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军校本身和军校教育转型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利用的影响,从图书馆基本情况、工作人员、读者群的情况和需求、军校管理现状等多方面,指出目前军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和利用方面的存在着某些特殊性。
【关键词】军校 图书馆 军校教育转型 特殊性
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对军队院校体制进行了一次结构性调整与改革,将军事院校划分为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和生长干部学历教育院校两类。作为军校教育重要支柱的图书馆,必须主动适应军校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和新要求,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创新对策,相应地改善其信息资源建设结构,以更好地向在校学员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满足学员的需求,也从而体现图书馆自身的价值。
一、军校图书馆及读者群的情况
1.军校图书馆的基本情况
设在军校教学区的图书馆是学员进行学术研究和读书消遣的主要场所。馆内不仅有各类布局合理的借阅室,还有采编室、参考咨询室以及学术研讨室。图书馆拥有计算机检索系统,可查阅书目和阅览校园网提供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满足教员和学员课外学习与求知的需求。
图书馆虽然有着丰富的军事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但由于军校的特殊性质,军校图书馆对保障信息资源的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正是由于对失泄密等问题的防范,使得图书馆深层次的文献信息开发以及服务工作比较薄弱。加上很多文献资料属于内部发行,内部流通资料,这些资料只能在部队网络或局部范围内流通,读者是不能随意借阅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和馆外流通等服务较少,不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2.军校工作人员的情况
军校图书馆编制员额比较少,大部分工作人员是招聘的非现役文职人员、职工和临時工,还有部分由战士补充。大多数馆员并非图书馆学和军事、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普遍缺乏专业系统的图书馆学和军事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在军校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缺乏高层次专业的文献采集人员和参考咨询人员,信息咨询服务做不到位,从而影响到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3.军校图书馆读者群的情况及需求
学员是军校图书馆数量最多、最为活跃的读者对象,他们都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在院校学习一定的专业,对知识的需求广而专深、吸收容量大、消化速度快、自学能力强。由于教育转型军校图书馆的在校学员也表现出多样化,主要分进行学历教育的学员和进行任职教育的学员两大类。
进行学历教育的学员在校时间长,有足够的时间系统地掌握学校所规定的各门课程,并且根据自身对信息的需求在图书馆借阅相应的文献资料或是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他们主要是阅读型读者群体,除了对所学课程参考资料的需求外,又因他们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接受知识速度快,对知识的需求广,还对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科普类等图书感兴趣。
进行在职教育的学员接受教育的时间一般为数个月,在短时间内,他们既要学好各门课程,又要写出一定水平的毕业论文,这就促使他们利用图书馆时带较强的目的性和专业性,属于研究型群体。
4.军校管理现状存在的特殊性
军校学员因受集中管理的要求,个人能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学员一般都统一在教室上自习,如有安排来图书馆借阅、自习也需要整体带队;学员正课时间以外还有部分集体活动,以至无暇来图书馆也是原因之一。大多学员读者利用下课休息的短暂时间、节假日来馆借阅,这种集中借阅方式也影响了图书馆藏书的利用效率。学员使用电子阅览设备的局限性,也影响了学员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
二、军校教育转型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要求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军事斗争的需要,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2l10工程”建设的实施,对军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军校图书馆应当根据全军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总体部署,开展特色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建立图书馆网站,提供网络虚拟数字化信息资源。积极参与全军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联合建设,推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实行整体联合,资源共享的建设方针,指明了军校图书馆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它必将把军校图书馆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军校教育转型时期学员独有的特点,军校图书馆在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时要按照“突出针对性、注重前瞻性、增强实践性、加强信息化”的人才培养要求,遵循实用性、特色性、系统性原则,建立有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组成的具有本院校学科专业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以满足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正国,李福炜.美国军官学校图书馆建设的几点启示[J].图书馆学刊,2010(3):29~30
[2]胡昌凤,郝俊勤.军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1):19~21
[3]王向婷.浅析军校图书馆的读者群及其阅读需求[J].教学与研究,2002,(1)
【关键词】军校 图书馆 军校教育转型 特殊性
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对军队院校体制进行了一次结构性调整与改革,将军事院校划分为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和生长干部学历教育院校两类。作为军校教育重要支柱的图书馆,必须主动适应军校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和新要求,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创新对策,相应地改善其信息资源建设结构,以更好地向在校学员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满足学员的需求,也从而体现图书馆自身的价值。
一、军校图书馆及读者群的情况
1.军校图书馆的基本情况
设在军校教学区的图书馆是学员进行学术研究和读书消遣的主要场所。馆内不仅有各类布局合理的借阅室,还有采编室、参考咨询室以及学术研讨室。图书馆拥有计算机检索系统,可查阅书目和阅览校园网提供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满足教员和学员课外学习与求知的需求。
图书馆虽然有着丰富的军事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但由于军校的特殊性质,军校图书馆对保障信息资源的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正是由于对失泄密等问题的防范,使得图书馆深层次的文献信息开发以及服务工作比较薄弱。加上很多文献资料属于内部发行,内部流通资料,这些资料只能在部队网络或局部范围内流通,读者是不能随意借阅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和馆外流通等服务较少,不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2.军校工作人员的情况
军校图书馆编制员额比较少,大部分工作人员是招聘的非现役文职人员、职工和临時工,还有部分由战士补充。大多数馆员并非图书馆学和军事、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普遍缺乏专业系统的图书馆学和军事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在军校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缺乏高层次专业的文献采集人员和参考咨询人员,信息咨询服务做不到位,从而影响到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3.军校图书馆读者群的情况及需求
学员是军校图书馆数量最多、最为活跃的读者对象,他们都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在院校学习一定的专业,对知识的需求广而专深、吸收容量大、消化速度快、自学能力强。由于教育转型军校图书馆的在校学员也表现出多样化,主要分进行学历教育的学员和进行任职教育的学员两大类。
进行学历教育的学员在校时间长,有足够的时间系统地掌握学校所规定的各门课程,并且根据自身对信息的需求在图书馆借阅相应的文献资料或是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他们主要是阅读型读者群体,除了对所学课程参考资料的需求外,又因他们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接受知识速度快,对知识的需求广,还对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科普类等图书感兴趣。
进行在职教育的学员接受教育的时间一般为数个月,在短时间内,他们既要学好各门课程,又要写出一定水平的毕业论文,这就促使他们利用图书馆时带较强的目的性和专业性,属于研究型群体。
4.军校管理现状存在的特殊性
军校学员因受集中管理的要求,个人能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学员一般都统一在教室上自习,如有安排来图书馆借阅、自习也需要整体带队;学员正课时间以外还有部分集体活动,以至无暇来图书馆也是原因之一。大多学员读者利用下课休息的短暂时间、节假日来馆借阅,这种集中借阅方式也影响了图书馆藏书的利用效率。学员使用电子阅览设备的局限性,也影响了学员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
二、军校教育转型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要求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军事斗争的需要,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2l10工程”建设的实施,对军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军校图书馆应当根据全军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总体部署,开展特色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建立图书馆网站,提供网络虚拟数字化信息资源。积极参与全军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联合建设,推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实行整体联合,资源共享的建设方针,指明了军校图书馆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它必将把军校图书馆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军校教育转型时期学员独有的特点,军校图书馆在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时要按照“突出针对性、注重前瞻性、增强实践性、加强信息化”的人才培养要求,遵循实用性、特色性、系统性原则,建立有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组成的具有本院校学科专业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以满足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正国,李福炜.美国军官学校图书馆建设的几点启示[J].图书馆学刊,2010(3):29~30
[2]胡昌凤,郝俊勤.军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1):19~21
[3]王向婷.浅析军校图书馆的读者群及其阅读需求[J].教学与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