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前指导三谈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88_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中,有这样一种情况:教师布置作文,学生就感到头疼,不知道从何写起,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不注意作文前指导,学生准备的工夫不够。有些教师甚至连自己的计划都没有,把随便想到的题目给学生写,这是教学的随意性。作文前指导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环节。教师指导得当,学生准备的工夫到家,学生对作文就不感到困难。这便是所谓的“磨刀不误砍柴工”。作文前指导并不仅仅限制于教师布置作文时的一两节课的指导,而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有的放矢地讲课,使读写能够紧密地结合起来,即教师平时讲课不是单纯地讲课,而是兼顾作文指导,到学生作文的时候,就能运用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和一些写作技巧,学以致用。我的做法有下面三种。
  
  一、多读广记
  
  经验证明:多读广记对写作具有重要作用。杜子美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句,欧阳修也说:“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要写好作文,就必须占有丰富而又优美的字、词、句、篇,富有哲理的格言、成语、谚语等,这就要求学生多读多背。教师在讲课时,从作文的角度出发,除了要学生掌握和理解重要的字、词、句以外,还要学生熟读课文,背下优美的片断、名言警句等。另外,我自己还从课外摘录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材料,给学生选择摘录,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词汇仓库。这一工作只要持之以恒,准备的工夫到了家,学生写起作文就无所谓难了。班上有一个叫覃波的学生,从小就喜欢背书,到初中阶段,他根据教师的指导,选背一些古今中外的好文章,课外也看了许多书。因此,他写的文章很流畅,学校每年举行的作文比赛,他都获得一等奖。我们知道,选进中学教材的课文,都是典范的作品,也是民族语言的典范,因此是学习语言的最主要的材料。要求学生多读多背这些典范作品,是一种写作之前的准备工夫。
  
  二、勤写多练
  
  叶圣陶先生说:“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自然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工夫。”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认为作文要重视观察。他说:“观察精密,记载才能客观,文章才能写得逼真,论辩也要在观察的基础上推理。”可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之成为习惯,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观察能力的培养,除了带学生实地观察之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大做文章,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名家们的观察能力和方法。在教学初一年级的时候,我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试验,在没有上《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之前,我带领全班学生观察了学校及周围地区,然后以《我们的学校》为题写一篇介绍学校情况的说明文。结果学生不但感到困难,而且写出来的文章并不是按空间顺序来写,也就是说学生还没有掌握观察建筑物的一般方法。根据这一弱点,在课文教学时,我对学生进行指导,着重要他们理解茅盾是怎样按空间关系和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也是如此。学完这两篇课文之后,叫他们重写原先布置的那道作文,不再另外指导。结果他们很快就写好了,而且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达到了作文要求。这就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观察建筑物的一般方法,写起来得心应手。这不能不归功于有针对性地结合课文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这一方法了。这样长期注意培养,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了。但光注意观察还不行,还要勤写多练,才能写好文章。“多看自知,多作自好”说的正是这一道理。为了能够让学生多练、多实践,我在每一次的大作文之前,都布置一两道单项训练题,要他们写。平时,还要他们做读书笔记,写观察日记、周记,还在班上办起班级周报。这样,他们在作文的时候,就有充足的材料可写了。这也是一种拿起笔之前的准备工夫。
  
  三、方法渗透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应该把讲读课文同作文前指导分开,而是互相渗透,紧密结合。我是这样做的:在讲课文之前,我先布置作文,包括出作文题目和提出作文要求,然后讲课;讲完课之后(一般是一个单元),学生马上动笔写作文。这样,既是讲授课文,又是作文前指导,一箭双雕。我在教学议论单元《论鲁迅》《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说谦虚》之前,就布置一道作文叫《谈恒心》,要求:1.要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2.要有充分的论据;3.会运用既讲道理又摆事实的论证方法,目的明确。然后讲课文。由于学生带有任务去学习课文,因此,听课格外认真。在讲课中,我着重抓住作者如何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如何摆事实讲道理来论证论点这两个内容来讲。我在讲这些课文的论据的时候,趁机联系所布置的作文,看有哪些材料可以作《谈恒心》的论据,引导学生去找。同时,老师还要给学生补充一些材料。我给学生补充了如下材料:1.李时珍品尝百草,足迹万里,博览群书,方写出《本草纲目》;2.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花了40年时间,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巨著《资本论》;3.居里夫人的事迹;4.名言警句:(1)“若有恒,何须三更起半夜眠;最无益,莫过于一日曝十日寒”;(2)“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爱迪生);(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作文前给学生补充一些材料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学生就感到有东西可写了,不再感到困难了。把作文布置放在讲授课文之前,主要是想让学生借鉴和学习范文的各种写法,教师可以从范文的具体分析中揭示出写作特点和值得借鉴的地方,让学生学习。《六国论》时,我就把它当作议论文来教的。因为这篇文言文从论点的提出到论据、论证方法都很规范,是议论文的范文。讲完之后,我布置一篇《惜时论》的作文,学生完成得很好。讲完每个单元之后,学生明白了题目的要求,又有了丰富的材料,加上从范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就可以动手写作文了,毋须再来一两节专门的作文指导课了。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收到实效。“中学毕业下来,学生总有几百篇文章经过目,经过心,再没有不会作文的了。”学生学过的知识能够通过作文巩固下来,正像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那样:“一切功课的排列都要使后学的功课能够依靠先学的功课,要使一切先学的功课能靠后学的功课固定在心里。”
  教师注意作文前指导是学生能够写好作文的前提,很多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辽宁省盘山县第三中学的魏书生老师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办班级日报,积累材料就是成功的例子。广西刘业伦老师也十分注重作文前指导,他的“作文全程教学”分为三个步骤:1.作文前指导;2.指导学生批改作文;3.以教师为主导的讲评作文。其中,作文前指导的工夫做得很细致,注意让学生作文前观察积累素材;注意读写结合,它以统编教材为依据拟作文题目,学生写作有课文作范例,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刘老师的学生作文水平很高,这又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我从初一年级到高三年级,都对学生坚持这个方面的指导,学生对写作文颇有兴趣,写作水平也较高。我认为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姜夔.白石道人诗说
  [3]梁启超.作文教学法.
   (责任编辑 韦 雄)
其他文献
皮亚杰曾说过:“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我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再做一些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 创设生活情景,产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
多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只是关注学生知识、技能和智力方面的发展与提高,而忽略了他们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与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情感态度在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并逐渐利用情感态度因素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教学实际中,有许多方法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在波动问题中,已知某一质点的振动方向判定波的传播方向或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判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有许多种方法,比如定义法、微平移法、三角形法等等。其实也可以利用一种更为简易的方法,就是箭头相向法。  箭头相向法:在波的图像上的某一点沿竖直方向画一箭头表示该质点的振动方向,并在与该点相邻的波峰或波谷处画另一箭头表示该波的传播方向。那么,这两个箭头总是箭头对箭头,箭尾对箭尾。图示如下:  图1 图2  图
社会教育事业在新时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发展社会教育事业是实现学习化社会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我国社会教育事业中存在缺乏科学的大教育观念、管理混乱、理论与实践研
塞北春空,江南魂断,独余芳草闲花。故园归信,燕子已无家。漫道东阳瘦损,旧题有椒壁笼纱。还来伴、春灯天末,深屋杏花斜。堪嗟。王孙头白,往事风流。任尊前重对,付与琵琶。莫向青山弄
文章从提升高校自身的创业能力出发,探寻提升高校创业能力的有效路径,阐述了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扩大招生来源,建立高校声誉,走教育产业化发展的道路;通过校企合作,形成合作开
6月22日,嘉兴公交天然气公交车辆泄漏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正式拉开帷幕.演练现场模拟一辆新能源天然气公交车在公交场站内等待发车,驾驶员在发车前检查中发现LNG燃气压力表
产业集群现象在国际船舶工业中表现明显,但人们对船舶产业集群形成、发展机制的有效认识不足。实际上,与生物群落类似,位于区域内的船舶产业集群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小微企业是实现国强民富的重要路径。经营角色变迁的最终结果是小微企业发展为拥有法人财产权的独立的市场主体,具有充分的要素方式经营决策权。小微企业分化是外部环境选择与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发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性变革,这场变革不仅涉及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等表层问题,更涉及课程思想、价值观、文化传统、行为习惯、教学生活方式等深层次文化问题,而且在更广泛意义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影响着广大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本文就新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的影响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一、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传统的地理教师以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