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ofj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初中语文朗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朗读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和学生对于朗读的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教师对于朗读的不重视、学生将朗读程式化,以及朗读时没有充分融入情感等问题依然存在。本文从朗读的重要性、初中语文朗读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朗读的质量做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情感
  朗读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朗读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操。鉴于以上优点,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多创造条件让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加深对文章的情感体验和感悟,使朗读成为学生的习惯,让学生在朗读者受益。
  一、朗读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文学素养。相对于小学和高中阶段来说,在初中阶段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训练具有相对的优势。首先,就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来说,他们正处于情感和心智快速发展的阶段,理解能力相较于小学生来说有了质的飞跃,能够在朗读中体会余篇的情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的课业负担相较于高中来说小很多,因此教师有足够的时间里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初中阶段打好基础,能够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积淀更多的文学素养。初中生能够在朗读中加强对语言文字、文学素养和情感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出,朗读教学不仅能够达到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还能强化学生的语文素质。
  二、朗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首先是传统的教学观念阻碍了朗读教学的发展。我国长期形成的应试教育体制强调知识的吸收而非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师过于重视文章的知识,而对朗读能力本身的重视不够。其次就是学生的朗读趋于程式化,教师让学生朗读时作为解析文章结构的辅助,而学生只是将朗读作为一种任务去完成,程式化还表现在学生朗读时毫无情感的投入,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另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体裁风格迥异,但是在朗读时,教师一般只是按照同样的模式布置朗读任务,这种缺乏朗读技巧的教学会损坏文章本身的语言和韵律美。最后,目前初中语文安排给朗读的时间过少,朗读教学成为了写作等教学形式的附庸,学生只有在早读课或者上课前的两三分钟才有时间朗读。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朗读水平的策略
  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篇章都是凝聚着古今中外名人作家的经典之作,他们的风格迥异,体裁多样,朗读这些不同体裁、不同情感色彩的文章需要不同的朗读策略。
  就散文来说,其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已经比较深远晦涩,语言也很优美生动,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在阅读时应该准确理解文章的意境,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朗读篇章,领会其中蕴藏的丰富的人文情怀。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散文的经典名篇,其文笔清丽,语言传神,将春天的自然风光描写的入木三分,春的勃勃生机和盎然的春意从文中缓缓流淌,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在朗读时,应该带着明快的情感去感受文笔的思想,语调上扬、情感欣喜,整体节奏为轻快型,中间描绘春天部分又是轻快与舒缓型交错,形成文章节奏 回环往复的特点。
  我国的古典诗歌有的甚至是可以唱出来的,这也决定了诗歌是朗读的最佳体裁,入选初中語文教材的诗歌是具有意境美、声律美和艺术美的经典之作,阅读时要在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磅礴的气概或无尽的愁思,通过反复的朗读体味诗歌的情感。例如著名的《天净沙·秋思》虽然寥寥数笔,却将天涯羁客的落寞与忧伤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来,通过精妙的构思和简单的语言凝练出一幅辽远的秋日景象。小令的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 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在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精炼的笔法,在整散相间中品味视觉美、意蕴美还隐藏在诗中的忧愁、伤感之美。
  小说的朗读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人物的性格和特定的故事情节,由于小说一般篇幅较长,在朗读时一定要注意多种朗读技巧结合,应当特别注意对于环境和人物性格的描写上的朗读上,用声音的变化来表现故事情节的变化,这样不仅能有助于学生对小说主体思想的理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朗读形式可以不拘泥与个人朗读,小说的朗读可以分角色,例如《威尼斯商人》这篇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东尼奥,夏洛克,鲍西亚等,东尼奥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人,他的对白应该以正派、重情重义、温文尔雅的,鲍西亚则是年轻的、机制的语气,语速可以稍快,将一个为爱情奋不顾身的少女形象刻画出来。
  由于本文篇幅的限制,议论文和说明文等文体的阅读就不在此一一累述了。对于不同的文体,要善于把握问题的特征,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采取有效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不断消化吸收篇章的知识点和情感因素,既锻炼了学生 自己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又让学生学到的语言在运用中得到迁移和内化,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四、结语
  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积极重要的位置,教师一定要重视朗读教学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上尽可能多的安排朗读教学的环节,在课堂中带领学生体会朗读的作用,多渠道的培养学生形成朗读的习惯,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方式之一,将朗朗的书声还给课堂。初中语文教学培 养学 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朗读教学不仅能达到初 中语文教学目的,还能增强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能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吴芹.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02)[7].
  [2]何雁,龚德芽.加强诵读教学 完成文言文教学重任[J].中学语文教学,2000,(12).
  [3]马碧红.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D].四川师范大学,2007.
  [4]蔡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D].辽宁师范大学,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解题思维与数学、物理解题思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这三科的解题思维都具有逻辑性(推理性)、精确性(定量性)、分析—综合性的特点。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解题思维正处在描述性向推理性、定性向定量方向发展的过程之中,化学解题思维既不完全具备数学的抽象化、公理化、公式化的特点,也不完全具有物理的定理、定律系统化、公式化的特点。化学的实验性和条件性特别突出,其解题思维具有文章中介绍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发[2018]12号)精神,落实省第七次党代
期刊
文化是一方水土的命脉,文化建设的完善与否对一方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力.同时,文化建设也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提出以科学发
一、小学生写字现状分析  多年来,中小学生的书写状况越来越令人担忧。这可从央视科教频道于今年暑期推出的《全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窥见一斑。参加听写大会的多数学生不是提笔忘字,就是写出的字歪歪扭扭、松松垮垮,“惨不忍睹”。这些学生的书写现状可以用一句来概括,那就是“离优雅很远,离粗陋很近”,而这些选手还是从全国各地推出的写字较好的,那些不被当作选手的学生又当如何?中小学生书写较差带有很强的普遍性,应引
本文围绕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开展深入研究,在分析影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外部内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施工企业有效控制与防范财务风险策略,进一步提升企业风险控制能力,规避财
湖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特别是1983年撤地建市以来,湖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期刊
夏天,温度渐高日渐长,阳光温暖万物生长。但阳光虽好,随之而来的皮肤病却越来越多,罪魁祸首是谁?  阳光有毒?NO!  一部分人服用或注射过一些药物后,参加了户外活动,晒过的皮肤出现了发热、红疹、瘙痒等异常情况。这就是药物光敏性反应。  药物光敏性反应是指患者在服用、注射或者局部使用某些药物后暴露于日光,在日光的照射下而产生的不良反应。认一认,就是这些药物  能够导致光敏反应的药物称为光敏性药物。那
期刊
随着当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逐渐发展与完善,企业税务筹划也在一定程度上迅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当代企业的迅猛发展,这已经成为了当代企业目前十分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保证企业生产
在医巫闾山东麓朝阳寺山脚下,有一个民风淳朴的小山村,村里有一位漂亮的女孩儿.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她一边伺候瘫痪的母亲,一边将年幼的弟弟抚养成人.她用挚爱与孝心坚守
期刊
元阳的哈尼梯田在2013年被列为世界遗产,遗产区范围很大,有82个村寨。这么大的遗产,如何保护,是多方面临的问题。在该遗产保护中,森林、水系、村寨、梯田是最基础的四个要素,而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