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结婚聘礼:四块钱两斤糖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w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久”“凤凰”“飞鸽”
  新中国的自行车生产,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只不过那时还是初级阶段。“车灯”这种在现今自行车上并不常见的零件,却曾是20世纪50年代自行车夜行的“通行证”。那个时候,很多地方晚上没有路灯,为了安全起见,自行车没有“车灯”照明,晚上是不让上路的。
  自行车灯的关键零件是“摩电管”,在与车轮胎的摩擦中,“摩电管”把摩擦力转换成电力,产生照明。“摩电管”在当时很贵,有一些人买不起,于是,专门给自行车配备的手电应运而生。手电是方形的,需要两个1号电池,插在车筐的前叉上,一样起到照明作用。更没钱的人,只能买纸糊的灯笼代替。
  20世纪60年代,“永久”“凤凰”“飞鸽”,逐渐创出了品牌,在全国自行车评比中名列前三位。
  那个时代,自行车不仅是人们基本的代步工具,也是百姓重要的家当之一。以北京为例,1965年是94万辆, 1970年是144万辆,1975年则达到了223万辆。
  当时拥有这三大品牌自行车的人并不多,一旦拥有,就像现今开奔驰、宝马一样让人羡慕。20世纪60年代一直持续到70年代,自行车曾作为结婚“四大件”之一,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有“四个一”便可结婚
  有一本上海人婚照图册记录了上海人结婚服饰的变迁: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人衣着如平常穿戴一样朴素,还流行“四个一工程”,也就是备一张双人床、一个热水瓶、一个脸盆、一个痰盂,就可以结婚了。
  一位1965年结婚的女士回忆:当年结婚的时候,男方来我家提亲,聘金是4元,聘礼是2斤糖。婚事确定下来后,结婚那天就由丈夫骑着单车到我家来载我,我带着衣物、脸盆、桶等“嫁妆”就这样嫁到他们家,中午的时候丈夫家摆了一桌菜,“宴请”亲友,办理了结婚证,这样我们就算结婚了。
  20世纪60年代的爱情和婚姻,大多数是简单操作,低调进行,但也偶有特例。
  1964年12月19日上海《青年报》报道,上海市儿童医院陆续有两个女青年结婚。在结婚的当天,一个新娘身穿紧身的连衣裙,唇涂口红;另一个新娘则耳环垂肩,项套锁片,戴着白纱镂空手套的手,还添上一只手镯。由于这两个新娘的打扮较为突出,在青年中间引起了议论。
  爱情和婚姻的革命色彩
  20世纪60年代的爱情和婚姻,还被赋予了许多革命的色彩。
  1964年9月19日,上海《青年报》报道了上海光学仪器厂青年叶佩君的婚礼,是在宿舍俱乐部里举行的。屋子正中高挂着一幅毛主席的像,墙上还挂着同志们送的对联,上面写着:“创业成家,三十而立……”新婚夫妇这天晚上同往常一样的穿着,胸口戴一朵大红花。婚礼开始,新婚夫妇先恭恭敬敬对毛主席像鞠躬行礼;接着,厂团委书记和同志们热烈祝贺。祝贺的同志们还纷纷以节目助兴,有的唱歌,有的说相声。最后,在新郎新娘合唱《社会主义好》的歌声中,婚礼结束。
  那时城里的人结婚大都在晚上进行,因为白天要干革命工作。基本程序是:新郎、新娘共唱《东方红》或《大海航行靠舵手》;学两段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向毛主席像三鞠躬;向家长三鞠躬;新郎、新娘互相鞠躬,也是三次;向来宾敬礼;分发喜糖(当时的硬水果糖是0.96元一斤);婚宴基本上是没有的,大多是请帮忙的人吃碗面条,面条里需放鸡蛋两个。
  在农村,情况稍有不同。唱《东方红》、学语录、向主席像三鞠躬这些程序基本上相同,不同的是,农村是讲究“做席”的。
  那时候的“席”很简单,买点猪头、猪下水,用圆白菜炖,熬白菜、萝卜时加些肥肉和肉皮,这两样菜往桌上一端,再打上2斤散装白酒,就算是一“席”了,这样的“席”在那时被称作“半荤素酒席”。
  在农村还讲究“随份子”,最少两毛,最多2元。出到5毛,全家就可以一起吃一顿荤素席。
  除了随份子,还有送贺礼的。贺礼主要是三大件:脸盆、暖瓶、毛巾或被面。当然,除了这三大件,在很多地方,尤其在城市里,人们的贺礼还有毛主席像章和石膏像。
  未婚夫妻的定情物也带有革命色彩:双方互送毛主席像章和《毛主席语录》(俗称“红宝书”)。除此之外,如果条件允许,女方会买一两斤毛线,织成毛衣送给男方。而男方送给女方则大多是素色手绢和笔记本。笔记本的扉页上总要写一些“乘风破浪”“共同进步”之类的革命语言。
其他文献
据报道,2014年部分省市的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有所减少,公务员热似乎在降温。然而在民国初期,袁世凯执政时曾举行过几届全国的“公务员考试”,着实火爆了一把。他们的“国考”主要是选拔县知事,也就是县长。  1914年针对当时县知事任用良莠混杂,基层吏治日益败坏的实际,民国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考选县知事,以澄清基层吏治,加强中央集权,这项活动被称为“县知事试验”。  民国政府非常重视这个“县知事试验”,
摘要:当前,国有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过于追求经济效益、不够重视党员干部政治生活的现象,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明显,党员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认识不深刻。新的历史条件下,规范“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贯彻落实“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对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
摘要:在我国,外语测试对外语教学的指挥棒作用一直很大。如何使外语测试促进外语教学,使其成为外语教学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然而,就英语教学而言,长久以来很大程度上是“应试教学”,因过于追求在中考或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各级各类学校对成绩的重视日益放大,测试的目的远远偏离了英语教学的规律,开始出现了教学附庸于测试,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任课教师的普职普级直接挂钩,以及测试和教学严重脱节等诸多问
1949年年底,毛泽东第一次出国到苏联访问。周恩来根据国际惯例,指示为毛泽东制作黑色中山装和黑色皮鞋。但是毛泽东表示不喜欢黑色,而喜欢灰色中山装。周恩来知道后,便指示叶子龙等为主席制作黑色和灰色各两套,共四套中山装礼服。毛泽东说:“做新衣服太多了,如果在西柏坡就不会做这么多。花钱不少啊!我毛泽东也开始浪费了!你们记住今后不能再做衣服了,这些衣服够我穿一辈子的了。”  1956年,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
错摆财神不招财  中国人对财神有普遍的信仰,但民间流传的财神有很多种类,到底哪一种才适合自己摆放供奉?  民间流传的财神大致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种。  文财神多指财帛星君李诡祖和文昌帝君。  李诡祖在历史上的真实身份是北魏孝文帝时的曲梁县令。民间相传他清廉爱民,善降水妖,后被唐高宗赐封“财帛星君”。财帛星君外形富态,面白长髭,锦衣玉带,左手捧着一只金元宝,右手拿着“招财进宝”的卷轴。相传他是天上
中共最高领导人为何称“书记”  中共一大時,将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称为“书记”。“书记”在当时是最小的官职,即“书记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文书、秘书。为什么共产党选择最小的官称、与老百姓最近的官职作为党的各级负责人乃至党中央的最高领导的称呼呢?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就宣布:“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以社会革命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与黄色的知识分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强调核心素养四要素中,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思维品质是心智表征,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而语言能力是整个素养的基础。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过于侧重其他能力的培育,反而轻视了语言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基于此,本文结合课程标准六要素,采用人教版必修一Unit 3 Living Legends文本具体阐述如何用以读促写的方式实施阅读教学并更好地将英语教学中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从德国定制了一批黄铜剑鞘的随身短剑,剑身刻有“不成功便成仁”六字,剑柄上则是蒋介石的亲笔手书“校长蒋中正赠”,命名为中正剑,作为一种军人特有的无上荣耀赐给他的黄埔学生和得力干将。一时间,“黄埔几期”已经不足以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了,国民党将校之中更多的是以是否身佩中正剑来论英雄。  198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佩剑将军》,其名字就是取材于这柄具有传奇色彩的短剑,主人公的
汉朝版图比秦朝大,因其打通了河西走廊——事实上是控制了河西走廊。之前,河西走廊一直畅通,但人们并不清晰地知道它的存在,丝绸之路的发现其实是一位近代法国传教士的学术成就。即便是见多识广的司马迁,在以严谨著称的《史记》中也误认为是张骞(前164-前114,汉代探险家、外交家)“凿通”了中西交通,这个观念误导了中国人2000多年。事实上,西域的丝绸之路一直发挥着中西之间的沟通作用,只是这种交流随着时局的
亲见路边有死人  三年自然灾害,是指1959年至1961年期间发生的全国性的饥荒。最近米鹤都先生撰文《中监委调查组组长李坚:亲历1961年安徽饥荒调查》(见《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第35期)称,三年自然灾害中安徽饿死了350万人。当年死了多少人的数字我不知道,但大量的饿死人却是事实。  1961年春,我受南京军区卫生部委派,去皖南泾县、即当年“皖南事变”的地方建立一个中药药材种植场。这本来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