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神采飞扬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ffhvkn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这是神木。星垂平野阔,长河落日圆。塞北长城绵延,黄河峡谷悠悠。中华文明的前夜点燃了最亮最高贵的石峁城。这也是神木。今天的神木,已经成长为一棵粗硕的参天大树,一棵神木人民合抱之木。不,不是一棵,是一片郁郁苍苍、莽莽无涯的森林。不,不是一片森林,是经历了千百万年重压、積蓄、勃发,燃烧出耀眼光辉的神奇之木。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晋陕大峡谷河面上旧船悠悠走。累月经年,穷山恶水瘦石头,天干地旱总歉收。 那些年,明明已经到了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却与这片土地无关。抬望眼,铺天盖地的老黄风,呼啸侵袭着朗朗乾坤。昏淡的日头,穿不透弥漫的尘土;四散的羊群,找不到一点点草色。
  窑洞脑畔边的黄蒿在瑟瑟中延续着漫长的深冬,世界在一片枯黄中看不清。不知是泪水,还是沙子,抑或是风,总是模糊着我们的眼睛。
  三月的桃花满山红,相映的都是直不起腰的黢黑面孔。六月的日头腊月的风,有的是做不完的受苦受罪的营生。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量米是咱这儿的庄户人。羊肚子手巾泥糊褶皱灰眉面,把镢头传给麻杆一样孱弱的孩子们。一辈又一辈这样过,我们能从死灰的土地里刨出来点儿啥?!嘴不张唱不出歌,有力气不使要受饿。天上不会掉馍馍,苦干才有好日子过!可是,你说,我们的勤劳为什么总是补不齐土地的贫瘠、山川的干涸?!我们村的后生啊,为什么就怎么也走不到外面的世界,过不上想要的生活?
  云水怒翻腾,风雷震荡激。甘霖迟迟来,一发不可收。1978大幕起,1992春潮动,2012有了中国梦,深化改革再启程。穿山越岭铁路线,络绎不绝运煤车。现代化发展工业园,清洁能源输四方。万家灯火车水马龙,指点河山的是咱新神木人。青年才俊汇聚一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青山依旧在,神木已腾飞。
  窟野奔流,龙眼透日。乌金长藏,终迎勃发。物华浴火,天宝重生。人杰腾渊,地灵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一位外地嫁到神木的女子说,她喜欢这个地方。最爱这蓝格莹莹的天上,飘着白云朵朵,和煦的春风里,三月桃花红,还有挺直腰杆打着英雄结的陕北后生!千百万粒种子孕育出一篇繁华盛景,改革奋进的花朵堆成了锦绣前程。朵朵花儿你为谁开,为谁随风摆,枝枝蔓蔓惹人爱,有心郎君快折来。
  祖辈说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挖断了穷根翻了身,吃水不忘共产党是挖井人。东山上点灯西山上明,顶层设计惠及咱老百姓。撸起袖子加油干,做新时代奋斗的标杆。改革的大潮今又起,千帆竞发驶向碧海蓝天。我们在高歌中奋进,在奋进中高歌。合抱参天巨木,今朝神采飞扬!
其他文献
神木古称麟州城,因城外东南约四十步有松树三株,大可两三人合抱,为唐代旧物,人称神木。它位居秦晋蒙三省(区)接壤地带,黄土文化、草原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  神木的石峁遗址向世人展示着五千年黄帝城的史前文明;北宋名将杨家将英雄群体满门忠烈,戍守边疆,流芳百世;作为陕北革命老区组成部分,留下了张闻天、贺龙、刘志丹、白求恩等人的生活足迹;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的原西县因在高家堡古镇拍摄
期刊
本名包鑫,1998年生,山东临沂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在读,发表小说等作品若干。  文学作品的多元化是时代之所系,是读者之所需,是作家之所求。  从作家方面来看,首先,不同写作主体之间在个人修养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由于每个写作者在后天的学习、阅历等实践方面的不同,由此带来了其知识结构、文化品格、语言能力等方面的种种差异。所以,不同作家的得力点和擅长的领域不同:有的得力于自己的经历,有的得力于自
期刊
故乡偏居湘中一隅,小溪从遥远的大山里一路欢歌而来,沿河两岸峡谷里星罗棋布地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村庄,勤劳的乡下人们世世代代在这里耕种劳作,繁衍生息。他们深谙农事,也熟知各种古老的奇巧手艺,在漫长漫长的岁月里,一代又一代的老手艺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一  父亲是个老木匠,不光会修房子,会砌亭台楼阁,还打得一手好家具。他一生醉心于打造各种精巧的家具,美名传遍了十里八乡,请他打家具的
期刊
把最绚丽的色彩,捧给春、夏、秋,陕北的冬天,便在高冷中就尽显土灰了。如果寒露能披着雨水,湿了霜降的身子,越过冬夜的寒风,就几乎卷不起沙尘。  天空水洗过似的,仿佛擦亮的眼睛,挺着胸膛的榆林,遠眺圣地延安,眼眸就会愈来愈亮。峁梁、坡洼、沟渠全是光秃秃的,荒落落的,干冷冷的,没有生命似的,榆树、槐树、杨树、柳树、臭柏、樟子松……都光着膀子,清冷地张望着,黄河、延河、无定河、榆溪河、窟野河……步伐一律慢
期刊
让时光倒流,我又溜回了老家的后园子。起风了,我听到金秋深处,花果敲打大地的声音。  老家的大院是典型的四合院,院子北面有一个后门连着园子,长着许多花果树。有桃树、梨树、桑树、核桃树,大人们叫它后园子,孩子们更喜欢叫它花果园。园子呈长方形,北依城墙,南靠大院的正房,东西两边砌了很高的墙,墙两边种着两排白杨树,俨然一个封闭的园子。像亚当、夏娃的那个伊甸园,总有人准备偷吃禁果。这是一个低于地面的园子,靠
期刊
一条河与一座城相伴了一千年,彼此守望了一千年。  黄河的一级支流窟野河,在内蒙古叫乌兰木伦河,蒙古语的意思是红色的河流,进入陕西才叫窟野河,它尤如一条脱缰的野马,奔驰在陕北高原上。一千年可能改变河床的位置,却很难让一条长河消失;一千年只是时间的一个节点,却可以让一个在高高山岗上、固若金汤的古城消失。杨家城为什么被废弃,城里的百姓哪儿去了,它曾经历了怎样的灾难,这已成为一个千年之谜。站在残砖破瓦的杨
期刊
都是一起写诗的朋友,突然成了书法家,而且不在少数,我选了两位书法成就高的,给您说说,都是真人真事,有名有姓的真人,信而有证的真事。这个故事在书界流传很广,早就对号入座,捆绑扎实,我已经不提它了。在诗歌界还鲜为人知,除了很少几位早已放弃了诗歌写作的人,他们也许略知一二,可是漠不关心。另外,就是与我走得近的诗友,的确少之又少,所以,在诗坛还具有陌生感,陌生感是写作的主要手法。我就是讲给那些继续写诗,永
期刊
城堡位于陕北神木县城二十里的北部,名字叫杨家城。从北宋开始,山顶上的那栋红楼就有当时的文人墨客登临。杨继业用一把闪着血色的长刀扫除来自北方的乌云,将亮丽的色彩刻印在塞外各民簇的心坎上。罩在苍茫大地弯弓射雕的图像,是一个王朝所有战马之蹄发出诱惑般的邀请。一个背影——白发飘飘的大汉城堡,矗立在胡人的眼里,他们目光如炬,看著烧杀抢掠不尽的惨淡血腥之宴,所有的口水和唾沫淌成赴难不悔的河流。窟野河作为黄河的
期刊
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山曲”“酸曲”,顾名思义,歌者放开思绪的骏马,一任感情自由驰骋,顺天而游。信天游因其高亢宽广的音域、粗犷奔放的曲调、起伏跌宕的旋律、包罗万象的内容、磅礴奔放的气势、真挚醇厚的情感而辈辈相传,经久不衰。  信天游的产生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在交通不便的时代,“脚户”“脚夫”为谋生计长期行走在寂寞辽阔、连绵起伏的山川沟峁间,顺其自然地以歌自娱。他们既是传播者,又是创造者
期刊
离开故乡的三十六年,是我思绪叠合的三十六年,一日一页地装订成册,每一次翻阅都有不同的印象在清晰。三十六年来,刘家畔村的记忆恍若幻影联播,时常萦绕在我的思绪中。难忘故乡五谷飘香的山,难忘故乡亲情难舍的人,难忘故乡错落有致的窑洞,难忘故乡炊烟冉冉升起的恬淡。最难忘故乡大沟里那条湍缓流逝的涓涓溪流,那一弯清泓一直流淌在我的心中,始终绵延着心灵的慰藉,让家乡的情结愈发浓郁而悠长,一如浓茶濯涤记忆,一如心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