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到能力——语文复习中的突破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k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语文复习课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些师生认为语文课的知识点繁多,考试时又重在考查课外迁移的能力,所以将精力放在一些可以速成的题目上,对课本内容的复习很少;还有部分师生认为文言文是考试中的重头,把大块儿时间都用来梳理文言文……
其他文献
偌大的教室,几十双眼睛,大家饥肠辘辘之时,一个男孩正在慢慢地剥一个黄中透绿的大橘子,鲜亮饱满的橘瓣披着玉白色的丝络引得大家偷偷地咽着口水。这一幕是我1998年刚刚踏上讲台带四年级时,为增加学生的经验而举行的一个现场活动作文。当时学生的作文要么东拼西凑,要么胡编乱造,要么如兔子尾巴一样三言两语,很是让我头疼。  “现场直剥”就是我为孩子们举行的一个现场作文活动。我提前准备好橘子,临场指定一个腼腆的男
我喜欢去听课,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学习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汲取到许多营养,也能发现一些语文课普遍存在但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一、只重课堂学习,忽视课前预习  预习在学习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许多教师都忽视了对预习的科学指导,只是简单地布置预习作业,对于预习效果却不做检验。这就导致了不少学生不去完成预习作业,课前缺乏独立思考,课上仓促应战,课后完
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查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这是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评价要求。然而,有的语文老师评价学生作文时又是怎样做的呢?  一天,我在办公室批改学生零距离作文时,读到一篇作文时觉得特别有意思,就读给了正在侃大山的几位语文老师。他们没有听完,就达成一致意见:“这是啥作文,狗肉上不得台面!”言外之意,这篇作文写的啥也不是,不值一提。这篇作文是这样的:  
课程改革的理念前提是四个“观”的转变,即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的转变。其中,以知识观的转变最为重要,它对于其他“三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就后现代知识观背景下的教学内容而言,笔者认为,应把知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必然与偶然、理性和非理性的因素结合起来,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过程知识与结果知识、陈述知识与程序知识等统一起来,优势互补。 后现代知识观下的教学内容设计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