动,还可以邀请家长来校和教师孩子一起参加“趣味运动会”,可以是教师和家长一起来完成的比赛项目,“六一”庆祝会、新年庆祝会也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参与过程中,家长对教师的组织工作一定会起到协助的作用。面对面交往次数多了,在活动中互相协助,逐渐建立起友谊,家长与教师成为朋友,还有什么意见不好沟通呢?
三、加强培训
为了促进教师家长的和谐交往,学校还应加强教师与家长的培训。培训的目标就是使双方明确教育责任,转变交往的观念,增强合作的意识。教师和家长培训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但各有侧重点。
1. 教师方面着重点在于“树立服务他人的思想,全面评价学生”。服务他人,首先要为他人着想,为家长着想。教师不能在向家长反应孩子情况时,不能因“过”而抹杀了学生的“功”,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让家长难堪,一定要全面评价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语言语气一定要缓和,使家长易于接受。家长与教师交流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对孩子的教育。教育教学是教师的专业,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因此,当孩子出现各种问题时,教师应为家长“出谋划策”,帮助家长去尝试用各种方法教育孩子。学会服务于人,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就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信任和友谊。
2. 家长方面着重在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教师家长和谐交往的保障。家长要转变长期以来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存在着的一些落后的错误的观念。一是要重视家庭教育功能,充分认识到每个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每位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培养儿童的品德、才智、体魄等方面,起着学校教育难以替代的奠基作用与协调作用。二是家长应以孩子的兴趣和潜能为基础,形成符合孩子实际的、可行性较强的适度期望值。家长的期望与学校教育目标有机地相结合,真正形成合力,才能有力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三是家长要有全面发展的观念。事实证明,在人才形成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孩子学习上的缺陷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品德和人格上的缺陷会贻害他一辈子。因此,家长应走出重智育、轻德育的误区,与教师携手,使孩子成为一个品格健全的栋梁之才。
家长有了正确的教育观,与学校教育目标就协调一致了,家长、教师间沟通的共同点就多了,矛盾就少了,出现了和谐的局面,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了,学生的教育问题也因此变得简单了。
构建和谐的教师家长交往策略,不仅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能积极指导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全面提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质量,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然而,目前一些教师和家长缺乏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密切合作和相互支持的正确观念,就更谈不上采取行动为之努力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科学的方法策略,另一方面,家长常常无原则地包庇孩子的缺点错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或推卸教育责任。如果教师与家长不把对方当做教育的合作伙伴,而是互相充满抵触情绪,这种状态下的教育对孩子就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建构教师家长交往的策略。学校应成为建构策略的主动方,引导教师家长共建和谐的教育环境。笔者在此提出三种策略。
一、换位思考,角色体验
体验对方的角色生活,换位思考问题,能让彼此多些包容、相互理解。
教师与家长交往的失谐与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很大关系。学校可以策划一种角色转换的体验式交往方案。例如,有针对性地选一部分家长到学校体验教师一日生活。在这一天里家长不仅参与听课,而且参与教师的备课过程,在教师指导下亲自上班会,批改学生作业,和老师一起处理班级事务。只有亲身体验,才会有真切的感受,家长在一天的体验活动中,了解了教师的工作内容、工作状况,就会逐渐地站在教师的角度理解教师的工作,从而审视自己以前对教师的看法和要求,有意识地改变自己,最终,能够与教师良好沟通。当然,仅仅靠一天的角色体验活动,想彻底、永久地改变“不和谐”交往状态也是不现实的,但这种促进沟通的策略起到了奠定良好交往基础的作用。
二、教育情感投资
情感投资是教育的一种手段。通常所说的教育情感投资,指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情感投资。其实教师与家长之间也需要情感投资,当教师与家长成为朋友时,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有商有量,互相帮助。这种情感投资,绝非物质上的赠予,而应是在积极交往过程中逐渐产生情感,增进友谊。
1. 教师与家长双方应经常保持多样式的联系。传统的联系方式有电话、书信、联系本等。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现在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加入QQ群,在网上互通信息、互相交换意见,还可以通过电子邮箱互相留言。教师、家长还可以开通自己的博客,做更加广泛的交流。接触频繁了,互相了解了,感情增进了,许多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2. 学校应为教师与家长提供面对面交流与共同参与活动的机会。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为家长会、个别家访、个别约见。学校应拓宽渠道,使一部分需要改善与教师关系的家长有更多机会和教师面对面一起参与活动。如:可以让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春游等校外活动,还可以邀请家长来校和教师孩子一起参加“趣味运动会”,可以是教师和家长一起来完成的比赛项目,“六一”庆祝会、新年庆祝会也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参与过程中,家长对教师的组织工作一定会起到协助的作用。面对面交往次数多了,在活动中互相协助,逐渐建立起友谊,家长与教师成为朋友,还有什么意见不好沟通呢?
三、加强培训
为了促进教师家长的和谐交往,学校还应加强教师与家长的培训。培训的目标就是使双方明确教育责任,转变交往的观念,增强合作的意识。教师和家长培训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但各有侧重点。
1. 教师方面着重点在于“树立服务他人的思想,全面评价学生”。服务他人,首先要为他人着想,为家长着想。教师不能在向家长反应孩子情况时,不能因“过”而抹杀了学生的“功”,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让家长难堪,一定要全面评价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语言语气一定要缓和,使家长易于接受。家长与教师交流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对孩子的教育。教育教学是教师的专业,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因此,当孩子出现各种问题时,教师应为家长“出谋划策”,帮助家长去尝试用各种方法教育孩子。学会服务于人,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就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信任和友谊。
2. 家长方面着重在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教师家长和谐交往的保障。家长要转变长期以来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存在着的一些落后的错误的观念。一是要重视家庭教育功能,充分认识到每个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每位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培养儿童的品德、才智、体魄等方面,起着学校教育难以替代的奠基作用与协调作用。二是家长应以孩子的兴趣和潜能为基础,形成符合孩子实际的、可行性较强的适度期望值。家长的期望与学校教育目标有机地相结合,真正形成合力,才能有力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三是家长要有全面发展的观念。事实证明,在人才形成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孩子学习上的缺陷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品德和人格上的缺陷会贻害他一辈子。因此,家长应走出重智育、轻德育的误区,与教师携手,使孩子成为一个品格健全的栋梁之才。
家长有了正确的教育观,与学校教育目标就协调一致了,家长、教师间沟通的共同点就多了,矛盾就少了,出现了和谐的局面,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了,学生的教育问题也因此变得简单了。
构建和谐的教师家长交往策略,不仅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能积极指导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全面提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质量,意义重大,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