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独特张扬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an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词至唐末五代被定格为“艳科”,然而,北宋词坛上的重要词人欧阳修,突破“艳科”藩篱,率意表现自己的性情怀抱,题材丰富多彩。表现在:公开讴歌男女情爱,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鲜明典型的女性形象;抒发了人生不得意的牢骚不平,塑造了极富个性特征的自我形象;描写自然景色,展现了词人生活的乐观态度;较早地将咏古咏史题材引入歌词,深寓褒贬感情于中;描绘都市的繁荣景象。从这一生活侧面可以看到词人不同流俗、我行我素、独特张扬的个性。
  关键词: 男女情爱 自抒怀抱 自然景色 咏古咏史 都市繁荣
  词自唐末五代以来,逐渐被定格为“艳科”,多咏风花雪月、儿女私情、相思别离。抒发文人仕途及其他人生感慨的职责则落实到诗文上,所谓“诗言志词言情”。文人只是偶尔在词中抒发“艳情”之外的情感。欧阳修是一位个性张扬的词人,在词的创作领域里,他并不顾及约定俗成的成规或附庸流行的审美风格,时常突破“艳科”的藩篱,率意表现自己的性情怀抱,为苏轼词“诗化”革新开辟先路。
  欧阳修是北宋词坛上的重要词人,他的词留存至今共有230余首。其词风受花间、南唐特别是冯延巳的影响[1],表现为词中的内容比较丰富多彩,有流行歌场的艳词,也有自抒怀抱、描绘自然景色的小词,还有咏古咏史、描绘都市繁荣景象的歌词,反映出这位政治家和文坛领袖的另一生活侧面。
  一
  欧阳修公开讴歌男女情爱,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鲜明典型的女性形象。欧阳修在平庸的宋代士大夫群体中,相对而言是一位个性的张扬者,他在对待男女情爱的态度上异乎流俗,敢爱敢恨,敢于公然享受醇酒美女,表现自己的自然欲望。这种恣意享受、无所顾忌的态度表现在歌词创作中,于是便有了大量的描写男女情爱或与歌妓发生种种关联的作品,塑造出了鲜明典型、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从词史承袭的角度来说,这一类词沿袭“花间”与南唐的传统,抒写惜春赏花、恋情相思、离愁别恨等情感。
  (一)怀春少女形象
  《渔家傲》(“一夜越深”)写小女溪上采莲、邂逅情郎的微妙心理。词通过一系列动作和戏剧性场景将初恋少女天真、娇羞、喜悦的情态表露无遗,散发着妙龄少女特有的青春气息[2]。
  (二)离思少妇形象
  《踏莎行》(“候馆梅残”)向来被认为是欧词中具代表性的佳作。这首词通过离情别恨写恋情相思。它的上下片分别描写与离别有关的两个场景,并用相思这根线把两者紧密地串联起来,由旅人的离愁转至闺中人的思念,眼中景,心中情,相辅相生,饶有韵味。
  (三)男女幽会中的女性形象
  《南乡子》(“好个人人”)写一位漂亮的姑娘与情人幽会的情景。该词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子初次幽会仓皇紧张而又渴望爱情的心理。词中通过对女子前后行为的对比,细致微妙地刻画了青春少女尝试爱情时的既紧张又大胆,既害怕又渴望的矛盾心理与青春活力。
  (四)已婚女性形象
  《南歌子》(“风髻金泥带”)描写新婚夫妻的生活片段。全词通过“梳洗”、“笑相扶”、“弄笔”、“描花”等一系列细节和“爱道”、“笑问”两句对话,形象地展示了一位天真可爱、聪明伶俐的新婚女子对爱情的自足感。
  (五)重情伤感的歌妓形象
  《诉衷情》所描写的就是这样一位被卷入恋爱旋涡的歌妓,令她痛苦的是恋人已经不得已离她而去。埋藏在心底的愁苦不时地纠缠着这位女子,这种相思苦恋是刻骨铭心的。以这样的心境去应付客人,强打精神,以歌舞悦人,对这位歌妓来说是多大的折磨?但毕竟还得“笑”,还得“歌”,这种痛苦是“最断人肠”的一种折磨,细腻地表现了封建社会中满腹辛酸的歌女不得不强颜欢笑的悲惨处境[3]。
  (六)失恋女性形象
  《生查子》(“去年元夜时”)一词,词人有意将这位女子失恋的痛苦心情置于元夜花灯如昼月挂柳梢的情景中,通过女子对去年此时此景人约黄昏的温馨幸福时刻的回忆反衬女子深深的失落感。“泪满春衫袖”的细节表现更深刻地突出了失恋女子的悲情[4]。
  二
  欧阳修抒发了人生不得意的牢骚不平,其中有时光流逝的哀伤、仕途风波的忧患,更有对前景的达观和生命力的昂扬,塑造了极富个性特征的自我形象。如《临江仙》写他的仕途坎坷:刚刚进士登第时,春风得意,自以为前途似锦;岂知“薄宦天涯”、“十年”颠沛、“歧路”蹉跎,至今仍然“离愁难尽”、一事无成。这首词是因遇见当年一起进士及第的“同年”而引发内心的无限感触所作。欧阳修一生因坚持自己的政见、积极参与朝廷的政治变革而屡遭贬谪处分,在挫折之中难免产生牢骚怨言。北宋帝王信任与依赖文人士大夫,北宋的政治环境十分宽松,这就使得士大夫们有了实现个人政治抱负的憧憬及实践的勇气;然而,北宋帝王又故意在士大夫中间造成相互牵制的局面,努力使个体平庸化,这就使得有理想、有才华的士大夫备受压抑,屡遭挫折,素志难酬[5]。这是欧阳修一类渴求在仕途上有积极作为的宋代士大夫的共同悲剧。
  北宋士大夫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是在逆境中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与进取的精神。北宋帝王重用、信任文人士大夫,特别有意识地从贫寒阶层选拔人才[5]。这一大批出身贫寒、门第卑微的知识分子能够进入领导核心阶层,真正肩负起“治国平天下”的历史使命,完全依靠朝廷的大力提拔,因此他们对宋王室感恩戴德、誓死效忠,即使仕途屡遭挫折,也此心不变。这是他们乐观态度与进取精神的根源所在。欧阳修即使被贬,仍然对仕途抱有相当的信心,在他的词中,也潜含着不服老的倔强意志,充分体现了欧阳修的个人气质。
  三
  欧阳修描写山川景物的小词,以赏心悦目的眼光看待外景,对四时山水景色都保持浓厚兴趣,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词人生活的乐观态度,具有独到之处。其中描绘颍州西湖风光之美的《采桑子》十首尤为清丽可喜,是他晚年退居颍州时所作。作品以优美轻松的笔调写湖上新春或暮春的景象,刻画泛舟湖上时的绮丽风光或游览归去时的恬静景色,色彩清新淡雅,情调流畅欢快,把大自然的难以形容的姿态清楚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达到了“词中有画”的艺术境界。这些词徜徉在山水之中,隐隐透露了词人厌倦仕途官场的情怀,郁塞之情常常以旷达悠闲的态度出之,深婉含蓄。   四
  欧阳修是北宋词人中比较早地将咏古咏史题材引入歌词的。《浪淘沙》(“五岭麦秋残”)咏唐明皇与杨贵妃,在词中乃第一首。上片叙述了千里飞骑传送荔枝的史实,帝王妃子奢侈纵欲的生活给国家埋下了极大隐患。“可惜”一词轻轻带过,却深寓词人的褒贬情感,对历史的批判、对现实的警策皆在无言之中。下片转为对杨贵妃的同情,同情她“魂散马嵬关”的悲剧下场,并反用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意。“安史之乱”的责任如果说不在杨贵妃的话,当然就在唐明皇了,欧阳修批判的矛头因此显露出来。
  五
  宋词是歌舞升平的产物,都市的繁华有时就会作为歌舞的背景在词中出现,从而渲染了社会的太平。北宋汴京元夕的喧闹在宋人的诗文、笔记里屡有详细记载,欧阳修是较早用词的形式表现这一幕幕繁华场面的。大街上“缯采”铺设,金碧辉煌;花灯银釭,五彩缤纷;“雕轮绣毂”,往来络绎;美女“神姬”,目不暇接,一派“熙熙”的升平欢快景象。逢此盛会,“狂心未已”的“年少”自当尽欢而归[6]。歌咏升平,以后成为宋词的一项重大题材,欧阳修词是为开端。
  在北宋前期,欧阳修词的题材最为丰富多彩,抒情、写景、咏怀、叹古,几乎无所拘束;风格雅俗兼收并蓄,或精深雅丽,或浅俗泼辣,或雅俗互融。受词坛创作主流倾向影响,欧阳修词主要表达的依然是“艳情”相思,但词人不同流俗、我行我素、独特张扬的个性也处处留下痕迹。他并不以某一类题材自我限制,当情感激涌而来时,就随意地在词中做自由抒发。所以,在词的创作题材拓展方面,欧阳修既超越前人,又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孙望,常国武.宋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47.
  [2]潘盼.论欧阳修词中的女性意识[J].怀化学院学报,2003,22(1):13-16.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宋词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潘盼.论欧阳修词中的女性意识[A].唐圭冲.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13-16.
  [5]黄拔荆.中国词史:上卷[M].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6]诸葛忆兵.个性的张扬与题材的开拓:论欧阳修词[DB/DL].http://www.doc88.com/p-316741381313.html,2013-08-28.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导入艺术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承接前后知识,承上启下,而且还可以促进师生的情感沟通,整体上强化教学效果。目前广大中学政治教师多采用设疑导入、情境导入、漫画导入等导入方法,总体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政治课堂 课堂导入 导入策略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马克思主義教育
摘 要: 学生的提问意识不强,常常是“老师问,学生答”这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模式,造成英语学习的机械性。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小学英语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一、目前课堂存在的“被提问”问题  学生缺乏良好提问意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单纯的讲解形成的权威性让学生不敢问,学生的需求被控制;过多强调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和应试性,学生的思维惰化,教师用应试套路控制
摘 要: 法律解释是在司法过程中运用的重要方法。具体而言,文义解释具有优先适用性,其次是通过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方法降低机械性的法律适用。在充分运用了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社会学解释,最终实现所有法律解释方法在司法过程中的融贯运作。  关键词: 法律方法 文义解释 融贯性  现代社会,代表民主的立法者获得了最高的权威,但是对司法者的不信任却贯穿于法律制度的始终。就中国而言,
摘 要: 针对部分学生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不强,导致考试成绩下滑,学习信心不足,考试不能促进教学的现象,本文以《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为例,从基础能力、教考联系互动分析入手,调整考试内容与方式,根据考试信息反馈修正教学模式,探索教考之间的良性衔接与互动效果。  关键词: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 考试方式 教学过程 衔接互动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监控、评定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更是学生掌
摘 要: 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策略不断完善,情感教学策略是近年来引入课程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通过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深入地接近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层的理解。本文以情感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例,分析了情感教学策略对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情感教学 《背影》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情
摘 要: 美的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终身教育。美育不仅仅在于欣赏和享受,更在于开阔一代人的眼界,净化一代人的心灵,提高一代人的觉悟。艺术美是学校美育教育的主要内容。音乐、美术等每门艺术课都各具特色,共同构造成一个五彩缤纷、八音协和的大千世界,为教育培养造就一代新人出力。其中美术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潜
言为心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有较高要求。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英语新课程标准(修订版)》明确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心理活动和意识活动的发生顺序为“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能力”,可见注意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所以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采取多种方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重点就如何在教学中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谈谈认识。  一、增强教师讲课艺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上课没有激情,艺术魅
摘 要: 在高职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对学生实施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管理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全面、正确地实施非常关键。文章对此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管理  对大学生正确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符合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和政策,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和措施。  一、集中力量,全校人员都积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领导
摘 要: 本文从学生英语学习策略需要出发,探寻相应的教学思维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注重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能在丰富课程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探讨策略指导运用能更好地满足学生英语学习发展的需要,促进英语知识技能的内化生成。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学习策略 指导策略  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