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国财务改革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进一步发展,从传统的粗放型会计核算向集中管理型核算转变。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是一种新型财政管理模式,以核算中心为形式,加强财政资金的收支管理。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能够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更加规范,促进国家资金的合理使用。但在财务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采取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主要是在日常财务核算中,取消原有的会计和出纳,设置专门的报账员,设立会计核算中心,处理原有的会计核算业务。将所有的财务收入集中在一個账户中,通过统一的渠道,进行统一的支出管理。会计核算中心通过专业化和集中化的管理,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避免信息不准确等问题。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对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
(一)提高会计资料的准确性
会计核算中心属于国家的财政部门,不受其他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控制,将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权和行政权分开,对于公正、公平地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在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考核由国家财政部门进行,并且接受国家财政部门的监督。通过国家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有利于防止工作人员违法乱纪的行为,更加公正地进行账目的审核和计算,提高会计资料的准确性,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
(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能够更好地监管行政资金,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国家拨付的各项运行资金,都能够直接下发到核算中心,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使资金在事业单位得到更好的应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事业单位仅仅需要设置报账员,负责事业单位各项活动的资金收支业务,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保存。会计核算中心纳入了会计业务,根据国家会计制度运行,进行会计核算管理,保证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业务的顺利进行。会计核算中心负责管理财政资金收支,能够更好地配置和使用资金,调度安排更加统一合理,灵活性更强,有利于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预算的执行力。
(三)强化监督预防风险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部门更加独立,原有的依附关系已经消失,会计核算中心可以独立进行会计工作,并且能够实时规范和监督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挪用资金、设置小金库等行为,强化监督,预防风险。会计集中核算调整了事业单位的内部结构,改变了过去的分散记账模式,采用统一的会计处理方式处理各事业单位的账目,有利于减少过去财务设置不规范、会计科目使用错误等问题,规范和统一会计核算工作,使核算工作更加科学合理,防止不必要的问题出现。
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引发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严重脱节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会计核算中心属于独立的部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出现脱节。虽然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能够规避违法乱纪的现象,减少腐败,强化监督,实现资金的高效合理利用。但是会计核算不能深入,很难了解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对于资金的实际运用情况,以及事业单位的业务,不能实际掌握,主要是通过信息传递和原始单据录入的方式来了解,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影响财务管理的质量。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原有的出纳和会计报账由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就会造成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不利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中心具有独立性,对事业单位业务和资金的详细情况很难掌握,尤其是转项经费的情况,就会出现经费使用不合理等问题。
(二)财务管理工作缺位现象明显
事业单位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会计核算工作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进行,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心模式刚刚起步,并不完善,在管理等方面还有一定的缺陷,财务管理工作容易出现缺位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正确认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职能,事业单位的出纳、会计取消,但是财务管理工作和理财机制仍然存在,事业单位依然有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就会出现职能矛盾。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以会计核算为主,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事业单位的报账工作人员、领导等,就会忽视财务管理工作,认为会计核算工作会监督资金审核,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缺位。另外,由于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影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质量。会计核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有重要的作用,财务核算人员需要有较高的财务处理能力,又专业的会计和财务素质,但是现有部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影响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基于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提高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预算管理也是事业单位开展经济活动的基础。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事业单位要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科学精细的预算工作,有利于实现事业单位的活动目标,促进事业单位本身的健康发展。事业单位要增强预算管理意识,贯彻落实预算计划,将自筹资金、财政资金都纳入到预算管理机制中,统一合理配置资金,进行绩效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4]。要重视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督,合理安全使用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要重视预算执行的考核,提高绩效意识,使用绩效管理的方式,执行奖惩制度,保证对资金的合理运用。
(二)整合财务管理职能
事业单位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与会计核算中心相协调,促进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要深刻了解有关会计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职能,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积极参与财务管理工作。事业单位要重视内部各个部门协调会计核算中心、财务部门的工作,保证核算工作的准确性。要积极改变自身的职能,综合管理和财务核算,严格审核和监督各个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科学分配财务资金,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
(三)改进内部控制机制
事业单位要完善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和约束经济活动。合理借鉴国家法律法规,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健全的制度,控制经济活动。要注意完善审批程度和规范工作,实现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融入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多项经济活动,完善内部机制。
(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多而复杂,涉及各个部门,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因此事业单位要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促使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5]。事业单位要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平台,丰富学习的形式,使工作人员能够积极接受学习培训,提高培训的效果。事业单位可以定期开展思想动员工作,组织财务工作人员探讨核算工作、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改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总之,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是国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脱节、财务管理缺位等,事业单位要加强预算管理,整合财务管理职能,改进内部机制,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崔丽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会计集中核算的应用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 2015,(11):189-189.
[2]殷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问题及措施研究[J]. 会计师, 2014, No.186(3):16-17.
[3]张燕冰.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 经济视野, 2015,(3):186-186.
作者简介:张先明,福建省三明市消防支队。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采取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主要是在日常财务核算中,取消原有的会计和出纳,设置专门的报账员,设立会计核算中心,处理原有的会计核算业务。将所有的财务收入集中在一個账户中,通过统一的渠道,进行统一的支出管理。会计核算中心通过专业化和集中化的管理,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避免信息不准确等问题。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对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
(一)提高会计资料的准确性
会计核算中心属于国家的财政部门,不受其他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控制,将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权和行政权分开,对于公正、公平地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在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考核由国家财政部门进行,并且接受国家财政部门的监督。通过国家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有利于防止工作人员违法乱纪的行为,更加公正地进行账目的审核和计算,提高会计资料的准确性,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
(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能够更好地监管行政资金,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国家拨付的各项运行资金,都能够直接下发到核算中心,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使资金在事业单位得到更好的应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事业单位仅仅需要设置报账员,负责事业单位各项活动的资金收支业务,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保存。会计核算中心纳入了会计业务,根据国家会计制度运行,进行会计核算管理,保证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业务的顺利进行。会计核算中心负责管理财政资金收支,能够更好地配置和使用资金,调度安排更加统一合理,灵活性更强,有利于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预算的执行力。
(三)强化监督预防风险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部门更加独立,原有的依附关系已经消失,会计核算中心可以独立进行会计工作,并且能够实时规范和监督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挪用资金、设置小金库等行为,强化监督,预防风险。会计集中核算调整了事业单位的内部结构,改变了过去的分散记账模式,采用统一的会计处理方式处理各事业单位的账目,有利于减少过去财务设置不规范、会计科目使用错误等问题,规范和统一会计核算工作,使核算工作更加科学合理,防止不必要的问题出现。
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引发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严重脱节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会计核算中心属于独立的部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出现脱节。虽然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能够规避违法乱纪的现象,减少腐败,强化监督,实现资金的高效合理利用。但是会计核算不能深入,很难了解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对于资金的实际运用情况,以及事业单位的业务,不能实际掌握,主要是通过信息传递和原始单据录入的方式来了解,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影响财务管理的质量。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原有的出纳和会计报账由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就会造成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不利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中心具有独立性,对事业单位业务和资金的详细情况很难掌握,尤其是转项经费的情况,就会出现经费使用不合理等问题。
(二)财务管理工作缺位现象明显
事业单位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会计核算工作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进行,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心模式刚刚起步,并不完善,在管理等方面还有一定的缺陷,财务管理工作容易出现缺位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正确认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职能,事业单位的出纳、会计取消,但是财务管理工作和理财机制仍然存在,事业单位依然有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就会出现职能矛盾。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以会计核算为主,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事业单位的报账工作人员、领导等,就会忽视财务管理工作,认为会计核算工作会监督资金审核,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缺位。另外,由于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影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质量。会计核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有重要的作用,财务核算人员需要有较高的财务处理能力,又专业的会计和财务素质,但是现有部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影响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基于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提高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预算管理也是事业单位开展经济活动的基础。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事业单位要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科学精细的预算工作,有利于实现事业单位的活动目标,促进事业单位本身的健康发展。事业单位要增强预算管理意识,贯彻落实预算计划,将自筹资金、财政资金都纳入到预算管理机制中,统一合理配置资金,进行绩效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4]。要重视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督,合理安全使用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要重视预算执行的考核,提高绩效意识,使用绩效管理的方式,执行奖惩制度,保证对资金的合理运用。
(二)整合财务管理职能
事业单位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与会计核算中心相协调,促进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要深刻了解有关会计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职能,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积极参与财务管理工作。事业单位要重视内部各个部门协调会计核算中心、财务部门的工作,保证核算工作的准确性。要积极改变自身的职能,综合管理和财务核算,严格审核和监督各个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科学分配财务资金,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
(三)改进内部控制机制
事业单位要完善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和约束经济活动。合理借鉴国家法律法规,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健全的制度,控制经济活动。要注意完善审批程度和规范工作,实现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融入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多项经济活动,完善内部机制。
(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多而复杂,涉及各个部门,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因此事业单位要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促使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5]。事业单位要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平台,丰富学习的形式,使工作人员能够积极接受学习培训,提高培训的效果。事业单位可以定期开展思想动员工作,组织财务工作人员探讨核算工作、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改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总之,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是国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脱节、财务管理缺位等,事业单位要加强预算管理,整合财务管理职能,改进内部机制,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崔丽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会计集中核算的应用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 2015,(11):189-189.
[2]殷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问题及措施研究[J]. 会计师, 2014, No.186(3):16-17.
[3]张燕冰.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 经济视野, 2015,(3):186-186.
作者简介:张先明,福建省三明市消防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