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错摆财神不招财
中国人对财神有普遍的信仰,但民间流传的财神有很多种类,到底哪一种才适合自己摆放供奉?
民间流传的财神大致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种。
文财神多指财帛星君李诡祖和文昌帝君。
李诡祖在历史上的真实身份是北魏孝文帝时的曲梁县令。民间相传他清廉爱民,善降水妖,后被唐高宗赐封“财帛星君”。财帛星君外形富态,面白长髭,锦衣玉带,左手捧着一只金元宝,右手拿着“招财进宝”的卷轴。相传他是天上的太白星,属于金神,在天上的职衔是“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
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有的地方称其为“文曲星”,是我国古代文章、学问、科举学士的保护神,被读书人奉为文财神。其形象是雍容慧颜,骑白驴,有两个书童陪伴。
武财神有二,一是黑口黑面的赵公明,一是红面长髯的关公。
赵公明,又名赵玄,是一位威风凛凛的猛将。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他是秦时人,因避秦乱而到终南山精修方术。功成而奉玉帝旨诏,任神霄副帅。他面黑色,头戴铁冠,手持钢鞭,骑黑虎,飘长须,威风凛凛,授正一“玄坛元帅”,协调人间讼冤伸抑、买卖公平、呼风唤雨、翦瘟除妖等事务。相传他能伏妖降魔,又可招财利市,所以北方很多商户均喜欢把它供奉在店铺中。
在南方的商户则大多供奉关公,即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认为关羽不但忠勇感人,而且能招财进宝,护财避邪。
摆放文财神以及武财神的方向也有异。满面祥和的文财神应向着自己屋内,否则便会向屋外送财,威风凛凛的武财神则应面向屋外,或是面向大门,既可招财入屋,又可镇守门户,不让外邪入侵。
冰糖葫芦本是药
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赵悖最宠爱的黄贵妃生病,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效。皇帝无奈,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
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原来,山楂的药用功效很多,它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特别是助消化,自古为消食积之要药,尤长于消肉积。也许是黄贵妃所食山珍海味积食做下的病,小小山楂解除了病痛。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曾经说过:“煮老鸡硬肉,入山植数颗即易烂,则其消向积之功,盖可推矣。”
今人研究证明,山楂还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住宿为何用“下”榻
客人寄宿往往称为“下榻”,但“下”总是有离开的意思,为什么不叫“上”榻呢?其实这个说法的背后是有故事的。
《后汉书·陈蕃传》中记载:东汉末大臣陈蕃性情耿直,行为端正,不畏权贵,被时人称为“不畏强御陈仲举”。因此,当时讲气节的文人名士都愿意同他交朋友。他任安乐太守期间,当地有一位品行高洁的名士徐稚,曾经拒绝过前几任太守的邀请,但却接受了陈蕃的邀请,并且彼此融洽相处。陈蕃特地准备了一张榻,专门用来接待徐稚;徐一旦离开,陈蕃就把榻挂起来,等他再来时,陈蕃又把榻拿下来招待他。后人就把礼遇宾客称为“下榻”,现在一般也把在外住宿叫做“下榻”。(文/焦轶昆)
郑和宝船有多大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壮举。600多年来,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宝船究竟多大,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之前,宝船记载最多的是它“长四十四丈四尺,阔十八丈”,也就是长138米,宽56米。
但几年前,明代太监洪保(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副使)墓被发掘,墓里发现了非常完整的墓志。墓志提到:“永乐纪元,授内承运库副使,蒙赐前名。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赍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抚谕远人。”短短几句话,不仅有船号的记录,还有船的载重量。研究者认为,洪保作为郑和船队的二把手,乘坐的应是郑和宝船。而这艘宝船叫“大福号”,能容下“五千料”。料在古代是一种容量单位。五千料,相当于现在排水量2500多吨。不得不说,这在古代是一个造船神话。
名句被遗忘的下半句
在谈到交友时,人们首先想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久而久之,只知前句,不知后句的大有人在。实际上这样的句子往往是“双句合一”方能体现出完整的本意。“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是当年鲁迅赠给瞿秋白的句子,意思是:既是朋友,就当终身像亲兄弟一样相处。
谈到朋友之间的清纯友谊,首先就要引用“君子之交淡若水”,而“小人之交甘若醴”基本上被忽略。其实,两句连起来一淡一浓,一清一浊,在对比中,更能显出君子之谊与小人之交的差别来。
人们做了错事,造成了重大后果,常用“一失足成千古恨”来形容,下句“再回头已百年身”少有人引用,这两句话出自清代魏子安的《花月痕》,连起来显然比单用一句更有冲击力。
“冤家宜解不宜结”,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别人加以规劝的说法。不过此句只说出了问题的“道理”,下旬“各自回首看后头”里,才深刻地说明了缘由。
“以文会友”是文人间的雅事,这句话的下一句是“以友辅仁”。这是《论语》中曾子的话,曾子的本意是君子们通过文化沟通结为朋友,再用朋友来互相传达仁义之礼。可见,后一句才是此句的主旨。
“挑肥拣瘦”挑的是羊
成语“挑肥拣瘦”的典故出自东汉全国最高学府——太学。
有一年腊月三十,光武帝刘秀赏赐给太学博士每人一只羊。等羊群被赶到太学的大院里,问题出现了:每只羊大小不等,肥瘦不一,如何发放才算合理呢?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这时,博士甄宇站出来,笑了笑说:“不用争论了,我们要为人师表,不能挑肥拣瘦,斤斤计较,我先牵一只羊回家了。”说完,他把最小最瘦的羊牵走了。这下,大家不再争论了,你谦我让,各自牵上一只羊回家去了。
这段“让羊”的佳话很快就传开了。以后,如果谁斤斤计较只挑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或事情做,就会被批评为挑肥拣瘦。
(责任编辑/叶筱)
中国人对财神有普遍的信仰,但民间流传的财神有很多种类,到底哪一种才适合自己摆放供奉?
民间流传的财神大致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种。
文财神多指财帛星君李诡祖和文昌帝君。
李诡祖在历史上的真实身份是北魏孝文帝时的曲梁县令。民间相传他清廉爱民,善降水妖,后被唐高宗赐封“财帛星君”。财帛星君外形富态,面白长髭,锦衣玉带,左手捧着一只金元宝,右手拿着“招财进宝”的卷轴。相传他是天上的太白星,属于金神,在天上的职衔是“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
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有的地方称其为“文曲星”,是我国古代文章、学问、科举学士的保护神,被读书人奉为文财神。其形象是雍容慧颜,骑白驴,有两个书童陪伴。
武财神有二,一是黑口黑面的赵公明,一是红面长髯的关公。
赵公明,又名赵玄,是一位威风凛凛的猛将。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他是秦时人,因避秦乱而到终南山精修方术。功成而奉玉帝旨诏,任神霄副帅。他面黑色,头戴铁冠,手持钢鞭,骑黑虎,飘长须,威风凛凛,授正一“玄坛元帅”,协调人间讼冤伸抑、买卖公平、呼风唤雨、翦瘟除妖等事务。相传他能伏妖降魔,又可招财利市,所以北方很多商户均喜欢把它供奉在店铺中。
在南方的商户则大多供奉关公,即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认为关羽不但忠勇感人,而且能招财进宝,护财避邪。
摆放文财神以及武财神的方向也有异。满面祥和的文财神应向着自己屋内,否则便会向屋外送财,威风凛凛的武财神则应面向屋外,或是面向大门,既可招财入屋,又可镇守门户,不让外邪入侵。
冰糖葫芦本是药
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赵悖最宠爱的黄贵妃生病,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效。皇帝无奈,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
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原来,山楂的药用功效很多,它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特别是助消化,自古为消食积之要药,尤长于消肉积。也许是黄贵妃所食山珍海味积食做下的病,小小山楂解除了病痛。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曾经说过:“煮老鸡硬肉,入山植数颗即易烂,则其消向积之功,盖可推矣。”
今人研究证明,山楂还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住宿为何用“下”榻
客人寄宿往往称为“下榻”,但“下”总是有离开的意思,为什么不叫“上”榻呢?其实这个说法的背后是有故事的。
《后汉书·陈蕃传》中记载:东汉末大臣陈蕃性情耿直,行为端正,不畏权贵,被时人称为“不畏强御陈仲举”。因此,当时讲气节的文人名士都愿意同他交朋友。他任安乐太守期间,当地有一位品行高洁的名士徐稚,曾经拒绝过前几任太守的邀请,但却接受了陈蕃的邀请,并且彼此融洽相处。陈蕃特地准备了一张榻,专门用来接待徐稚;徐一旦离开,陈蕃就把榻挂起来,等他再来时,陈蕃又把榻拿下来招待他。后人就把礼遇宾客称为“下榻”,现在一般也把在外住宿叫做“下榻”。(文/焦轶昆)
郑和宝船有多大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壮举。600多年来,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宝船究竟多大,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之前,宝船记载最多的是它“长四十四丈四尺,阔十八丈”,也就是长138米,宽56米。
但几年前,明代太监洪保(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副使)墓被发掘,墓里发现了非常完整的墓志。墓志提到:“永乐纪元,授内承运库副使,蒙赐前名。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赍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抚谕远人。”短短几句话,不仅有船号的记录,还有船的载重量。研究者认为,洪保作为郑和船队的二把手,乘坐的应是郑和宝船。而这艘宝船叫“大福号”,能容下“五千料”。料在古代是一种容量单位。五千料,相当于现在排水量2500多吨。不得不说,这在古代是一个造船神话。
名句被遗忘的下半句
在谈到交友时,人们首先想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久而久之,只知前句,不知后句的大有人在。实际上这样的句子往往是“双句合一”方能体现出完整的本意。“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是当年鲁迅赠给瞿秋白的句子,意思是:既是朋友,就当终身像亲兄弟一样相处。
谈到朋友之间的清纯友谊,首先就要引用“君子之交淡若水”,而“小人之交甘若醴”基本上被忽略。其实,两句连起来一淡一浓,一清一浊,在对比中,更能显出君子之谊与小人之交的差别来。
人们做了错事,造成了重大后果,常用“一失足成千古恨”来形容,下句“再回头已百年身”少有人引用,这两句话出自清代魏子安的《花月痕》,连起来显然比单用一句更有冲击力。
“冤家宜解不宜结”,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别人加以规劝的说法。不过此句只说出了问题的“道理”,下旬“各自回首看后头”里,才深刻地说明了缘由。
“以文会友”是文人间的雅事,这句话的下一句是“以友辅仁”。这是《论语》中曾子的话,曾子的本意是君子们通过文化沟通结为朋友,再用朋友来互相传达仁义之礼。可见,后一句才是此句的主旨。
“挑肥拣瘦”挑的是羊
成语“挑肥拣瘦”的典故出自东汉全国最高学府——太学。
有一年腊月三十,光武帝刘秀赏赐给太学博士每人一只羊。等羊群被赶到太学的大院里,问题出现了:每只羊大小不等,肥瘦不一,如何发放才算合理呢?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这时,博士甄宇站出来,笑了笑说:“不用争论了,我们要为人师表,不能挑肥拣瘦,斤斤计较,我先牵一只羊回家了。”说完,他把最小最瘦的羊牵走了。这下,大家不再争论了,你谦我让,各自牵上一只羊回家去了。
这段“让羊”的佳话很快就传开了。以后,如果谁斤斤计较只挑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或事情做,就会被批评为挑肥拣瘦。
(责任编辑/叶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