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把握课堂节奏 让英语教学充满磁性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o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英语教学专家说:“把英语课变成一个磁场,磁场中的一切就会变得顺其自然,也就会有自然的开口、自然的交流、自然的思考。”我想到了课堂节奏。节奏是指一种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事物运动有节奏,人的思维也同样如此。一节课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终结,如果平铺直叙便缺乏课堂教学应有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握规律性和重复性的教学变化节奏,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学的节奏需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节拍、特点协调,只有和谐才能赋予课堂教学以活力和艺术感染力,在心身愉悦的情景中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那么,应该如何巧妙地把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节奏呢?
  一、教学流程的节奏处理——快慢有致
  英语课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在有限的40分钟内应尽力为学生创造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若教学节奏太慢,学生思维松散,则会阻碍学生的认知发展。因此,教师应恰当安排英语课堂教学的节奏。例如,讲解学生易懂和易掌握的内容时应简明扼要;教学中操练形式的转换和各教学环节的交替应力求明快、紧凑;教师的语速应力求正常。但是,如果英语课堂教学的节奏过快,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的进程,结果欲速则不达。因此,在教学中针对重点内容教师要突出讲和反复讲;针对难点内容教师要分散讲、缓慢讲。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突出重点、合理取舍、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慢中有快、快慢结合。
  二、对教学活动节奏的把握——动静相生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动,是指朗读、对话,游戏等“有声有行”的教学;“静”,是指学生的听、看、写、思考、想象等无声的世界。教学中的“动”,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静”则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入。教学中的动“多”静“少”, 一节英语课若一直处于动态,缺乏教师适时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过程,就会造成教学琐碎零乱和课堂无度无序的失控状态。學生在这样的课堂中难以条理化地掌握知识,其良好的英语思维也难以形成,但一节英语课自始至终静寂,课堂气氛乏味、沉闷,学生则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必定不如人意。因此做到动静结合、动静有致,既提高了节奏感,减少了“平”“淡”“直”“浅”又提高了英语课堂的教学魅力和课堂教学效率。“动”“静”合理搭配,还要应考虑年级特点,低年级以“动”为主,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增加“静”的次数,延长“静”的时间。
  三、对教学容量节奏的把握——疏密相间
  这里所谓“疏"和“密"是指教学活动信息的密度而言,即单位时间里教学内容数量的多少。一般地说,在一节课的单位时间里,要充分利用,发挥每一分钟的价值,但是,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好地接受教学信息,教师课堂教学信息的密度也应注意疏密相间,因为构成教学节奏的疏和密,将影响学生心理感受的变化,“疏"(间隔大,频率小,速度慢),给人以徐缓、轻松的感觉;“密"(间隔小、频率大、速度快),给人以急促、紧张的感觉,疏密相间,则会给学生带来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保持旺盛的精力;密而不疏,学生精神长时间紧张,容易疲劳;疏而不密,学生情绪会过于松弛,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节奏时,既要从学生大多数认知能力出发,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保证课堂教学信息的密度有疏有密,疏密有度、疏密相间,让学生按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以旺盛的精力,更好地接受教学信息。
  四、对教学气氛节奏的把握——起伏有致
  起和伏是针对教学的状态而言的。起,是指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活跃、师生情感交流顺畅的高潮状态。伏,是指学生情绪相对平稳、兴奋情绪退落的状态。教学过程贵在有起伏,寓于变化,引人入胜。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应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失时机地制造教学活动的“小高潮”,以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的积极状态。英语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设置波澜,忌“平”忌“淡”,也应该给学生留下“空白”,忌“直”忌“浅”。教师通过起伏交错的策略来调控教学的节奏,能使教学产生一种动态美,消除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疲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学生思维的节奏的把握——张弛有变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思维活跃、卓有成效,是衡量一堂优质课的标志。学生的课堂思维是在外部刺激下进行的,或紧张激越,或弛缓宽松,便形成了所谓的节奏。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在每堂课的最佳状态只能维持20分钟左右,因此,注意学生思维的张弛结合是很有必要的。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讲或练,或对话或表演,趁学生兴趣盎然时,完成主要内容;待大密度过后,要让学生有个静心回味的时间,让学生紧张的心理有一个“缓冲”的机会。如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重点完成后可做一段节奏明快的TPR活动,读一段chant,每讲完一个阶段,可以留点时间给学生自由支配,也可以穿插轻松风趣的内容,如:fun time, story time,a riddle 等,根据教材内容穿插一点英美风俗,做一些小游戏如商品拍卖会等。
  一堂高质量的课,它的思维节奏往往呈现如下共性:一是强弱刺激能交替推进,而强刺激又富有层次性,有着度的变化。教师要善于寻求有效的刺激,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语言训练的需要、调度思维节奏的需要,把握课堂思维节奏,使学生思维既能够高效地展开,又张弛有度起到能够出神入化,平中见奇的效果。教师设计教学时,必须注意方法的多样、思维的起伏、形式的变化,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调整,使注意力更加集中。
  英语课堂教学节奏存在于每一节课自始至终的渐变中,体现出一种流动美。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综合考虑和巧妙安排,使构成英语课堂教学的各要素之间搭配合理,穿插得体,衔接有序,融洽统一。这样就构成了英语课堂整体节奏的和谐美,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节奏的控制既是一门教学艺术,又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需要不断探究,达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课堂教学节奏把握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让英语课堂充满磁性,魅力十足。
  (作者单位: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旺泉小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摘要】“看书读书”事关学生的一辈子,语文老师应引导学生养成看书读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形成语文阅读的好方法,并在阅读中练笔,用练笔促进阅读,这样不但能积累很多写作素材,而且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 语文教学 循序渐进阅读 注意读写结合  “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
【摘要】实践表明:在学校教育中,把多媒体技术科学合理而又巧妙地运用到课程辅助教学之中,不仅可以使得教学活动显得视听化和形声化,而且在“活化”教材的同时,能够更加突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具有无可比拟的使用价值。它在转换教育观念、激发学习情趣、优化课堂结构、提升教学质效、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习潜能和推动素质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促进作用,由此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欢迎和推崇。本文立足于初中
本文以磷酸铝基陶瓷复合材料在导弹天线罩上的应用为基础,针对硼酸铝晶须、磷酸铝优良的介电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材料设计,研制出能满足宽频高马赫数导弹使用要求的天线罩候选材
【摘要】幼儿园数学活动区的创设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有益的延伸和补充。它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针对一定的数学教育目标为幼儿提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等大量活动机会,让幼儿在活动区内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幼儿教育  那么,幼儿园数学活动区应如何创设呢?本人根据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在这里谈谈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一、数学活动区的内容应与近期的数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朗读,而且要求把它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但不知从何时起,语文课堂特别是农村语文课堂上却很难听见琅琅书声,大多数语文课都是在“寂然无声”中“悄悄进行”,原应生动活泼、趣味无限的语文课,取而代之变成了令人厌烦、枯燥乏味的教材分析课,老师怕漏掉什么、学生不懂而一讲再讲,把朗读这一环节当作走过场,不加任何的指导。学生的语文能力也随之越来越差,
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课程知识的拥有者和解释者出现,高高地孤立在上,而台下的学生自然就处在一种生硬的被动接受地位,长此以往,教和学就产生了一种非良性的教学膨胀。要改变这种局面,需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真正还课堂于学生,从而创设适应教和学的课堂新境界。  一、尊重学生,以情感带动课堂  教学中课堂气氛是很重要的,而现实是往往一堂课只有少部分学生较活跃,大部分学生要么被动,要么干脆不听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开发,T1-6Al-4V(TC4)钛合金已是目前世界各国航空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钛合金,但随着航空运输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新型民用涡扇支线飞机的出现,使我国TC4钛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