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机构管理出新规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d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适应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加强机构内部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近日,国家卫健委会同民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制定出台了《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下称《指南》)。
  按照《指南》要求,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应当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根据机构资质和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并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医与养如何结合?


  医养结合机构,是指兼具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主要为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医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心理精神支持等服务。
  随着我国越来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医养结合已经成为我国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但目前,医养结合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主体积极性较低、服务收费较高、政府管理不统一等。
  家住河北廊坊的林家栋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为了让父亲得到更好的养老服务,他最近几乎跑遍了附近所有的养老机构,但发现,“看好的太贵,便宜的环境又太差。”
  在考察养老院的过程中,林家栋特意留意了医养结合机构。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后他看到,虽然很多机构形式上属于医养结合,但服务内容上还有待提升。
  “养老院旁边有一家医院,就能算是医养结合?”林家栋发出疑问。
  林家栋从养老院得到的信息大多是,它们离医院较近,老人如果发生紧急病情,可以第一时间就医,而且平时看病也方便,可以免去排队挂号的麻烦。
  但是,对于养老服务方面的补充,林家栋觉得,医养两方面结合得并不好。事实上,关于医养结合,“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则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等。
  而在养老行业内,医养结合也一直存在“医”和“养”谁先谁后的讨论,也存在不少“养”的项目以“医”的形式支出的情况,这不仅加大了医疗成本,而且不利于发展“养”的事业。
  于是,有观点认为,医养结合就是要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结合起来,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
  此次《指南》围绕养老服务管理、医疗服务管理、医养服务衔接管理等六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
  在医养衔接方面,还涉及服务有效衔接和信息化管理的内容,明确医养结合机构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开展服务质量管理与控制,包括建立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联动管理、鼓励开展上门医疗卫生和养老等延伸服务。

让人才更专业


  采访中,不少人提到,专业的医疗护理是失能、失智老人最急需的服务,因此他们更看重医养结合不仅要让老人生病后可以治愈,更是为了老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控制和老人失能的长期护理,这就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
  有业内专家分析,医养结合服务人才的培养标准,既区别于一般医疗服务要求,又不同于传统机构的基本生活服务要求,即对老年人的医学护理、急救、康复、心理、精神关怀等有一定理论和技能知识水平的养老服务人员队伍。
  而目前,我国医养结合机构急需医疗、康复、护理、心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据相关部门初步估算,到2020年,大约需要老年相关科室医师100万名,其中,老年医学科医师至少两万名;注册护士至少160万名,其中老年医学科至少3万名;康复治疗师、护理员各400万名以上,亟待加大培训培养力度。
  虽然人才紧缺,但为了规范行业发展,《指南》还对医养结合人员资质做出了明确要求,力求更好地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指南》要求,机构主要负责人应当具有丰富的机构运营管理经验,有较强组织领导、沟通协调、经营管理、应急处理能力。负责医疗卫生服务和养老服务的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分管业务和管理流程。医务人员应当持有相关部门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行业规范对执业资质及条件的要求。
  医療护理员、养老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应当经相关培训合格后上岗。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社会工作者等相关人员应当持有相关部门颁发的资格或资质证书。餐饮服务人员上岗前应当进行包含常见传染病的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合格证,上岗后每年进行一次上述健康体检。
  《指南》还要求,医养结合机构应按照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建立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制定落实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计划,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工作人员具备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同时,应当建立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档案,定期组织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而对于有需求家庭较为关心的费用问题,《指南》也明确,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公示收费项目、标准、服务内容等信息,确保老年人的知情权、选择权,收取费用时应当提供费用清单并出具收据。
  林家栋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虽然目前我国医养结合机构还有不少方面需要完善,但他仍会给父亲选择一家医养结合机构。
其他文献
《民生周刊》记者郑智维  这一次,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方燕真正体会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几个字的分量。  因为审议预算报告时提了一条意见,3月11日晚上她就收到财政部办公厅的一封代表建议意见回复函:“根据您的意见,我们已在《报告》第31页倒数第4行,增加‘加强法律援助工作’。”  三月的北京,万物复苏,朝气蓬勃。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通过他们,人民的期盼将转化为国家的决策和行动。
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汶川8.0级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给全国人民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防灾减灾工作引起全社会的空前关注。200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5月12日确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旨在唤起全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更多的关注、参与和支持,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防灾减灾责任,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基层社区和社会公众的应急处置能力。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
“老有所养”是所有人的美好期望,但有一些老人的养老之路却异常坎坷。比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逐渐遗忘这个世界,甚至把自己弄丢,养老对于他们本人及其亲属都是一件难事。  他们需要治疗,更需要长期照护。然而,大多数养老机构不具备接受失智、失能老人的能力,家庭的照护也面临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  如何让失智、失能老人得到更好的照护对于我国养老体系的完善是巨大考验。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清华大
近年来,海淀区在中小学家校共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很多学校都打造了家校共育平台,开设了家庭教育课程、家长课堂,教师也在积极地成为家长的“合作伙伴”。  徐玲今年有了一个新身份,家庭教育指导师。  作为人大附中翠微学校的副校长及英语教师,她2018年参加了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成为海淀区首批30名家庭教育指导师之一。  近年来,海淀区在中小学家校共育方面进行了积
投身慈善公益和脱贫攻坚,助力社会发展和共同进步,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8月,已入秋的贵州毕节天气凉爽、风和日丽。在明媚的阳光照射下,大方县恒大一村错落有致的民宅、庭院、休闲广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现代乡村风景画。  恒大一村村民高安飞散步在休闲广场,摆弄着健身器材,一脸幸福洋溢的笑容,谁也不会想到,她曾经是日子艰难到揭不开锅的贫困户。  高安飞老家在大方县安乐乡白宫村杉林组。作
《民生周刊》记者罗燕  采访完几位特岗教师之后,我们加了微信。我看了他们的朋友圈,想看看他们生活的日常。扑面而来的不是乡土生活,而是城市气息,美食、购物、舞蹈……  老一代乡村教师,可能家就在村里,上课之余还种田种菜,村里的红白喜事宴请都会参加,是村里的文化人。而新一代乡村教师,虽然他们当中多数也是在农村长大,但在城市上大学,甚至在城市已经工作了几年后,再回到乡村,他们很难再完全融入乡村生活。他们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明确要针对包括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在内的全体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建立完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共济保障机制,支付比例为50%起步,并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  “说白了,就是以后在门诊看病、买药可以用医保报销,将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在网上引起较大反响,有网民认为,此次改革转向保
我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流动人口大国,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为2.41亿人,自2008年以来已经连续11年保持在两亿以上,每6个中国人就有1个在流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亿多进城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没有享受同城市居民完全平等的公共服务和市民权利,“玻璃门”现象较为普遍。  因为规模庞大及其共有特征,流动人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处理社会利益矛盾等各方面工作都需要关切的
位于浙江淳安的千岛湖镇有“三多”—拆迁安置人口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城市升级项目多,社区治理面临巨大压力。为此,千岛湖镇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突破点,创新推出以社区、业委会、物业为主要力量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形成了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创新社区治理过程中,浙江淳安千岛湖镇通过细化责任清单、量化考核标准,提升了为民服务的质量。从表面上看,责任清单与服务质量之间看似风马牛
步入8月,大學毕业生们将开启全新的职业生涯。与过往扎堆北上广深不同,如今大学毕业生们有了更多新的选择—“新一线城市”,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格局正在发生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