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有效教学的预设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492195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在有效教学的理念下,化学教学形态已经并继续发生着重大变化,对话教学、互动教学、生成教学、问题教学、参与教学、体验教学、开放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形态的出现都给有效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它们构成了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灿烂图景.
  教学的效益,教学的魅力,教学的社会需求,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都是有效教学强调的重点.教师的理念,教师的魅力,教师的教学态度,学生层面的诸多因素等直接关系到这些指标的达成,化学教学形态的预设与生成更是与之息息相关.科学合理的预设是实现有效教学生成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化学的有效教学离不开教学形态的预设.
  一、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灵魂,对整个课堂教学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因此,教学目标的预设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中职化学教学目标的预设,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教材特性及时代对劳动者的能力需求.
  1.整体性.中职化学教学的目标不是单纯地传授化学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因此,教学目标的预设必须兼顾多方,整体着眼,再加以分解,逐一制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度空间的教学目标.
  2.全面性.新课程对化学教学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关注知识结果的同时,应当注重对过程目标的关注和对学生的关注,关注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过程以及在学习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
  3.差异性.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化学基础、认知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针对班级群体教学中,由于认知个体在原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习惯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客观的差异,既要重视教学中的统一要求,突出目标的一致性;又要重视个别差异,突出目标的差异性、梯度性,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设计的整体性
  有效教学的预设中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也是非常讲究的.一个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必须对教学目标实现较高的达成度要求,必须将教学目标和内容整合到一个或几个“教学载体(活动)”之中,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途径,促进学生持久参与、接受、体验、探究、发现等诸多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并且循序完整地经历这些学习过程.有效化学教学预设中只有经历了教师自身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科学合理的整合,才有可能完成教材的学术形态向有效教学形态的转化,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教学设计应始终围绕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使学生不仅真正获得并理解了知识,而且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拓展过程,使学生掌握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推理、概括中自行得出结论的方法和思想.整个过程中既有教师引导、讲解,又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既有自主探索,又有演示实验,练习巩固,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从而满足了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的多样化要求.
  三、化学教室文化的匹配性
  多年来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教师在教室里的化学教学活动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教师所具有的化学观点与信念,对于化学教学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化学教室文化的营建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化学观念”构成的,而其营建的过程和方法是隐性的、离教而非系统性的,是背景式的一种熏陶.
  笔者认为,化学教室文化的营建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自身对化学的几种错误观念,一是静态绝对主义化学观;二是工具主义化学观,这样的化学文化对化学学习的影响是消极的.教师应树立“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课程指导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
  教师应强调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化学课堂就是一种探索的活动,并一定包含有错误、尝试与改进的过程是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在这样的观念文化的影响下,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成学习的主体,由谨小慎微的胆小鬼,变成勇于探索、乐于合作、大胆发表自己观点的积极思考者.这样的化学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而学会更好地思维,培养了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生存和竞争能力;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了中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关键.在建立教学体系时,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师资力量,根据学生的特点,建立健全高中的实验教学体系.其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创新型综合素质的人才.  一、关于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的新模式探讨  1.建立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  当前已经建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在内容以及模式上,都与当前的科技和经济发
小陀螺,团团转。小狗追陀螺,跟着绕圈圈。 Small top, round and round. Puppy chasing gyroscope, followed by circle.
期刊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册安排了6篇看图学文,其中单幅图的有两篇:《秋天》、《温暖》。多幅图的有4篇:《骆驼和羊》、《我要的是葫芦》、《美丽的公鸡》和《精彩的马戏》。这
让学生评改“下水文”砀山师范附小王公权教师“下水”作文,在启发引导学生写作上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再放手让学生评改、鉴析下水文,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改
在每年一度的艺术高考中,美术专业各高校的考题多为:素描、色彩、速写。也有部分院校希望选拔出更为符合自己要求的考生,因而设置了图形创意类的考试科目。在艺术设计领域里,
例(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者经过反复推敲、精心选择的课程资源,承载着引导数学活动、实现课程目标的双重任务,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功能,灵活、科学地处理教材中的例(
小学数学活动课是以学科课程知识为基础,从拓宽范围,充实内容入手,通过创设愉悦的情境,诱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更好地
泰安市优秀科技人才命名暨科技进步奖励大会于1998年12月29日在市委礼堂隆重召开。会议命名了泰安市100名跨世纪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12名农村科技明星,奖励了荣获九八年度国
创设情境寓教于乐──《会摇尾巴的狼》教学札记来安县施官中心小学朱亚东《会摇尾巴的狼》是一则文质兼美的寓言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掉到陷饼里的狼想欺骗老山羊,让其救它,而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懂得除法和“平均分”的含义,初步掌握“平均分”的方法。(2)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3)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