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启迪学生心智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_t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数学课启迪启迪学生心智的作用、方法和注意问题作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 数学课 启迪学生心智 策略
  
  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启迪学生的心智是非常关键的。几十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在数学课中启迪学生心智的一些策略和大家交流,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成功启迪学生心智的作用
  1.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功启迪学生的心智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人的注意力在高度集中时,大脑皮层上的有关区域便形成了优势兴奋中心,对所注意的事物专心致志,甚至会忘掉其余一切。人的注意力越集中,对周围其他干扰的抑制力就越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进入教室后情绪尚未稳定、注意力尚未集中之前,运用适当的手段或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上来。反之,如果教师在刚上课时,不注意启迪学生心智,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如《大学》中指出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就更谈不上学习了。
  2.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的意向活动,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坚定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是这个道理。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无一不是对所探讨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才获得最后成功的。所以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能使学生有目的地进入新课的学习。成功启迪学生心智,能够起到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的作用,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明确目标,打下基础。
  4.能为新课的展开创设学习情境。良好的心智启迪可以起到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过程,为新课的展开创设良好的条件。
  二、启迪学生心智的方法
  1.多媒体技术启迪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延缓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温故知新启迪法。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我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与证明,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而切割线定理,推论是外分线段、切线上定理的两端点重合。这样启迪,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3.类比启迪法。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教师可以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这种方法能使学生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4.亲手实践启迪法。亲手实践启迪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教师可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从而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5.反馈启迪法。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我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对学生的反馈结果给予肯定或纠正后启迪新课。如在上直角三角形习题课时,课前教师可以先拟一个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讨论。
  6.设疑式启迪法。设疑式启迪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有一个同学想依照亲戚家的三角形玻璃板割一块三角形,他能不能不把玻璃带回家就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学生议论纷纷。然后,我对学生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现在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7.演示教具启迪法。演示教具启迪法能把抽象的东西通过演示教具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弦切角定义时,先把圆规两脚分开,将顶点放在事先在黑板上画好的圆上,让两边与圆相交成圆周角∠BAC,当∠BAC的一边不动,另一边AB绕顶点A旋转到与圆相切时,让学生观察这个角的特点,是顶点在圆上一边与圆相交,另一边与圆相切。它与圆周角不同处是其中一条边是圆的切线。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印象深,容易理解,记得牢。
  8.直接启迪法。它是一上课就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的一种方法。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将定理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清已知求证后,师生共同证明。
  9.强调式启迪法。根据中学生对有意义的东西感兴趣的特点,一上课就叙述本课或本章的重要性。例如: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重点,而圆是平面几何重点的重点,它在中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将来学习深造的基础。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七章《圆》。
  总之,数学的启迪法很多,其关键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10.实际应用启迪法。数学中所学的知识,不少能直接用于实际当中,如果在教学当中教师能以实际应用启迪学生心智,势必能吸引学生,使学生精力集中,兴趣盎然。我们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学生思考过,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就会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其带着浓厚兴趣和明确求知目标投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
  三、在启迪新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启迪前作好铺垫。教师应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无论在操作层面上,还是在思维层面上,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2.启迪自然合理。启迪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续知识的开端,以一定的积累为基础。
  3.情感投入充分。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才能带动学生,引起学生对整个课堂的关注。
其他文献
猪圆环病毒3型(PCV3)是一种与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生殖功能衰竭和多系统炎症相关的新型猪圆环病毒.为了研究分析PCV3在四川本省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通过对实验室送检保存的50
本课题针对尿路结石,选取湖北省中医院经验方—溶石排石颗粒方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医疗机构制剂申请注册的相关要求,对溶石排石颗粒的配制、稳定性和急性毒性等进行试验研究,并提供溶石排石颗粒治疗尿路结石临床疗效的研究材料,为开发治疗尿路结石的医疗机构制剂提供研究资料。1.制备工艺的研究根据处方的功能主治和各药物的理化性质及临床用药的需要,拟定其提取工艺为水煎煮法,剂型为颗粒剂。以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最终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正在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现代教育不仅在时间上将扩展到人的一生,而且在空间上将扩展到整个社会。这种发展趋势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构成学生成长的一体化环境,整个社会要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学校要向社会开放,而且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著名的生物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先生就曾经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好的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它能
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句、段—品读课文、走出文本、扩展视野。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导入”。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而导入十分关键,必须充分重视。成功的导入,具有艺术性、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能创设情景,营造气氛,调动情感,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中心句、重点段或人物做导语  这种导入方法就是抓住
实践证明,儿童学习语言,对于某个成语的理解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是一个成语的方方面面都理解了才去运用,而是在言语实践活动中逐步地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逐渐地知道该怎么运用这个成语。实际上这是一个动态的、逐步深化的过程。下面我就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成语教学谈点自己的感悟。  一、课中细嚼,品读成语  教师把成语的再次理解、加以运用与平时的语文阅读课堂整合在一起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1.联系生活实际,感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追求人生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抛弃了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是“死水一潭,起不了任何波浪”,它是没有任何艺术水平的,甚至是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的教学。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就曾经说过:“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的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重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
在教学实践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写一篇文章并不难,但是写一篇好文章却很难,究其原因,是原有的作文教学模式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及学生视野较狭窄,等等。  其实,写作文并没有如想象中那么难,回忆一下,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那样的经历和感受,如果把这些感受想清楚,写下来,就能成为一篇好作文。而现在不管什么样的作文题目,学生都得在最短的时间内,用要求的格式来完成一篇作文,在这种状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