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冷处理” 有效教育学生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yua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突发性事件,面对出现的个别特殊学生,那么,老师该如何应对呢?学生很“动”,老师可以很“静”,学生很“热”,老师可以很“冷”,切忌当场动怒,给自己和学生台阶下。不动不热,巧用冷处理,保持清醒的头脑,让问题淡化,有效地教育学生,转化学困生。
  关键词:特殊学生;冷处理;感化;转化;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14-02
  老子说过,为政要像水一样有条有理,使天下各尽其道,各遂其生。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爷爷奶奶和父母等的溺爱下成长着,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他们往往自我意识强,凡事只想着自己,不顾及别人!面对着溺爱下成长的教育群体,面对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心理准备、存在逆反心理的个别特殊的学生,我们感觉学生的管理比过去复杂得多了,老师不会做了。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日臻完美的。教育不也正如此吗?学生很“动”,老师可以很“静”,学生很“热”,老师可以很“冷”,一正一反,不正是教育哲理吗?
  有一案例是这样的:某班开学时转来一学困生小钟,此生经常不上课,上网、抽烟且脾气暴躁,但人很聪明。开学没多久,老师在课堂上检查作业,发现小钟又没有做,联想到他近期的表现和在老师面前的保证,老师很生气,就当堂责问批评他。按照惯例,他会低头沉默不语,或给老师一个谎言做借口,没想到小钟却把书一摔,眼一瞪,大声说:“我不想读了!”老师一听顿时无语,只感到脑门冲血。此时学生都抬起头,看着老师的眼睛,教室里鸦雀无声,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面对突发,这十几秒是如此漫长,老师在心里对自己说:“他今天情绪很激动,必定有重要原因,冷静,不能发火。”老师停了下,舒缓了一下自己紧张的情绪,用平静的语气对小钟、对全班说:“老师看得出,你今天心情不好,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老师也会。不过老师认为,情绪不好时要学会控制自己,我给个方法,你可以一试。”小钟疑惑地看下老师,点了点头。老师接着说:“一个人要学会转移注意力来缓解自己的情绪。请你静静心,转移注意力到正要讲的新知识上来,如何?”。老师开始讲新知识了,教室也恢复了平静。课后,老师先后找了小钟的同学、家长及他,了解小钟情绪反常的原因,与小钟又长谈了一次,终于顺利地处理了这个问题。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出现突发事件是难免的。那么,该如何处理最好呢?
  第一,要处乱不惊,冷处理,切忌当场动怒。老师如果大发其火,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造成事件的升级,导致课堂教学无法继续开展,并且在师生心中留下阴影。因此,面对这类容易让人脑门冲血的事,老师要先舒缓自己的情绪,学会平静处理。学生“热”,老师“冷”,冷热相对,可以使老师在突发的处境中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教育智慧瞬间闪现,就能即时做出正确的处理应对方法,同时也为以后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赢得了主动。
  第二,要对问题学生进行调查和做好思想工作,寻找问题的原因。课堂意外发生后,老师并没有马上找学生谈话,而是先找了几个同学,了解他情绪反常的原因,了解到复读的小钟家里长期关系不和的父母近来又有所恶化,老师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给他母亲打了电话,劝告其要关心孩子,以孩子的学业为重。做好这些后,老师对情况有所了解了,估计学生的情绪也平静下来了,这才找小钟长谈了一次。
  这个事例让我感悟到,面对学生的突发事件,从容一点、理智一点,不能武断地处理,而要冷处理,让问题淡化为无。老师的冷静处理,是给学生、给自己一个台阶,可以使学生与老师冷静地思考自己的行为,可以使学生产生改变自己的动力,这动力是讽刺、挖苦、辱骂永远无法比拟的。一个善解人意的“台阶”就等于一粒真诚的种子,而所有的种子都一定有翠绿的春天,回报大地的时候。老师的“冷处理”有利于促使双方互相谅解,化矛盾于无形中,同时要教会学生运用“冷处理”的方法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有利于培养学生冷静、灵活的应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再次感悟到,教育学生、管理班级是一件劳心劳力的工作,是一件需要动脑的工作。魏书生曾说过:“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得到答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说过:“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是的,面对课堂上50多双清纯的眼眸,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时时被感染,睁大一双眼,多观察我们的学生;敞开一颗心,多关怀我们的学生;开动我们的脑筋,让我们的教育充满智慧。
  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学生是可爱的,只要你善于发现,因人而异地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一定会惊喜连连,只要你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们回报你的将会是整个春天。对于学困生,由于他们感觉不被重视甚至遭受冷眼,所以更渴望得到关心和信任。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我们教师要态度明确,一碗水端平一样看待,不讽刺挖苦,善于去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们。学困生的外表看视强硬,实质内心是一颗脆弱、多疑、禁闭自己的心灵。当你扫除了阴霾、温暖走进了这颗心,与他真诚接触后,他们会感觉老师在真正关心他、爱护他,从而乐于接受你的教育,认真完成你交给的一切任务。当他们感受到爱的真挚、体验到成功时,他们就会感觉温暖信心增强,从而促使他们逐渐改掉自身缺点,对美的向往,对爱的渴求就会付出更大的努力,迟开的花朵同样鲜艳夺目,芬芳宜人。
  也许学困生在学校的表现没有一些学生好,但他们也会有成才的那一天。回想案例的点滴,让我进一步感悟到,学困生转化工作千山万水,老师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对待学生,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学生,不能以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引导每一个学生遵循自己的河道自然流淌,使他们都能融入到快乐的海洋,也使我深切体会到,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要“以人为本”,在于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和性格,发展智力、智能,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和谐人才。
  参考文献:
  [1]单亲家庭对子女心理异常固原分析和教育对策初探[EB/OL].高水清萧山教育信息网.
  [2]田学红.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指导[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4]http://www.21cnjy.com
  [5]http://www.51lun-wen.cn
其他文献
古人云“和实生物、同则不济”,社会文化的繁荣同样在于多元而不是同一。中国音乐文化不仅需要内部的多元,还需要容纳更多的世界音乐来丰富我们的文化样式。同时,把具有中国文化认同的音乐介绍给世界,也是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与需求。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办的“世界音乐周”就像一座音乐文化的桥梁,通过世界上不同国家与中国的对话,加深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丰富中国多元的音乐文化。  今年的“世界音乐周
文化和旅游部直属文艺院团剧(节)目创作专项资金支持的“西南音画”交响音乐会,于2020年11月2日在北京音乐厅上演。这场音乐会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选择西南三省(云南、贵州、四川)的传统民间音乐、民歌及原生态音乐为元素进行创作,音乐会被纳入中国交响乐团2020—2021音乐季《龙声华韵》系列项目。   本场音乐会上半场“西南组曲”包含两部作品:张大龙的《管弦乐三首》和张朝的管弦乐组曲《云南色
2020年暑期档,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这些展品不仅有国家博物馆的重要藏品,还联合故宫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上海、湖南、湖北、陕西、山东等多家省级文博单位共同参展。乐器展精品集中而又丰富,包括了古代“八音”分类法的各种乐器,此次展出的二百多件(套)精美的乐器多为国宝级珍品,极为悦目,令人赞叹,涵盖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民族民间乐器,不仅有皇朝礼器,还涉及当代乐器改革的
20年4月11日,琵琶大师,音乐教育家、音乐思想家刘德海先生因病与世长辞!无奈其时新冠病毒肆虐,无法举行规模较大的悼念活动,中国的民乐人只好将无限的悲痛强压心底,默默祝福刘先生天堂安好。   2021年4月8日至12日,在刘德海先生离开我们一周年之际,中国音乐学院举办“刘德海音乐艺术周”,以此来纪念、追思、总结、弘扬这位大师的艺术及思想。活动的全部内容是围绕先生的表演、创作、教学及学术思想安排的
贾庆林李长春等观看北京新年音乐会    新华社(记者徐京跃)2005年12月31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领导同志,与首都6000多名观众一起观看了北京新年音乐会。  音乐会由奥地利指挥家拉尔夫·魏克特和中国指挥家谭利华轮流执棒北京交响乐团,演出了约翰·施特劳斯的《南方的玫瑰》、拉威尔的《波莱罗》和中国民歌《茉莉花》等经典作品。  被誉为“天籁歌后”的
音乐美学范畴的研究是音乐美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就中国音乐美学而言,其展现出的有别于西方音乐美学的诸多特征或许都与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在音响事实与音乐实事中的作业方式有关。因而,笔者拟定此题,试图对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的独特显现方式——诗性显现——做一次粗浅的探索。在对本课题进行展开之前,有必要对范畴这个关键词进行一些基础的梳理,通过词源考掘、词意嬗变、指涉内涵的发展脉络来对中西方范畴运用在具体作业
南京艺术学院马友德教授是我的恩师,自1979年有幸结识,随后的十年间我从未间断地受教于老师。马老师投身于二胡教育事业70年,培养出众多知名的二胡名家,不久前荣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颁发的“杰出民乐教育家”称号,我认为是实至名归的,是老师虔心于教育事业几十年的必然。跟随马老师学习的十年间,是我个人风格逐渐形成的阶段,正是老师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襟、严谨的教学、兼收并蓄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我,指引了我。 
摘要: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特色课程是专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服装工艺》课程作为高职教学《服装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在高职教学中的适应性是本文探究的起源。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特色;教学适应性    一、“服装工艺”课程的定位与作用  《服装工艺》在服装专业领域是属于艺术与技术相结
谓“南乐北渐”,就是指中国南方的音乐逐渐向北方传播的文化现象。由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来就南北有别,孔子曰:“……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声为中节,流入于南,不归于北。南者生育之乡,北者杀伐之域。故君子执中以为本,务生以为基,故其音温和而居中,以象生育之气。”①可见,早在先秦时期,南北音乐的不同风格已经形成。随着历史的流动,北方音乐形成了豪放、遒劲、高远的风格,而南
是庄子思想的主题,庄子{1}对乐的探讨是其思想整体中的一部分。在艺术的维度中,学界以往的研究一般把道归结为人生的自由境界,而乐则是这种境界的表达。但这只阐述了道与乐的外在关系而并没有完全解决道与乐的问题,亦即道与乐的关系如何可能,没有清晰地回答道自身的规定与走向乐的必然性,以及乐所要表达的道具有的特性等问题。这要求我们进一步思考,道是如何显现于乐的,同时乐又是如何显现于道的。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