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处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_go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生理及心理上进一步成熟和社会生活的全面影响,男女同学之间会产生一种情
  感的吸引,相互怀有好感,并对异性表示出关心,萌发出彼此接触的要求和愿望,开始喜欢一起学习、
  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在交往和活动中,常常会出现早恋现象。早恋是指未成年人把对异性的好感用恋
  爱的方式来表现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早恋人数逐年增多、年龄有愈来愈小的势头。过早地跨入这个大
  门,会贻误学业,耽误前程。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求知识的黄金时代,经济上未独立,缺乏建立稳定
  的恋爱关系的条件,基础不牢固。早恋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危害,但早恋是现实的、无法回避
  、棘手的教育难题。对这个问题处理的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会改
  变学生的一生。下面浅谈处理早恋问题的一些做法。
  一、鼓励和指导好正常的异性交往
  异性交往不仅可以萌发初恋的情感,导致早恋的发生;也可以使初恋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究竟会朝
  哪一方向发展,往往取决于班主任的引导。因此,作为班主任既要为中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无压抑感
  的健康的交住环境,尊重他们之间的异性交住,又要给予积极的恰当指导,建立正常男女同学之间纯洁
  友谊的交往。引导男生要尊重女生,行动要讲究分寸,引导女生要自重、自爱、自尊、自持。
  二、开展活动,拓宽兴趣,转移注意力
  青春期的学生精力充沛,智力发达,兴趣爱好广泛。首先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科
  技、文娱、体育活动,把他们的注意力吸收到健康有益的活动中来,使他们的精神有所寄托,转移注意
  力。其次引导用在刻苦学习,立志报效祖国,成为有用之才上。这样有利于预防早恋,也可使早恋的情
  感得到迁移,及时娇正早恋行为。
  三、开展审美教育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心理波动,许多事情的发生不是可以事先制止的,所以,应该尽早地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初恋是人生中最纯洁的感情之花,不论它开在什么时候都是
  应该珍惜的。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异性间的接近是以倾慕为基础的,要想让对注意自己,就必须让自
  己变得更出色。与家长、学校、社会配合,多搞一些适合中学生的活动,提高中学生的鉴赏能力。比如
  :组织学生开展"男女生如何正确交往",举办文学作品鉴赏指导讲座,这样既可以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
  ,又可以提高中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从而减少早恋现象的发生。
  四、善于洞察,正确诊断,科学、民主、平等地对待
  平时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针对性地做好引导教育工作。利用课余,课外活动或集体活
  动的时间观察学生的行动,和他们交谈发现中学生的早恋有种种迹象,比如:上课变得不专心听讲,通
  过互借书籍传递约会信息;变得爱打扮,讲究穿戴,以引起对方注意、好感;喜欢看言情小说;经常瞒
  着父母和同龄异性单独去看电影或去游乐场;活泼好动、喜欢和教师交往的学生,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
  ,不愿再和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接触;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若遇上上述问题,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
  历史和现实的心理状态认真分析,作出正确的诊断。一旦发现学生早恋,要遵循尊重、理解、关怀、信
  任的原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认识早恋的危害,自觉矫正早恋
  的行为。
  五、加强青春期性教育
  针对中学生成长情况的特殊性,社会、学校、家庭应该积极的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性教育包括
  性知识、性道德、性法制教育,介绍性知识是要学生掌握性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以及第二性征发育的
  特点,并掌握与之相应的性生理、心理卫生和保健知识,以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性知识的教育必须掌
  握适时和适度的原则。
  六、对家长进行针对性教育,鼓励学生与父母成为朋友,以促进家校共同教育
  正确理解孩子早恋问题,和孩子成为朋友,让孩子对自己无话不谈是家长及时掌握孩子动态的主要手
  段。对家长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举办专题讲座,使家长意识到孩子成长中自己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只有
  家庭的关爱,家庭的温暖才能使偏离轨道的孩子更快的回归。
  总之,中学生"早恋"问题已经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来处理问题,要用更为宽容的态度,积极、正确的方法来引导。用自己真诚的心去爱学生,去理解学
  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相信学生,以帮助我们的孩子们更健康的成长。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课肩负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思想觉悟三重任务,而思想政治教材中有些内容抽象难懂  ,这就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带来一定的困难。那么,教师究竟怎样教才能较好地完成三重任务,使学  生学好这门功课?从本人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来看,我认为"举例"就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如果在思  想政治课教学中,注意选择一些 新颖恰当的典型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还  原记忆法",把抽象的
期刊
学校思想工作重点是引导学生好好学习,使他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有成就感:即学校要把丰富知识、发  展智力的动力看成是发自学生自己的愿望,或学生自己的表现,而不是外部强加的。这种目标要求就是  新课标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它强调的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不是在教师掌控下被动接受知  识的消极态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对  事物的发展有消极阻碍作用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化教学"武器"的普及,教育教学也随之变革,电化教学越来越显示  出巨大潜力,它以直观、形象、便以理解的优势深受师生欢迎。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提高自主学习  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高质量地完成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创新注意的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随着现代化教学"武器"的普及,教育教学也随之变革,电
【摘要】针对当前中学思想政治复习课容量大、知识点多,而且理论性、灵活性强,如何减轻学生学习负  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益,选择好的复习方法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政治课复习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三维"的复习法做一简要探讨。所谓的"三维"的复习,就是通过"面","点", "线"  复习。  一、全面复习,系统掌握,夯实基础  所谓"面",即全面复习,也就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
教育事业在不断改革,作为教师必须走在教学的前沿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尤其是思品教师更要抓住时  代的脉搏,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下面是近几年我从事教科版教学的几  点收获:  一、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学会整理自学笔记。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读"的方法。即预习要及时,还要加以有效的思考。  其次,教师还应教会学生自主动手,即在课本中把基本概念即观点、重点段、
期刊
本人长期担任高中班主任工作,现在高中学生品德不良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各个学校都有,甚至有的学  校每一个班都有,这批学生如果教育不当,以后踏上社会,从大的方面说将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甚至  成为社会的恶瘤,从小的方面说将影响学生人生,前途,不利于自身的成才和发展。针对高中学生品德  不良的现象结合本人的经验,谈谈高中学生不良品德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一、造成高中学生品德不良的形成原因  (一)外在的
期刊
【摘要】对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不应当是一味地讲大道理,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脱离实际,形成空  中楼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活动有机结合。  【关键词】唯真含情务实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高校教师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培养高素质人才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  政治理论素质和较为优秀的做事能力。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正处于我国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特殊时期,  思想状态也比较特殊,需要特殊对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品德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首要目标,兼顾能力和知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摒弃旧的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说教模式,让学生喜欢这  门课程,爱上这门课堂。下面就如何让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堂,结合个人的学习心得和教学体会谈几点  浅见。  一、激发兴趣 明确任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就像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
期刊
政治这一门学科,大家都知道它的重要,但却没有学习的兴趣,加上绝大部分人(包括老师在内)认为只  要考试前肯背,就行了,至于上课,无关紧要。因而,很多同学都不喜欢上政治课,这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教材教法上的缺陷。不少教师在课堂中为了完成授课任务,纯粹就是照本宣科,讲授内容  只限子课本,缺乏其外延性、生动性。而现时政治课本也存在局限性,如:理论性过强,比较抽象、深  奥,重复性大,实效性小。而教
期刊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政治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激发培养  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探讨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  兴趣是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人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活动的倾向。同样,学生各科学习成  绩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对各科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就是学生最缺乏兴趣的课程。教  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