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立场:追求科学教育的核心价值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xiao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国家标准的修订稿》的新鲜出炉,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性质由“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提升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可以说科学教育已经成为儿童成长经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反观我们的科学教学,对于儿童,我们真正了解了多少?对于每一个阶段的儿童特性,了解了多少?我们更多是站在成人的立场上去看待儿童,因而以儿童的立场来理解科学,显得尤为重要了,理解儿童,理解儿童眼中的“科学”。那么科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就水道渠成了。
  以亲近儿童的态度审视科学教育
  儿童眼中的“科学”是什么?当我们蹲下来,倾听一下儿童的心声,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在对南京市力学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调研中,孩子们是这样回答的。
  三年级中,有一些孩子会认为科学就科学知识,科学就是神秘,科学很有趣;四年级中,有一些孩子会认为科学是一种探究,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是能使生活更美好;五年级中,有一些孩子会认为科学是一种方法,科学能帮我们改造物体;六年级中,有一些孩子会认为科学是一个系统,推进人类文明,还有一些孩子会认为科学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看上去很难,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有很多都在我们身边。
  这些儿童的语言或许看起来很稚嫩,但却是真实的,是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的,透过表象看本质,孩子们在科学课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而应是对科学本质的不断深入的理解,正如美国科学教育标准特别强调“科学学习,是让学生去做,而不是把做好的东西给他。”每一位科学教师在教学之前,心中是否装着儿童,是否听一听儿童的话语,对科学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以亲近儿童的方式引导科学探究
  诚然,在了解了儿童的想法之后,那如何学科学?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课题。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儿童更喜欢探究式科学学习,那么如何去探究学习?这是每一位从事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师所要思考的。正如美国当代科学教育家施瓦布(J.J.Schwab)认为:“探究学习是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那么,儿童的探究是要在教师引导、组织和支持下进行。教师在探究过程中起到的是一个引领者、陪伴者甚至是跟随者的角色。当儿童在进行科学探究,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適当的点拨;当儿童在进行科学探究,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时,教师应成为他们的第一倾听者,学会分享,学会交流;当儿童在进行科学探究,有了自己的发现时,教师应抱有赞许和鼓励的眼光。一旦教师选择以亲近儿童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学生们就会把老师作为他们学习的伙伴,这样他们会更乐意去主动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逐步建立起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当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是鲜活的。
  以亲近儿童的姿态理解科学本质
  当教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展开科学探究之后,我们就要了解学生究竟懂了没有。而衡量学生是否掌握了科学知识的标准,不是学生是否把它记住了,而是学生是否理解它了。
  儿童有儿童的理解,这是我们每一个成人所不能代替的。我们认为儿童对科学真正的理解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科学知识的表层理解更加深入,即对以书面语言形式表述的科学知识,理解更为深入;二是获得了对科学知识的深层理解。
  同时,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情感的升华都是儿童在科学探究中获得的宝贵财富,这是他们所要终身受用的。众所周知,科学教育的本质并不是要把每一个儿童培养成科学家,而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让学生理解在科学发现过程中,问题是怎样提出的,如何得到验证的,最后又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当下,“科学的本质是什么”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改革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广大科学教育工作者来说,这好像是一个非常普通而简单的问题,但是,进一步思考不难发现,要较为全面地回答“科学是什么”却并非易事。不同的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对科学本质进行各种各样的界定,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我们认为,科学的本质揭示了科学教育的内涵,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掌握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理解科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作为一线的科学教师不妨以亲近儿童的姿态去理解科学的本质,会让我们更加释然一些。
  我们常常会说科学老师需要去呵护儿童心中的一颗颗好奇的种子,并提供阳光、雨露、土壤,让这些种子不断生长,开花,结果……那我们更希望以儿童的视角重新审视科学教育,以亲近儿童的方式引导科学探究,以儿童的姿态理解科学本质,让这些好奇的种子有更适合自己的生长方式。
  【作者单位:南京市力学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利用万能试验机开展三点弯曲和准静态轴向压溃实验研究了CFRP薄壁管腔结构件的耐撞性能,结果表明准静态轴向压溃的比性能率为60~80kJ/kg,破坏形式为花瓣型;而三点弯曲实验说明管
“我从古老的童谣中走来,韵味悠长的童谣里浸润着爱的音符;我从青春的脚步中走来,且行且吟的脚印里洒满了爱的阳光;我从生命的花圃中走来,姹紫嫣红的花朵上挂满了爱的露珠……此生
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基本上是以大学为基地,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之中,基层教育单位在教师培养中的实质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得到基层政府的支持也相当有限,教师教育出现了供给与需求、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等严重问题。一方面,师范生实践技能薄弱,不关注基层教育,不了解基层教育;另一方面,基层教师也遇到学历提高、知识更新、职后培训、综合素质提高等难题。因此,以集团化培养为思路,通过大学与大学、大学与基层教育单位、基层
摘要: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中。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中的使用,人机交互将得到很大提高,使得机械设计制造更简单形象,效率也得到提高。本文将围绕虚拟现实的特点,对其在机械设计上应用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机械设计;虚拟现实 技术  前言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类社会步入了崭新的世纪, 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信息化, 促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制造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
汽蚀试验是离心泵一项验证其汽蚀性能的重要试验,汽蚀试验的判定结果,直接影响着泵在现场的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  要想避免泵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汽蚀,必须保证泵入口处最低压力大于水在此温下的汽化压力,即有效汽蚀余量>必须汽蚀余量,这是泵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汽蚀的条件。在出厂前,一般都需要在工厂进行汽蚀试验来检验其汽蚀性能。  1.国内汽蚀试验类型  目前国内外各大泵厂多级离心泵汽蚀试验类型情况如下:  1.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基于现代教学理念的普及,从而产生了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归根结底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怎样让孩子们更好地领悟课堂知识。现代教学理念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为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领悟、创新的新思路上一路前行。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学”,而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引导、带动,让学生们从根本上改变
教学语言堪称教学艺术之最。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以相差二十倍。”教学语言艺术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众所周知,“情”乃教学语言艺术之根,“情感是品德教学的根”。远离情感,知识之花将会枯萎;脱离情感,品德之魂难以铸就。品德课的教与学如果要有一条维妙的情感纽带贯通,那么情感性语言就是连缀这条纽带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情感性教学语言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对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是非
幼儿作为我国的全部未来,其对教育的接受程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以及国家的教育部门必须采取措施,推动幼儿对于教育地有效接受。而幼儿教师在教学
摘要:垃圾焚烧发电有效的提高了垃圾的利用率,但是在垃圾焚烧发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烟气灰尘中,往往含有大量大量的污染物,如果这些污染物不加处理就排放到大气中,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应当加强对垃圾焚烧发电烟气除尘设备的改造研究,不断的提高烟气除尘的效率。  关键词:垃圾焚烧;除尘设备;改造  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烟气污染成为了垃圾焚烧发电中关注的重要环境热点,在垃圾焚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碳氧化合物,
摘要:机械图样在实际的生产制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机械制图是中职学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将从课程及教材特点分析,明确学习目的,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对机械制图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机械制图;中职;探索与研究;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机械加工制造业也越来越发达,机械设备也由原来的人工操作到现在的自动化,例如数控机床的出现,但是,机械图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