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探究,意在创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Be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必须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应该在积极从事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对自然界有所认识,对某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事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即“科学探究”活动)学科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育 有效性 创新
  小学科学教育提倡关注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科学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科学学习目标的实现与否和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小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得到发展呢?现我就谈谈自己从事科学教学的点滴心得,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心理学研究指出,探究的欲望是推动学生进行研究活动的内部动因。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就会对研究活动感兴趣,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参与研究活动,进行有效研究。我们应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情境的创设以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对话表演、操作实验、多媒体投影等形式出现,然后让学生观察、操作、猜测、交流、质疑,发现和提出自然科学问题。
  如在教学《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时,我先引领学生观看几段录像:中学放学路上,一辆辆自行车急驶而过;马路上,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的人们;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骑着自行车玩耍;运动员骑自行车比赛,等等,让学生意识到了自行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很多人都喜欢使用。接着让一个同学推辆自行车进教室,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观察研究自行车,主要是研究人的力量是怎样传到车轮上去的?请学生上台观察研究……此时,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发出来,他们拿出纸笔走上讲台兴致勃勃地研究。这样做,不但引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而且激发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欲望。
  二、分工合作,共享探究成果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往往只对活动本身的操作感兴趣,对活动中伴随的现象和需要思考的问题却往往忽视。科学教学中的探究活动是比较复杂的,需要学生间互相协作,对活动过程进行细心观察并仔细记录操作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协作,学生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前提下,才会主动参与探究,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才会各负其责,使整个探究活动井然有序,取得实效。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如我在教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时是这样做的,当学生了解到马铃薯沉浮的因素可能与所浸入的液体有关,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液体,小组配合做“液滴加热”实验,观察液体变干后留下的痕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液体中溶解了物质,是不同于清水的液体。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动手实验: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小组合作调试一杯盐水试试看并完成实验记录表格里……通过分工合作,学生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培养了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学生主动参与,潜能得到了开发,通过探究既获得了新知,又提高了能力。
  三、有效指导,提高探究实效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应本着尊重科学的态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亲历科学、理解科学、体验科学,让他们在探究活动中得到发展,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作为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应着重从学生的思维、方法等方面悉心指导,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直接感知或者分析比较,也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但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得到发展,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科学探究方法。在学生提出的许多方法中,有些方法是可行的,有些是不可行的,有些是可行但不容易操作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充分讨论或论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和目前情况的科学方法。
  四、扩展空间,养成探究习惯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仅在课内是不够的,探究科学现象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需要课内课外紧密结合,将教学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与发展,使科学探究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
  如在教学《环境和我们》这一章节时,根据教材特点,我十分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调查、收集资料,包括收集自己家里一天的垃圾并分类;收集垃圾堆、垃圾污染河道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统计家庭一天的用水量,然后带到课堂,引发学生比较用水量,增强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了解家乡水环境存在的问题。这样做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传递知识信息,开阔视野,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探求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努力实践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生的提问意识不强,常常是“老师问,学生答”这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模式,造成英语学习的机械性。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小学英语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一、目前课堂存在的“被提问”问题  学生缺乏良好提问意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单纯的讲解形成的权威性让学生不敢问,学生的需求被控制;过多强调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和应试性,学生的思维惰化,教师用应试套路控制
摘 要: 法律解释是在司法过程中运用的重要方法。具体而言,文义解释具有优先适用性,其次是通过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方法降低机械性的法律适用。在充分运用了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社会学解释,最终实现所有法律解释方法在司法过程中的融贯运作。  关键词: 法律方法 文义解释 融贯性  现代社会,代表民主的立法者获得了最高的权威,但是对司法者的不信任却贯穿于法律制度的始终。就中国而言,
摘 要: 针对部分学生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不强,导致考试成绩下滑,学习信心不足,考试不能促进教学的现象,本文以《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为例,从基础能力、教考联系互动分析入手,调整考试内容与方式,根据考试信息反馈修正教学模式,探索教考之间的良性衔接与互动效果。  关键词: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 考试方式 教学过程 衔接互动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监控、评定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更是学生掌
摘 要: 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策略不断完善,情感教学策略是近年来引入课程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通过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深入地接近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层的理解。本文以情感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例,分析了情感教学策略对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情感教学 《背影》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情
摘 要: 美的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终身教育。美育不仅仅在于欣赏和享受,更在于开阔一代人的眼界,净化一代人的心灵,提高一代人的觉悟。艺术美是学校美育教育的主要内容。音乐、美术等每门艺术课都各具特色,共同构造成一个五彩缤纷、八音协和的大千世界,为教育培养造就一代新人出力。其中美术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潜
言为心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有较高要求。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英语新课程标准(修订版)》明确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心理活动和意识活动的发生顺序为“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能力”,可见注意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所以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采取多种方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重点就如何在教学中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谈谈认识。  一、增强教师讲课艺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上课没有激情,艺术魅
摘 要: 在高职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对学生实施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管理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全面、正确地实施非常关键。文章对此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管理  对大学生正确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符合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和政策,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和措施。  一、集中力量,全校人员都积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领导
摘 要: 本文从学生英语学习策略需要出发,探寻相应的教学思维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注重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能在丰富课程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探讨策略指导运用能更好地满足学生英语学习发展的需要,促进英语知识技能的内化生成。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学习策略 指导策略  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
摘 要: 词至唐末五代被定格为“艳科”,然而,北宋词坛上的重要词人欧阳修,突破“艳科”藩篱,率意表现自己的性情怀抱,题材丰富多彩。表现在:公开讴歌男女情爱,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鲜明典型的女性形象;抒发了人生不得意的牢骚不平,塑造了极富个性特征的自我形象;描写自然景色,展现了词人生活的乐观态度;较早地将咏古咏史题材引入歌词,深寓褒贬感情于中;描绘都市的繁荣景象。从这一生活侧面可以看到词人不同流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