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考纲下英语专业八级阅读理解任务特征对比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新旧两版英语专八考纲以及2013至2017年的真题为样本,基于考试任务特征角度,从输入语篇特征和预期回答特征两部分入手,对新旧考纲下英语专业八级阅读理解任务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望对新考纲下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阅读理解部分做出科学的分析,并未来英语专业教学与学习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TEM-8;阅读理解;专八考纲;考试任务特征;内容效度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是国内唯一专门为高等院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高阶阶段设计的大规模标准考试。2015年8月,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测试专业委员会经过讨论,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题型调整方案,并决定从2016年起对英语专八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做局部调整。新考纲的发布,距2004年2月发布的考纲已有十一年之久。这次的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英语专业教学测试的需求,是必要的也是值得思考的。
  一、 新旧考纲阅读理解部分规定对比
  阅读理解是一种传统的测试题型,同时也是英语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新考纲下的TEM-8考试经历了很大的调整。就阅读理解部分而言,首先,考试总时间缩短了40分钟,但阅读部分却增加了15分钟,题型部分由原来的20道多项选择题调整为14道选择题加8道简答题的形式,时间分配由原先的30分钟提高到45分钟。同时,我们也可注意到,阅读理解题的分数由20分上升到了30分,权重也由20%提升到30%,说明了阅读理解题在整个测试中的重要性不仅未被削弱,反倒而承载了空前繁重的测试任务。
  其次通过对比新旧考纲,可以发现改变较大的部分为选材原则方面。在题材部分,新考纲将“日常知识”改为“文学、语言学”;体裁方面去掉了“广告、说明说、图表”;难度方面,新版中删去了“关键词汇基本上不超出《大纲》规定的范围”的要求,改为加入“阅读材料的语言难度中等偏上”的规定。
  二、 新旧考纲下2013-2017年TEM-8阅读理解试题语篇输入特征对比及分析
  1. 语篇篇幅对比分析
  新旧版考纲对于专业八级阅读理解的语篇篇幅有相同的规定,也就是文本的长度或者阅读材料的单词数量,应为3000词左右,同时阅读速度应为每分钟150个单词。在实际考试中新旧考纲下的阅读理解语篇篇幅是怎样的呢?旧版考纲下2013-2015年阅读理解材料总词数分别为3284、3177和3703词,平均总词数为3384词;新版考纲下的2016-2017年的阅读理解材料总词数分别为3672和3570词,平均总词数为3621词。可见,2013年-2017年TEM-8閱读理解部分语篇篇幅都在3000词至4000词之间,符合大纲所要求的3000词左右。并且,2013至2017年阅读理解篇幅基本保持稳定。所以,新旧考纲对比下的英语专业八级阅读理解语篇篇幅差异不明显,都具有较高的效度。
  2. 文本难易性对比分析
  文本的难易性是输入语篇特征的重要因素,是指一篇文章能被读懂的难易程度。旧版考纲未针对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难易程度进行明确规定,新版考纲在测试原则中加入了“阅读材料的语言难度中等偏上”的规定。为对比新旧版考纲下TEM-8真题中阅读理解材料(包括文章和问题)的实际难易程度,选取了最具权威性的FRE(Flesch Reading Ease)指数进行计算。Flesch Reading Ease是根据美国Rudolf Flesch博士的统计方法计算的,计算根据是句子的字数和句子中含的音节数等,数值在0和100之间,数目越大,文章越容易读。
  从TEM-8(2013-2016年)阅读理解FRE统计结果来看,在难易度方面,2013-2015年TEM-8真题阅读理解部分平均FRE指数达到了53.84,属于较难水平(fairly difficult),符合英语专业八级难度标准。并且2013年-2015年的FRE指数比较稳定,每年TME-8四篇文章难易度分布均匀,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相比之下,新考纲颁布后,2016-2017年TEM-8考试阅读理解部分阅读材料的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第一篇文章平均难度为45.78,属于难;二、三篇文章平均难度分别为18.56和27.04,属于属于很难水平,三篇文章的平均难度为30.46,不符合大纲所规定的“中等偏上”难度。因此,新考纲下2016-2017年的专八考试阅读理解材料难度较难,与2013-2015年专八阅读材料相比,内容效度较低。
  3. 题材对比分析
  专八2016新版考纲在阅读理解题材方面规定“题材广泛,包括社会、科技、文化、经济、文学、语言学、人物传记等”,与旧版考纲对比,去掉了“日常知识”,并加入了“文学、语言学”两方面的题材。笔者针对专八真题的题材种类进行了统计,见表2。
  从表3可以看出,2013-2015年间英语专八阅读理解所考查的阅读理解能力主要为语义理解、细节理解和推理判断能力,三者比率之和高达88.3%,而主旨大意,写作特点和文章结构考查的题目数量非常少,整体试题预期回答特征分布的很不均匀。与之相比,新考纲实施后的2016-2017年专八考试,在增加了简答题答题形式之后,总结概括能力的考查跃居榜首,所有题型呈现更加均衡化的趋势。
  四、 新旧考纲下有关TEM-8阅读理解题型差异的思考与启示
  1. 承担人文知识测试与写作测试任务的转移
  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获取信息的思维过程,是一种主动的过程。TEM-8所考查的阅读能力是一种狭义上的语言技能,涵盖了考生的社会、人文、语言等方方面面知识,因此,命题者可以通过阅读材料的选择,实现对考生各方面能力知识的测试。
  2015年新版专八考纲去掉了人文知识部分,但测试专家委员会明确表示,虽然考试时间有所缩短,试题类型有所删减,但TEM-8考试目标不变,所以人文知识测试任务一定会转移到其他题型上。在前文中我们就阅读理解的题材进行了分析,新考纲下的阅读理解在题材上增加了“文学、语言学”两种新题材类型,考生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知识素养后才能较好的完成阅读任务。在2016年的TEM-8考试中,前两篇篇文章分别涉及Gatsby(文学)、Castile(欧洲文明史),另外,三篇文章中出现了大量的修辞手段,包括比喻、隐喻、突降法等。所以,考纲所规定的人文知识的考查要求是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来实现的,阅读理解实现了人文知识测试任务的转移。
  2015年新版考纲的另一重大变化是写作部分,由新版考纲可知写作测试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阅读材料,并将字数要求从400字降为300字。但在阅读理解试题中,由前文分析新版考纲TEM-8阅读理解试题预期回答特征的分布特征可知,试题考查语义题和细节题的比重大幅下降,通过增加8道简答题从而增加了对总结概括能力的考查。所以,虽然写作测试的字数要求有所下降,但阅读理解部分承担了部分写作测试的任务,阅读理解实现了写作测试任务的转移。
  2. 启示: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
  新版考纲TEM-8阅读理解部分的最大调整提高了阅读试题的测试任务,在题材类型中增加了文学和语言学的类型,并且在试题中增加了简答题题型。这些改变意味着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阅读绝不仅仅是孤立的完成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当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如:文学、语言学、写作等。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应当创造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将阅读编排在课堂教学中,并且选择趣味性强、可读性强的阅读材料。除此之外,阅读课堂的延伸也不应局限于文学和语言学课程,还应延伸到英语专业的其他课程,如:翻译课、西方文明史等,甚至可以延伸到课堂以外。
  五、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新旧两版《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中有关阅读理解部分具体要求的对比分析,以及对2013至2017年TEM-8真题中阅读理解材料及试题各数据的统计结果分析,可以得出新版考纲下的TEM-8阅读理解在篇幅长度上与旧版考纲指导下的TEM-8阅读理解题型基本保持一致,但在材料的难度性、题材种类的丰富性、预期回答分布特征的均衡性上都有了提高。因此,除了难易性指标偏低导致了2016-2017年TEM-8阅读理解内容效度有所影响,其他三类统计结果均表明2015新版考纲实施后的2016-2017年专八考试中阅读理解具有更高的内容效度。同时,也发现了在新版考纲指导下的TEM-8阅读理解题型重大调整的背后,是其承担了实现人文知识和写作测试任务转移的重任;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调整对英语专业教学所产生的作用也将逐渐显现,阅读教学模式、阅读材料的选择以及阅读课堂的延伸都将迎来新的挑战。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核桃分心木提取物总黄酮、总皂苷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分心木治疗A组和B组。  结果:核桃分心木提取物总皂苷治疗A组、B组与再灌注组相对比,血清中MDA含量明显减少,SOD活性明显增高,A组与B组相比,血清MDA含量和SOD活性差异不显著。  讨论:提示核桃分心木提取物总皂苷可通过某种机制抑制脂质过氧化过
摘要: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限时写作训练是个重要过程,限时写作训练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针对这个问题,本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限时写作训练;讨论  写作能使人表达自我和输出书面信息,也是人们传递信息和知识的主要交流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
摘 要:《环境生态学》是高校环境类专业集综合性、广泛性、应用性于一体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为使学生更好的把生态学相关知识灵活地运用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中,笔者从教学过程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就此课程的教学方式提出几点教学方法研究探讨。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教学方式;高校  一、 引言  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也是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环境生态学研究
摘 要: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各地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部分民办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与公办幼儿园存在差距,开展公、民办幼儿园“结对帮扶”,从“听、看、做”三步入手,可提高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水平。  关键词:幼儿园;帮扶;提高;保教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各地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民办幼儿园新教师的数量急剧攀增,甚至也有些非幼教专业的人才也加入幼教队伍。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得学前
摘 要:生物教学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使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稳步提升。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稳步推进,初中阶段的生物课堂逐步走向彰显个性的培养方向,旨在培养学生们的科学创新精神和个性化的思维习惯。因此,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保留一些新鲜
摘要:水墨画是我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它利用水和墨的浓淡不同变换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有利于幼儿大胆创作,这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为幼儿水墨画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巧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往日呆板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激活幼儿的兴趣,她们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来,具有“画龙点睛”——化平凡为神奇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幼儿水墨画  水墨画是我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它利用
摘 要:问题是思考的来源,数学的学习是在不断的提问、不断的思考的过程当中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探究当中得到进步,并且在思考中将数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对于中职的数学教学,多多地提问,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习惯,逐渐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养成,就会学习到好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问题教学;中职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在中职阶段,学习数学和英语是学生最为头痛的地
摘要:翻转课堂是以微课为主要手段,以网络为主要渠道,让学生在课前利用微课视频自主学习相关教学内容,在课中依靠教师引导自主交流各自学习情况,在课后借助微课视频拓展巩固所学内容。因为翻转课堂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与课后复习这些传统教学环节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即变成了课前预习兼学习,课中复习兼升华,课后拓展兼巩固等,所以被称之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
摘要:寄生现象是否形成了寄生阶层?若是冷静和理性考察,答案是不难确定的。寄生阶层显现出哪些时代特征或特点?则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和梳理。寄生阶层的滋生和蔓延,既有其历史渊源,也有当下时代“催促”之因素。寄生阶层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引起了社会各方关注和反感,并出台各种政策予以治理和打击。本文注重其特征分析,并提出若干治理举措,试图遏制其“生长”态势,打击其违法犯罪,回归“风清气正”的绿色文明与生态景象。
摘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学校教育的趣味性在于我们生活的多彩性与趣味性。生活教育是让我们的生活与教育经历同一个过程即社会生活的场所亦是我们教育的场所。他的学说和理论非常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在教学中可以渗透生活教育的思想。本设计主要研究在生物实验教学设计中增设生活情景,指导学生健康生活。  关键词:生活情景;实验;教育  一、 教学设计中知识的“活学活用”  对于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