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互动式主题演讲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poxqq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基于演讲这一大学英语课堂上常见的口语活动,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主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演讲模式的有效性,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参与英语会话的自信心,提高教师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树立起用英语交流的意识。
  关键词: 互动式主题演讲 大学英语课堂 有效性
  引言
  在当前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跨文化交流不断增加,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公司企业在招聘时已不再局限于对文凭、证书的审查,各种方式的交谈、面试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甚至最重要的考察环节。与此同时,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成效并不尽如人意,大多数课堂口语活动局限于语言形式的操练,而非语用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并不能达到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
  美国学者卢卡斯认为,演讲是一门说话的艺术,是交流的重要手段。因为演讲与言语交际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演讲能力被看成是交际的必要能力[1]。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演讲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推理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2]。因此,探索和实施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的课堂演讲形式,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2.大学英语课堂主题演讲模式的改进
  2.1传统演讲模式存在的问题
  (3)增加学生之间的问答互动环节:教师选定2名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常任提问者”,定期轮换,他们的存在能够有效避免无学生发问的冷场现象,其他学生则自由提问,活跃的提问者可获得课堂表现的加分。这一措施可敦促担任听众的学生认真听讲,并对演讲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以及提出质疑,从而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实证研究设计
  上面从理论角度研究了改进大学英语课堂演讲模式的方法,但是是否真的有效?为了检验这一构想的有效性,笔者选取浙江树人大学2014级新生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前提是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这两个班级的平均分接近或基本相等。实验步骤如下:
  (1)从第二学期开始,对照组教学照常,实验组实施互动式主题演讲活动。演讲主题由教师根据当前课堂教学主题定下范围,具体演讲内容由学生自定。演讲时间为每次上课的前5分钟,按照学号顺序,每次由3名学生分工合作,限3分钟内完成演讲。演讲结束后,先由教师提问,再由2名“常任提问者”提问,若其他学生还有问题也可提出,每名演讲者必须至少回答一个问题。教师根据该生的演讲和回答表现打分,分数将被记入平时成绩的“课堂表现”栏,参与提问的学生视表现酌情加分。
  (2)在学期结束前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反馈,统计并分析问卷调查结果。
  (3)统计并对比第二学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考试成绩。
  4.结果与讨论
  4.1学生对“互动式”主题演讲活动的反馈
  下表整理了实验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从统计数据看,同意主题演讲活动可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加强英语会话自信心的学生达到100%,认为该活动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也高达99%。此外,99%的学生肯定了演讲主题与教学单元主题结合在加深教学内容理解上起到的积极作用。总的说来,互动式主题演讲活动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4.2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变化
  下表统计了实行互动式主题演讲活动前后的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期末考试卷面平均分:
  从卷面平均分的变化看,两个班级的成绩都较实验前有所提高,但是实验组的成绩提高更多,显示演讲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加强对教学单元主题的理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结语
  以上教学实验基于理论研究进行设计和展开,目标是观察改进的大学英语课堂演讲活动能否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加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实验结果表明,学生认为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在演讲活动中获得提高,对该活动持肯定态度,而且期末考试成绩较实验前有所进步。通过这一研究和实践,提示教师为学生创造更真实的语言环境,以“指导者”而非“控制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树立一种用英语交流的意识,相信会取得比过去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本文的实验只是个案,必然存在某些缺陷,还需假以时日用更多的实践研究证实互动式主题演讲在真实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Lucas,Stephen E.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New York: McGraw Hill,2004:172.
  [2]杨学才.演讲与大学英语教学[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S1):54-56.
  [3]Ellis,R.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0:29-30.
  [4]Brown,Gillian and Yule,George.Teaching the Spoken Language: 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nversational Englis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25.
  [5]Pennington,M.New Ways of Teaching Grammar[M].Alexandria,VA: TESOL,1995:135-154.
  [6]Gibson,Connie.英语演讲实训指南[M].北京: 外语敎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35.
  [7]颜静兰,贾卉.英语演讲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育探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17-119.
  [8]任文.英语演讲课与能力素质培养[J].中国外语,2007(6):66-70.
  [9]张冬玉.英语演讲与语言能力的培养: 一项综合英语课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J].外语教学,2007(3):56-59.
  [10]唐艳玲,毕会英.大学英语课堂嵌入英语演讲的有效性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0-82.
  基金项目:浙江树人大学校立教改项目“大学英语课堂互动式主题演讲的有效性研究” (2014JA3023)。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教育部门对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视,教师应把提高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动脑的创造表现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要求教师教学时不断运用好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让数学知识更生活化,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积极性 调动策略  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在学习中主动积极
摘 要: 小学数学新课改下,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实施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所谓的互动教学就是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大家共同学习。互动教学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体现,有利于学生合作观念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加深师生间的交流,从而有助于营造平等、自由的教学气氛。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互动教学 教学模式  实践证实,传统的填鸭式
摘 要: 数学活动不再是机械地讲解知识,而是将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融为一体,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这一点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可以激起小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与动力,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思维的培养。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的运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活动 思维灵活性 学习主体性 创造性潜能  现代建构主义提出:知识并不是一套独立的符号,而是寓于特定的场
摘 要: 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是知识能否掌握,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作者从通过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加强直观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质疑等方面阐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新课导入 学习兴趣 语言激发  学习中,同样的知识,同样的教学环境,只从字面理解知识意思的学生显然不如爱好这门知识的学生学得快,而单纯的爱好又比不上乐于学习的学生对
摘 要: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将移动学习方式与语言教学相结合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基于此,本文在对英语听力教学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归纳了当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使用智能手机辅助英语听力教学的可行性分析,给出了基于手机终端微信公众平台的英语听力教学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 移动学习 智能手机 英语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应让学生注意英语中的特殊否定形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英语水平。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综合教程 特殊否定现象  完全否定、部分否定、转移否定和排除否定是由于否定词位置的不同、搭配上的不一致而产生的特殊否定现象,《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这几种否定现象出现频率较高,本文拟对它们进行探讨如下。  一、用肯定结构表否定意义,在意义上相当于英语的“can n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