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记忆中的那份甜”素材运用指导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emon8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中考作文备考金题】
  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很多甜蜜的记忆。那或许是孩提时代吃到棒棒糖时的满足,也或许是长大后考取第一名时的骄傲,还或许是放假了,终于没有了繁重的功课,自己安安静静地呆在家里,听着音乐,翻着喜爱的书……请以“记忆中的那份甜”为题目,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名师题解】
  “记忆中”这三个字,提示我们文章书写的内容不是现在正在发生的,而是以前发生过的,但是因为事件的特殊性或者重要性,所以一直保留在自己的“记忆中”。“那份”是指那一个,也就是说,文章记述的事件是一件,而不是多件。“甜”是一种味觉体验,引申为内心幸福甜蜜的滋味。那么,是谁的内心有一种甜呢?依据命题要求,建议学生写自身经历,將主语补充为“我”最好。
  这样一看,文题的写作角度非常宽广。万物皆可“甜”,选择什么种类的“甜”,是否阐述清楚这种“甜”的含义,是否表达清楚这种“甜”带给自己的感受,将会成为高分和低分的分界线。写某种本身很甜蜜的东西当然可以,比如棒棒糖、糖人等,但如果能够反向思考,找到平淡生活中的甜、苦尽甘来的甜或忆苦思甜等角度,就会在立意上独占鳌头了。如可以选择“抗疫”主题,给疫情的苦加点甜。例如:父亲将家中为数不多的N95口罩留给“我”,自己却带着普通口罩去买菜,使“我”心里又酸又甜;老师在网课期间,利用软件批改作业,在作业下留有甜蜜有温度的话,鼓励我们学习;那些在社区门口、高速收费站口的志愿者们,在风雨中为人们测量体温,露出甜甜的笑容……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中新颖的素材。我们也可以巧妙运用食物,将食物的甜和抽象的感悟思考结合起来,例如:甜甜的桂花糕中寄托着奶奶对“我”的爱;用心咀嚼白米饭就能品出甜香,人生亦是如此等。这样的构思,想必也会加分不少。
  【推荐素材】
  素材一:苏秦是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家里人看到他落魄的样子,根本不愿意搭理他。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却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年后,他开始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素材点拨:这个世界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经得起风雨才能见得到彩虹,先苦后甜,人生方能硕果累累。
  素材二:我小时候的那个冬天,冷极了。奶奶总不断地叨叨:“天气凉了,还是我亲自给月月织条毛衣最保暖,可惜啊,年纪大了,眼花了哦。”可是,奶奶依旧买来了毛线,固执地要为我织一条毛衣。那之后,一有空闲,她总会戴上老花镜,织上个几个小时,尽管奶奶年老了,眼前或许已经模糊,但她依然凭着手的记忆,一针一针地忙碌,终于,几周过去了,奶奶为我织好了一条漂亮的小红毛衣。穿上它,一阵温暖遍布全身,心中也感受到了甜甜的滋味。
  素材点拨:有一种甜,是奶奶织的毛衣,是妈妈做的蛋炒饭,是下雨天爸爸及时送来的雨伞……长辈的关爱,无时无刻不让人感到甜,感到暖。
  素材三:2009年,25岁的杭州小伙杨明随爱心支教团队来到贵州省黔西县金碧镇瓦厂小学,开启他的支教生涯。一年的支教结束后,支教队员纷纷离开。他却做了一个让许多人无法理解的决定——参加特岗教师计划,继续在大山里教书。十余年来,杨明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近8万元,帮助贫困学生100多人次,牵线结对帮扶贫困户20余户,联系公益组织、企业提供帮扶物资累计100多万元,惠及观音洞镇15所学校。最让杨明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们不仅有了走出大山的愿望,还有了返回家乡贡献力量的决心。看到自己的学生大学毕业后也选择回到山村,他心里感到甜甜的。
  素材点拨:甜是付出,甜亦是收获。杨明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着大山里的孩子们,让他们的明天更加精彩。
  【佳作示例】
  记忆中的那份甜
  上海清河湾中学 黄语唐
  一只烧黑的小炭炉,一个自带竹针的小转盘,一个闪着银色光泽的金属勺, 一个孤独的老人叫卖着:“来个糖画不?”
  那是去旅游时偶然看到的。烈日下,立着一把大伞。凑近瞧,是位皮肤黝黑的老人在做着糖画。只见他那饱经风霜的右手握着一把装有糖浆的银勺,时急时缓地操作着,一番绘制后,一个栩栩如生的小狗诞生了!在桌子旁用竹针竖着些成品,有神韵十足的金龙,随时准备跳出升天;有憨厚可爱的小猪,嘟着嘴仰视我;有机灵小巧的猴子,手摆着孙悟空的造型……那些糖画上的每一笔都如同是老画家用娴熟的手法一笔笔描摹而出的,又如同是雕刻家精心雕琢的得意作品,既没有模糊不清的,也没有糖量不均的。
  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那时候,还没上幼儿园的我,用稚嫩的小手握着那比我脸还大的“龙”,享受着周围孩子羡艳的目光。舔一口,甜蜜蜜的滋味涌入心田。可那么多年过去了,糖画逐渐被琳琅满目的零食所代替,奥利奥、奶茶、薯片……只要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可以拥有。在这种便捷的诱惑下,还有谁记得儿时那充满未知和惊喜的糖画呢?
  “小姑娘,买个糖画吧!”老爷爷慈祥的目光落在了我身上。
  我用力地点了点头。转动了和记忆中一模一样的那个转盘,暗自期待能拥有一条和记忆中一模一样的龙。可是,指针却偏偏停在了凤凰上。
  在那烧黑的小炭炉里,饴糖已经融化,化作黄褐色的液体在锅中叹气似地沸腾着,不禁令我馋涎欲滴。老人熄掉火,拿起银勺,舀了一勺糖,开启了第一笔的作画。他柔中带刚,握着银勺的手时而快速时而缓慢,架着边框眼镜的脸上时而微笑时而蹙眉。那或圈、或点、或压、或碾的熟练动作,恰似在雕刻着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几番润色后,板子上呈现出凤凰的初步轮廓。紧接着,就是细节部分。糖浆顺着勺子的一上一下缓缓流出,构成了凤凰的羽毛。老人的手控制着勺中糖液的流出,有的部分糖多,颜色便深些;有的部分糖少,颜色便浅些。深浅交错,赋予了板上的凤凰一丝生机。高昂的头颅,伸展的翅膀,随风飘荡的羽毛,柔情的眼珠。弯曲有致,与竹签融为一体。展翅欲飞的金凤凰仿佛想要振翅飞入天际,离开这小小的狼山。啊,好一个“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我轻轻地从老人手中接过它,如获珍宝地看着这个艳丽的金凤凰,我把整个凤凰吸吮在嘴里,我努力想要去感受记忆中的那份甜,那份对于未知的甜甜期待。
  然而,抬头的瞬间,我再次看着各式各样的糖画造型,突然顿悟:这甜甜的造型,不正是人们融智慧于创作的典范吗?老人的娴熟动作,不正说明糖画浸润着传统的光芒,从明朝流传至今,是中国手工业文明的一则注脚吗?正因如此,这种甜才能流转至今,用它的甜蜜滋润着一代又一代。
  这种甜还能继续流传吗?我不知道。但我愿意带着这种甜甜的味道、甜甜的期待、甜甜的智慧,流浪于人生的每一次远行。
  【教师评点】这是一篇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习作,小作者巧妙选择了本身具有甜味的糖画,对糖画存在的意义进行思考。儿时的糖画“甜”在未知的惊喜,如今的糖画“甜”在背后工匠的智慧,逐层推进,构思巧妙,立意深刻。同时语言优美动人,多处对于老人进行细节描写,使人物跃然纸上。
其他文献
“鹰架理论”由维果斯基提出,他把教育者利用社会文化帮助教育对象建构高级心智的方法称为鹰架,我园尝试运用鹰架的策略,帮助保育教师把单纯的保育劳动转型为保教并重的教育智慧型工作。  一、低层次的距离策略,支架保育教师知晓工作的职责  让保育教师在具体、微观的教育情境中,直接面对正在发生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并感悟问题解决的教育原理,这种低层次的距离策略,可以支架保育教师更快地知晓工作的职责。而管理者、教
近年来,我园以教研小组为主阵地,以课例研讨为抓手,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以学定教”实现着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化。从最初的基本要求“做像”——关注研讨过程,到目前追求“做好”——不仅追求研讨过程中教师的观点碰撞,同样追求最后能以一个成熟的教学案例呈现,逐步形成了一套系列研讨思路。研讨前,各组开展命题教学方案征集,犹如农民播种前的选种,确保了研讨母方案有相对高的起点:研讨中,由教研组长组织历次执教和研讨
是谁,肆无忌惮地把树叶一片片摘下?是谁,调皮地在水果脸上抹上鲜艳的色彩?是谁,恶狠狠地驱走了炎热,让天气转凉?是谁,让人们嘴馋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  不错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叶是格外美丽的——你挤着我,我挤着你。枫叶羞红了脸,矮矮的枫树上出现了一抹红霞,余晖射进斑驳的茎叶,透过粗糙的叶面,阳光变得微红,仿佛是一块火腿味的月饼,带着微微甜味,饼心又是弥漫着香气的辣味,轻
“园本节日”是我园的特色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为了凸显节日的气氛,往往会打破班级、时间、年龄等界限,组织开展大型活动,如“春之声”演唱会、“音乐嘉年华”亲子游戏节、“我型我秀”T台秀等。一般情况下,这些大型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一个活动约有200多名幼儿参与。十多年来,我们组织过几十场大型园本节日活动,在不断探索、调整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优化年级组大型活动组织的策略。现以大班组的园本节日活动“我型我
上学期我园设计并组织了“自主性游戏中的观察”视频案例研讨系列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任务为:一是探讨拍摄幼儿自主游戏情况视频的位置与角度,提高教师拍摄游戏视频的技能,二是对所获取视频素材进行研讨,尝试发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学习状态。教研方式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合(学)——分(究)——分(行)——合(理)的研究轨迹,全园教师共同完成了一次有声有色的教研之旅。  一、“合”学——善于“引进来”,用学习提升专业
王某是H市实验幼儿园的特级教师,在全国享有一定知名度。2015年6月20日,王某应邀在全国幼儿园体育研讨会上做《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专题讲座。讲座结束后,王某的课件《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被一些教师拷贝。  【案情一】课件《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是王某根据自己的意志和经验,用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制作出来的。请问,王某对课件是否享有著作权?  解析:教师对独创性的课件享有著
五彩气球伞  准备材料:无纺布(五种色彩)。  制作步骤:  1 用无纺布剪出适当大小的八边形。  2 裁出与八边形边长相同的、长短适当的布条,在布条一边剪出两个把手形状,方便幼儿拿握。  3 将长布条的另一边与八边形的边缝纫连接。  游戏玩法:  1 8名幼儿每人持气球伞一边的两个把手,中间放一个海洋球,让球在伞上滚动,尽量不让球掉下来。  2 8名幼儿每人拿气球伞一边的两个把手,另几名幼儿在伞
设计意图:生活中红绸用途很多:横幅、画布、系物等,我园在体育活动拓展中,开发了红绸的另一功能,即作为体育活动器材,并以此为题材,充分利用红绸的可卷、可叠、可飘、可拉、可挡等特性,在提高幼儿钻、爬、跑、跳、平衡等能力和发展身体素质方面开发设计了系列活动。  游戏目标:  1 在与红绸的互动游戏中,充分发展幼儿的钻、跑、跳、爬、滚、平衡等运动技能、提升身体的协调与反应的敏捷性。  2 在游戏中能积极探
学前教育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习惯养成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确保学前教育的高质量?首要的是从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的规律与特点出发,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对此,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均强调了“坚持和实施科学保教”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此后,教育部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新的多元化办同的格局逐步显现。2008年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达到982万.超过了在园幼儿总数的1/3,有力地支持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普及步伐。与此同时,各地认真研究新问题,积极探索政策创新,加大了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引导和监管力度.创造了许多非常好的经验。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召开本次全国民办学前教育管理研讨会,就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民办学前教育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