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策略研究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f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的课程目标决定了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那么,如何让学生通过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在基础知识、情感态度、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策略等方面也能有所提高呢?笔者认为,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关键,而学生的操作技能指导是基础。如果学生连基本操作技能都没有学会,创新将无用武之地。下面,笔者重点围绕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操作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聚焦目标,凸显操作本色
  课堂实践学本领 第一,引入情境,激发实践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好的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能让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事半功倍。所以,在导入环节中,直接通过实物或是多媒体照片将制作精美的作品展示给学生,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为接下来的创新制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图案的欣赏和设计》一课中,上课伊始,教师就通过多媒体将美丽的图案展示给学生,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创作思路,同时也架构起图案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将要学习的图案的设计,可以用来制作贺卡,可以经过装裱装饰家居,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图案创作的兴趣。
  第二,尝试操作,发现操作难点。都说看过的容易忘,只有亲身经历过的印象才深刻。的确,对于操作难点,教师也可以尝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动脑思考,从而突破操作难点。比如,在制作图案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不同折数的纸,请学生自己尝试着剪一剪、比一比,从而发现折数越多,剪出来的图案就越圆,这样的探究性学习,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还让学生感受到了自我探究发现后的满足感,大大提高了自我效能感,可谓是一举两得。
  课外拓展用本领 课堂教学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如何立足于本课的教学技能,让学生在课后举一反三、深入探究,从而实现从习得到运用的提升,这就必须将课内的精彩引向课外。
  例如,执教六年级上《表面积的变化》,教师结课时引导说:“我们利用今天学会的操作方法还可以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实际中去呢,如果有10盒火柴,先在小组里拼一拼,看看把10盒火柴包装成1包有哪些不同的方法,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研究研究,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包装的小秘诀呢,自己读一读。不止火柴盒呢,你们看!出示各种需要包装物品的图片。如果你喜欢的话,课后可以自己动手试一试。”
  从长方体的包装方法迁移到火柴盒的包装方法,不仅进一步深化了课堂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充分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高效示范,构建操作技能
  如何才能在技能发展与创新设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学生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堂中,得到全面的提高?笔者认为,借助高效的示范,能让学生真正地动手、动脑、尝试、探索,由学会技术到会学技术,并在过程中体验劳动的美丽与创造的快乐,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思考。
  讲解示范与动作示范结合 教师的示范分为讲解示范和动作示范。很多时候,教师需要将这两种示范结合起来使用。教师的讲解示范要求语言指向明确,清楚明了,既体现科学性,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俗易懂,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教师的动作示范要求规范、条理清晰,切勿出现多余的、颠倒的重复动作,这样会给学生错误的指示,影响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在演示制作难点时,步骤清晰,速度稍慢,指示明了,可视性要高。如实物展示,尽可能挑选大一些的实物,也可借助实物投影、多媒体等,以便让全班同学都能看得清楚。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大树有多高》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太阳底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时测量竹竿的影长。边测量边讲解,并且借助投影填表比较后,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接着再让学生算出大树、旗杆、楼房的高度。边听边看,有利于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示范与学生示范相结合 对于某些操作较复杂、有难度的环节,教师可以釆用分步示范的方法,放慢速度,一步步解决难点;对于简单的、易于讲清楚的知识点,教师应鼓励学生自行示范,让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其他同学,学生讲不清,教师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不但锻炼了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学生教学生,他们的语言更容易被接受。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校园的绿化面积》时,用分割法来求图形的面积,难度不大,部分能干的学生通过尝试已能自行完成,于是教师请这些能干的“小老师”上台给大家示范,其他学生对“小老师”的示范充满兴趣,注意力很集中,示范效果不错。
  全班示范与小组示范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全班示范是一种常用的示范形式,通过直观、分解的步骤进行示范,大大提高了对学生的指导效率。但有时候个别小组出现的技术上的难点,笔者认为进行小组示范更为有效,这样既解决了个别小组在技术上的薄弱点,使他们能更直观、清晰地理解操作过程,又不会因为对个别小组的指导,造成重复指导,影响其他小组的制作进度。
  所以,在指导过程中将全班示范与小组示范结合起来,实现点面结合,能让示范更有效。通过多种示范形式为学生在制作难度上设置上坡路,能让教学指导循序渐进;在难点处,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这才是示范的效果。反之,面面俱到,从头到尾进行示范,示范也就失去了意义。
  多元评价,实现价值回归
  评价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一节课是否成功,笔者认为,首先要看最终学习成果,再看学生在活动中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综合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正所谓“看结果知过程”,对于“不会动的风车”,或是“不能飞的风筝”,肯定是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笔者认为,操作教学中的有效指导离不开教师的多元评价,评价机制不仅仅只在完成作品后实行,更应该贯穿于整个课堂。
  操作前奏,话标准 比如,教学完三年级上《平移和旋转》后,教师让学生制作风车,在进行分组制作前,应问问学生:“你觉得怎样的小风车是成功的?”让学生心中有个基本的标准,并以此为目标展开制作,增强了成功的可能性。
  评价过程,促发展 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教师的肯定和同学们的赞美,将有助于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活动的过程。
  第一,教师评价定导向。在活动中,教师的评价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都将是学生努力的风向标。及时肯定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认真、细心、合作意识等通过教师的评价,也能成为学生的努力目标。
  第二,学生评价促发展。获得他人的认可是每一个人的自我需要。在活动中,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通过评价他人的操作过程,加深了对操作评价标准的认识,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操作,形成了自行操作——评价他人——提升操作的良好学习链,使学生经历了形成——内化——重构知识体系的过程。
  丰富评价,助回归 在进行结束性评价时,评价的内容主要是从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的形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应充分结合自评、互评、师评等形式;还可以开展多种活动进行评价,比如,比赛法、游戏法、欣赏评奖法等。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操作教学中的指导要树立技能学习为基础、个体素质多元提高的意识,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准确定位目标,借助高效指导和多元评价,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技能,在技能习得中发展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养。
  【本文系课题《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爱德校区)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信息单向传输的模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在近年工作实践中,笔者结合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深入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模式的构建研究,深刻感受到在网络环境下,如能方法得当、正确引导,更有助于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探求新知的助推器,学生具有想象力丰富、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等特点,如果在新课学习之前
现代家庭独生子女较多,很多学生长期以来接受了过度的表扬,部分家长和教师片面理解了“赏识教育”,对学生缺少必要的批评教育。使得很多学生自我感觉良好,而事实上心理又非常脆弱。  消除习惯性爱表扬心理  过多的表扬会让学生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言行能够讨父母和他人的欢心。久而久之,学生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是因为自己想做或喜欢做,而是因为这样做能够得到表扬。这样一来,学生就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时间长了,就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动力、生活的情怀、努力的希望;是学校综合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展示;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河北省迁安市大崔庄中心校大胆提出“以校园文化为引领,全力提升学校管理内涵,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主张,大力倡导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办学层次的新提升。  主题文化激励人  2012年9月,大崔庄中心校大
教师权威的控制型、胁迫型管理,不仅教师自己很累,而且忽略了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自主管理以生为本,能够调动学生在各项班级工作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方法。笔者在班级卫生中进行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尝试。  学生自主管理的内涵  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教室卫生应该是自己能做好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有的学生逃避做值日;有的学生拖拖拉拉;有的学生敷衍了事……还有,教室的保洁工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离开了词汇,口头语和书面语都无从谈起。根据自己以往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采取的方法是:尽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并和他们已有的经验知识挂钩,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全面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事实证明: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和感性认识,能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用分类记忆法学习英语  新译林版小学牛津英语教材后面每单元都有许多单词。有
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结合'外语学习中情感因素的作用'专项研究课题的调研实证,分析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若干种心态,论证动机、态度以及个性等情感因素对学习者在外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确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并明确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以人为本,积极开展教育活动  教育局党委按照旗委的统一部署,召开了全旗教育系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动员会。本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