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组织高三数学复习课的几点思考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bin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篇文章尝试从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科学变换复习的节奏、帮助学生调整好复习的心态等几个方面,试论高三数学教师如何科学的组织复习课。
  【关键词】高三数学  复习课  计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0.136
   除了用心传授新的知识点之外,组织好每一次的复习课也是教师必须重视的方面。尤其是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复习课几乎占据了课堂总数相当高的比例。每一名高三数学教师在组织复习课时无疑都希望取得最高的教学效率。但是,高效率不是能够轻易获得的。除了要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之外,教师还要注意科学变换复习的节奏、协调好不同的复习模式、帮助学生调整至一个最佳的临考心态等。本篇文章即尝试从以上几个方面针对如何科的学组织高三数学复习课,系统地阐述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是前提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准备是走向成功、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而对于教师而言,做好组织复习课的准备步骤之一就是制定一个复习的计划。有的高三数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组织复习课时喜欢一边讲课一边计划,因为他们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制定计划还不如随心而来。其实,这样的做法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并无两样,是不科学的。制定计划并不一定完全按照计划执行,但是如果没有计划,教师的教学就会是盲目的、无序的。轻则影响学生的复习节奏,严重则会导致复习时间的无端浪费,甚至导致学生无法复习完所有本应复习的知识点。因此,制定一个复习的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复习计划才是科学的、高效的呢?本人认为,以下两点是确保复习计划科学性的标准。
   1.在整个复习计划中,教师既讲解了重、难知识点,还复习了其他的知识点。有的教师领着学生进行复习时,喜欢拣着最重要的知识点讲解,尤其是一些重点知识和高频考点知识。教师这样做无疑是考虑到复习时间的有限性,但是,有时恰恰是教师未讲解的知识点在考试中“爆冷门”也是时有发生的。因此,在复习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最好还是将所有的知识点都讲一遍,以保证整个复习过程的全面性和连贯性。
   2.教师在制定计划时,应当预留出一部分额外的时间用以不时之需。有的教师在制定计划时,喜欢将所有的时间都排满,导致整个复习课从开始到结束都很紧凑;教师在教学时感觉时间及其紧凑,学生学习的压力也大。在情况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教师还会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草草讲解排在后面的知识点。很显然,这样并不利于教师实现复习课的高效率。相反,如果教师预留出一部分额外的时间,就可以在最后给学生留出自由复习的时间,或者是再次讲解学生复习过程中复习效果不是很好的知识点。总之,制定一个科学的计划是教师带领学生展开科学高效复习的前提,脱离了这个前提,教师是不可能科学的组织复习课。
   二、统一讲解、小组合作与个别辅导相协调是重点
   当前,在组织高三文科的数学复习课方面,教师陷入了两种极端的情况。一部分教师喜欢进行统一的讲解,并且将这种讲解的方式贯穿复习课的始终,以牢牢掌控住复习的全局。这种模式的缺点就在于不利于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实现学习主体的位置,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容易感到疲累。另外一部分教师,为了活跃复习的氛围、焕发学生更多的复习热情,在复习的过程中多采取小组合作的复习模式。实践证明,小组合作模式确实比较受到文科生的喜欢。但是每一种模式都有利有弊,小组合作模式也不例外。其主要缺点有两点,一是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多;二是教师无法确保每一个学生每一次在合作中受益最大。既然每一种模式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那么最好的复习方式莫过于教师灵活穿插使用这几种模式。比如:在讲解一些重难点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采取统一讲解的模式;当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陷入瓶颈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以调整学生的复习状态;当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有不同的需要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期每一个学生都实现最佳的复习效果。总之,实现统一讲解、小组合作与个别辅导等模式之间的协调是教师科学组织复习课的重点。
   三、科学变换复习的节奏是关键
   复习的节奏同样是影响学生复习效果的一个方面,但是很多的数学教师并没有重视这一点。毫无疑问,学生是什么样的复习节奏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教师过分强调时间利用最大化,学生的复习节奏就非常紧、非常快。学生在这个紧张的过程中未必可以准确复习到每一个数学的知识点。如果教师对于时间的把握毫无计划,学生跟着教师的步调,整个复习的节奏就是慢悠悠的。到最后,复习不完所有的知识点也是有可能的。因此,过快或者过慢的节奏都不利于学生复习成效的提升。但是,教学实践远比想象的复杂得多,教师在组织复习课的过程中把握不准复习的节奏也是很常见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学会科学地变换复习的节奏。当学生正处于复习的亢奋状态时,教师的节奏就可以稍稍快一些,以配合学生昂扬的斗志。当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出现情绪上的低迷和状态上的消沉时,教师就可以稍微放缓一下复习的节奏,让学生有一个休息、缓冲的时间和条件。
   四、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是补充
   有人说,文科生与理科生最大的区别就是文科生遇事比较感性,而理科生相对更加理性、冷静。这一点虽然未必适用于所有的文科生,但是确实是一个共性的现象。过于感性的学生,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外界的因素而情绪波动。尤其是在复习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文科生因为遇到了挫折而情绪低迷、停滞不前。简言之,就是学生的复习心态不好、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不得不关注学生的情绪问题,时刻准备好帮助学生调整复习的心态。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复习、看待考试,更要时刻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学实践证明,自信心的提升对学生的学习心态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总之,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是教师科学组织复习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补充。
   五、结语
   除了以上几点,高三数学教师在组织复习课时,还要注意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高三的学生学习压力是最大的、学习任务是最重的,其实高三的教师也一样面临着很大的任务量和压力。在强度的复习状态下,教师要注意勤加锻炼、养足精神,以在课堂上释放出最旺盛的教学精力。也只有自身的精气神足了,教师才可以将这种好的状态或正能量传递给学生。学生的复习精力充沛,复习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差。总而言之,组织好一节节规划科学、组织合理的复习课并非易事,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情感态度是英语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情感教学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而,要善于将情感因素与智力因素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和谐的情感体验中,兴趣盎然地参与语言学习,达到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的境界,从而真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 英语 情感 作用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提起一部并不算新的电影《剑雨》,很多朋友会回忆起那里小桥流水式的恬淡风格,刀光剑影中的起伏跌宕,却不知您是否和我一样,对电影中引人回味的佛家禅理情有独钟?  影片中,高僧“陆竹”用自己的生命点化杀手“细雨”走向善道,最后一刻说了一句“禅机已到”。“细雨”不解,后向“见痴”师父请教何谓禅机,“见痴”道:佛祖点化世人讲究机缘,禅机一过,缘即灭矣,而禅机未到,虽点亦不中。所谓“禅机”,是佛教禅宗和尚谈禅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在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越来越被师生们所关注。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不能自由的进行交流,听说方向的训练极度欠缺,在英语教学上存在着很大弊端。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进英语教学,更多的将教学重点放在听说方向,可以更大限度的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对任务型教学重难点的探究,浅谈任务型教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英语;任务型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由于己二皮带下山原设计层位选择不合理,巷道破坏严重,维修投资大于重新施工巷道投资,原设计为乘人皮带运量小、故障率高,公司要求不再上乘人皮带,需要重新考虑主运输、人员
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感知、思维、情感活动起着主导、调节和支配的作用.优美的教学语言能再现教材所表现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还要通
学生党员是党组织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群体,加强与完善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永葆学生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学生
摘要:实践育人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实践育人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需要精心组织,创新培养模式,科学设计路径,推进内涵建设,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践育人;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59-0
导读工作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能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优化知识结构,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阅读轨道上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不尽
有研究表明,员工离职中新员工的比例占到一半以上,尤其是中小企业花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引进来了人才却留不住,情何以堪?不得已,有些企业只好暂时关闭了人才引进的大门。那么,为什么被当作“能人”引进的新员工要离职呢?  1.文化适应是个大问题。中小企业不是没有“文化”,而往往是没有形成主导性的、显性的文化,甚至在很多时候起作用的是某些“潜规则”,这样导致很多“正规军”因“血型”不同难以融合,而感到非常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