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老妈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t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首自己的成长之路,老妈对我真是张弛有度。
  老妈的陪伴
  我的许多同学,在家不是小公主就是小皇帝。可我自小,老妈就从没把我当公主对待过。别人家的孩子课外学东西,都是妈接爸送。我老妈倒好,说:“家近,自己走着去。”我就自己背着书包,拿着画夹,行走在路上。这还不说,放学我刚走到楼下,站在窗前的老妈看见我,推开窗户喊:“宝儿,你帮老妈去买袋盐。”以致我家附近超市的阿姨一见我就问:“小家伙,今天买啥?”
  老妈对自己的行为理直气壮地解释说:“哪个小树天天有大树陪着,还不是靠自己,才能茁壮成长。孩子就是树,从小就要撒手锻炼,这样才能独立、坚强。我又不能陪你一辈子!”
  但是每个双休日,老妈不是陪着我在图书馆看书,就是气喘吁吁地和我站在山顶,或在湖边捞鱼、看野鸭。有时,老妈还和我一起骑车到附近的乡村,看油菜花、向日葵,跟老乡放羊,挖野菜,进葡萄园摘葡萄,她还教我爬树,认识各种动植物……老妈把这些行为美其名曰:亲近大自然。
  老妈的陪伴没有让我养成依赖的习惯,反倒让我更加独立,学会了从生活中学习。
  我的课外班
  我的那些同学,双休日从一个课外班到另一个课外班,忙得马不停蹄。可是老妈根本不跟我提课外班的事。至于我学的画画、古筝,那还是在我一再央求下,才给报的名。记得当时我说:“老妈,我想学画画、学古筝。”老妈看着我的眼睛说:“你想学可以,但学得再苦再累,都不能放弃。”我只知道好玩,打包票:“行,没问题!只要你掏钱让我学。”
  三天新鲜劲过后,我发现学起来真难。我想反悔,想着老妈之前不同意我学,现在我不想学了,老妈肯定支持。谁想老妈一口回绝:“不行!是你自己要学的,就必须咬牙坚持学下去。”看到没有退路,我只好前行。慢慢地,我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和成就,我庆幸当时打退堂鼓时,老妈态度的坚决—— 既然选择,就不能轻言放弃。
  我的学习
  老妈从不问我的学习,只关心我的饮食。“宝儿,明天吃啥?”“晚上,做鱼好不好?”好像我就是一个吃货。老妈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老妈帮不了你。老妈能帮的就是在你长身体的时候让你不缺营养。”
  “老妈,万一我学不好,怎么办?”
  “你不傻、不笨、不呆,学不好那是自己不用心。一个不用心的人,谁也帮不了你,能帮你的只有你自己。”
  但老妈有时也给我灌些鸡汤:“我宝儿这么聪明,学习肯定也很棒,老妈相信你!”看着她自信满满的样子,我的自信也提升了。
  因为老妈,我成了一个好但不“乖”的孩子,不会乖乖听话而没有自我;因为老妈,我成了一个健康、积极、阳光的女孩,能合理运用自己的时间。
其他文献
提起“游学”,我想起一个好友—中年大叔张老师。张老师讲一口流利英语,每当有人问起他学习英语的窍门时,他经常说:“跟美国人一起玩。”张老师是个超级爱玩的人,而“玩”也成就了他的语言学习。  张老师留学美国时,开始他也听不太懂美国人说话,但他摸索出一个诀窍,乘坐灰狗大巴(美国跨城市的长途商营巴士,客运于美国与加拿大之间)游历美国各地与美国人聊天,他的英语口语水平是突飞猛进,而且能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小学三年级那年,爸妈为我买了一架山叶钢琴,琴是日本原装进口、直立式中最大的一种型号。在四十年前台东的乡下,这是大手笔。购买这架琴的决定,完全展现母亲的理家风格——应当节省时,一毛钱都不能浪费;要添购长久使用的用品器物时,就选自己能力所及的最好。  钢琴买下之前,我已学弹了一年多。因为从小就是害羞内向的孩子,父母觉得钢琴可能会成为我的好朋友。  开始学琴的时候我是跟着二哥一起的。他活泼好动,乡下又有
刚搬入新居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个陌生人。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找谁?”只见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