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脑康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y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过氧化损伤相关分子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及NADPH(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亚型,探讨益脑康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90只C57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脑康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制备短暂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给药后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检测小鼠脑梗死体积,ELISA法检测缺血半暗带区过氧化产物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4-羟基壬烯醛(4-Hydroxynonenal,4-HNE)和8-羟基-2\'-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的含量,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半暗带区AR、NOX1、NOX2、NOX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加(P<0.05,P<0.01),ROS、4-HNE、8-OHDG表达与AR、NOX1、NOX2、NOX4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脑康中、高剂量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P<0.05),ROS、4-HNE、8-OHDG的表达和AR、NOX1、NOX2、NOX4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益脑康胶囊通过减少AR及NOX1、NOX2、NOX4等过氧化损伤分子的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五色诊首见于《周礼》,唐以前(包括唐)的出土文献和传世典籍中有许多关于五色诊的记载.五色诊的理论基础是五色为五脏之气外发,诊断部位主要是在面部.五色诊常用于诊断五脏之病和判断疾病预后,具体方法一种是本色过于显露,另一种是转为客色.古人认为五色通天应时可与脉诊合参,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来判断疾病和预后.古人也意识到在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时不能局限于五行的抽象概念,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因此五色诊还增加了许多补充内容,并以五行学说为理论核心,又被数术家所用成为相术的一部分,根据人之五色来判断吉凶
两宋时期有关《伤寒论》的医家医著较前代增长迅速,伤寒学派也得到快速发展.北宋治平年间,校正医书局校勘的《伤寒论》成为定本,但校勘者对于《伤寒论》内容的取舍未说明缘由,使伤寒理论出现不同观点;雕版印刷术的普及使其更加迅速地传播,且政府重视医学的推广,促进了《伤寒论》及其理论被更多人阅读和研究;加之部分士人阶层开始习医,医生开始习儒,使医生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宋代医家不断对《伤寒论》进行阐发,医家之间互相推崇也促进了伤寒学派的发展;两宋时期伤寒疾病流行受到医家重视,促进了伤寒理论的发展.正是以上多种原因相结合
本文以唐以前的医学典籍为研究对象,探讨产后中风的概念、病机及证治方药.《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产后被风邪所伤的病理状态,《伤寒论》则明确提出产后中风一名,指出其病机为产后津血亏虚的基础上感受风邪,同时列举了阳旦汤和竹叶汤两首方剂,提示产后中风需在顾护营血基础上进行解表的治疗原则;至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拓展了产后中风的范畴并延伸出一系列疾病传变情况,《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则记载了相关治疗处方,并可与《诸病源候论》中的病传分类相对应,对当今妇产科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提出“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妊娠用药原则,得到了后世医家的高度重视与不断发展.纵观历代医家宗“有故无殒”妊娠用药,多用活血化瘀、苦寒攻下、大辛大热、重镇降逆之品,这些药物虽属妊娠禁忌药,但历代医家对妊娠病的治疗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并不拘于妊娠禁忌的束缚,通过各种减毒增效措施大胆使用.主要包括分清缓急,辨证准确;有是故而用是药,有病则病当之;配伍、剂型、炮制合理运用;衰其大半而止、不宜过剂等方面,这些经验丰富了中医基础理论,为中医临床治疗拓宽了思路.
《女科折衷纂要》为晚清医家凌德所著,其书广纳先哲著作之精华,设有调经、虚劳、胎前、临产、杂症及产后6门共79论,详细阐述了妇人生理病理特点及女科之疾的病因病机、诊断、治法、方药.凌德认为妇人具有“经行最宜谨慎”“后天之用,独重于脾”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女科之疾的病机方面认为经行变症不过血滞与血枯,并从十二经论胎堕的病机;在诊断方面提出调经之事尤重辨色及女科之诊、当脉症合参的观点;在治法、方药方面认为应宗先贤之学但不可拘泥于其中,尤重“和法”及血病当用苦甘之剂.本书取各家之长,重视临床诊疗,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干预高血压心衰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高盐饲料(含8%Nacl)喂养Dahl盐敏感大鼠20周建立高血压心衰大鼠模型,另以普通饲料(含0.3%Nacl)喂养建立正常大鼠(8只),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8只)和参麦注射液组各8只.药物干预15 d后采集所有大鼠的血清样本,运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LC-MS)联用的代谢组学技术筛选组间差异代谢产物,分析关联代谢通路.结果:3组大鼠的代谢轮廓具有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参麦注射
依据对胎元形成的分析和论证得出结论,胎元不足是胎停育发生的主要病机,而胎停育之男性因素是为生殖之精即肾精不够纯粹.肾精纯粹是指生殖之精优异的功效状态,特指男性,属于肾精的范围.肾精纯粹大致涵盖阴精充盈、质地纯正、气化效能完善三层含义.生殖之精包含先天和后天两部分,而可以改造和提升的是后天之精.故针对临床论证从调肾阴阳、益气养精、祛湿通阳、化瘀祛痰、平衡膳食、畅达情志等诸方面,展开有序的对症治疗或组合或重叠,其目的是纠正生殖之精的不纯,达到肾精纯粹之效能,避免胎停育的发生.
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的炎症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可由多种病因病机导致,伏燥即为其一.机体正气亏虚致外感燥邪未被及时祛除而内伏,影响肺主皮毛及宣发功能;或阴虚体质助燥潜伏,伏燥逐渐消耗体内阴液,肌肤失于濡养从而诱发湿疹.若内伏之燥久郁可产生化风、化火、化湿、化瘀等病机演化,从而加重湿疹症状.本文就伏燥与湿疹相关性展开论述,认为其可从多方面对湿疹发病及临床诊疗产生影响,在预防和治疗湿疹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可以丰富中医“伏邪温病”的理论基础,也可为防治湿疹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探讨肝郁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易损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8周龄雄性ApoE-/-小鼠3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肝郁组每组各10只,8周龄C57BL/6J小鼠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其余组给予高脂饮食,采用高脂饲养加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方法制作肝郁型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实验、6 min强迫游泳实验评价肝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各组干预12周后用苏木
香附为妇科常用之品,临床多用于疏肝解郁、调经止痛.《陈素庵妇科补解》对于香附的运用见解独到,颇具特色,并将其广泛用于调经、安胎、胎前、临产、产后众疾.本文从配伍、炮制、用量三个方面探讨《陈素庵妇科补解》中香附的运用特点,总结其规律为:配伍补血药养肝血、行瘀滞,配伍补气药补脾气、助运化,配伍理气药疏肝气、解郁结,配伍化湿药利水气、化痰湿,配伍祛寒药逐寒邪、温经血,配伍安胎药顺胎气、固胎元,用之散寒化积时药量宜大多为四至六两,用之行气化痰时药量宜轻常低于二钱,善用炮制并独创八制香附法.该著作拓展了香附在妇科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