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中典型人物形象的意义探究

来源 :天津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aa29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群文阅读是一个全新的阅读理念,改变了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俯视学生的整个阅读内容,从全局上把握阅读的进程,有效安排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群文阅读可以改变学生的阅读方法,打破传统的阅读方法,把相关文学作品归为一类进行阅读,从而有效分析某一类人物形象。某一类人物形象虽然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其所代表的意义是相同的,这就为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种阅读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训练了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灵活性,为学生的作文写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群文阅读;人物形象;主题意义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抓住人物形象这一关键点,就可以顺利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人物活动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通过人物活动的环境就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各种制度、流行的社会风俗、盛行的人情礼节。通过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可以了解当时的环保状况。重要的是通过人物一系列的活动以及复杂而又生动的故事情节了解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通过人物命运的归宿,了解复杂的社会关系,了解更多的世俗百态,从而全面深刻地了解和认识社会,读出人物形象的真谛。
  一、群文阅读中智慧型人物的阅读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当中,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们创作了无数的艺术作品,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精神食粮。今天的我们在欣赏这些文学作品时,要用辩证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审视这些文学作品,汲取这些作品中的精华,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更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精品,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学习古人的智慧,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让自己成长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青年。
  群文阅读教学给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契机,让学生阅读古典文学有了更多的机遇,更多的方法。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有许多类,街头巷尾,大家津津乐道的还是那类出类拔萃的智慧型人物,在这些人物身上有着许多的闪光点,他们往往是智慧的化身,有渊博的知识,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在时代的潮流中,凭借一支笔一篇文章走遍天下。他们能够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关键时刻能够力挽狂澜,一个计谋可以定乾坤,一句话可以定成败,凭借超群的智慧打遍天下。这些人物身上释放出正义的力量,敢于和邪恶势力做斗争,在劳苦大众心中他们就是光明的使者,是能够为大家带来幸福的天使,是人们心中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如诸葛孔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智慧型人物,就是这类人物的典型代表。北师大版教材初中语文课本里,节选自《资治通鉴》里的《隆中对》《三顾茅庐》就是典型的代表。教授这两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阅读原著,上课的时候结合原著内容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就能达到教学的最好效果。《隆中对》中,作者为了表现诸葛亮非凡的智慧,采取多种表现手法,首先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诸葛亮的形象。课文开头通过名士徐庶、崔州平、司马徽等人之口,侧面描写了诸葛亮是一位旷世奇才,为诸葛亮的出场做了充分的铺垫,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然后司马光笔锋一转,正面直接写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短短二百多字,非常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给刘备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课文最后,又从关羽、张飞的不悦侧面突出了诸葛亮在刘备心目当中的位置,也照应了课文开头。同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诸葛亮把他自己比作成管仲、乐毅的描写,这样就使人物形象圆满高大起来。这样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加上同学们阅读了原著,对诸葛亮的认识就更加深刻全面了。
  群文阅读时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寻找文学作品中像诸葛亮这样的智慧型人物,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阅读的过程中思考《水浒传》里边的智慧型人物是哪个。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都有一个非常鲜明的角色——军师,这个人物一般都是智慧的化身。吴用即是梁山好汉当中智慧型的人物,每当遇到难解决的问题时,他都挺身而出出谋划策,解决难题。《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也算是一个智慧型的代表,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同各种妖魔鬼怪做斗争。民间文学作品中,平凡的小人物也充满了智慧,同各种邪恶势力做斗争,他们往往是百姓的化身。比如《阿凡提的故事》里边的阿凡提,就是一个生存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但是智慧非凡,不屈不挠,勇敢地同各种社会上的恶势力进行殊死的斗争,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文学作品中的这类人物,往往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智慧的代表,他们学识渊博,智力超群,在困难面前從不低头。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类人物的精神品质,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努力学习。
  二、群文阅读中鲁莽型人物的学习
  文学作品当中还有一类人物形象,这类人物大多数大字不识一个,想问题比较简单,处理事情比较鲁莽,性格直爽,直言直语,认准的事情说干就干,从不计较后果。这类人在穿着打扮上也很有特色,往往是袒胸露乳,不修边幅,有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穿着上从不讲究,也不刻意打扮自己。他们走路时往往是大摇大摆,显得无拘无束的样子。饮食上,常常是豪吃豪饮,大碗吃肉大碗喝酒,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心中从来不主动谋事,经常听从别人的指挥。这类人物往往是心中怎么想的就怎么去做,不管结果是好是坏。比如说《三国演义》里边的张飞,《水浒传》里边的黑旋风李逵,评书《杨家将》里边的焦赞、孟良,《岳飞传》里边的牛皋,都是这种类型的人。这类人解决问题往往是靠武力,从来不讲什么道理。民间文学作品中,这类人往往代表了有钱有势可又愚蠢透顶的一类人。
  学生通过大量文学作品的阅读,了解了这类人物的性格特点,就能够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从教学的角度讲,分析这类人物形象的代表意义,就能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理解这类人物的性格上的优缺点,能够准确分析人物形象。现实生活当中,这类人物比比皆是,社会之所以复杂,正是因为社会由不同性格的人组成的。
  三、群文阅读中为情而生的人物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恒主题,有的爱得轰轰烈烈,不惜劳燕分飞。《采薇》篇里,有情人发出感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回想当年花前月下,春风拂柳,何等的情意绵绵。现在,当初的誓言都化为烟云,心中泪雨滂沱,心情犹如三九寒天。《孔雀东南飞》中,世俗扼杀了纯真的爱情,有情人只能飞向东南寻找梦中的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纯洁的爱情被世仇所杀,虽然说是乐观主义的悲剧,但终究是一场爱情悲剧。《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故事,最终以悲剧收场。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最后的化蝶是一种理想化的爱情结局。《白蛇传》里的白素贞,为了爱情,水漫金山寺和法海斗法,虽然最终被法海压在了雷峰塔下,但她为爱情勇敢奋斗的精神,永远代表着人们追求纯真爱情的意志品质。爱情最理想的结局就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比如戏剧《蝴蝶杯》里的主人公胡凤莲,最终是有情人喜结良缘,但过程是曲折的。所以阅读爱情主题的文学作品时,首先要分析作品的主题,然后去阅读,这样就能有所收获。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文学作品流派很多,无论象征主义还是魔幻现实主义,无论是象征诗歌还是意识流小说,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有主人公,分析主人公的命运就能理解作品的主题,就能真正读懂一部文学作品。
其他文献
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于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人类心理发展“关键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事件之初,清廷以速结教案的方式解决争端,电报是其主要的通讯手段,电奏与电旨的时效性与突发事件的紧迫性相结合,使决策得以快速实施。当速结教案不
目的探讨当呈现的锚定信息处于个体意识阈限以下时,它是否仍然会影响人们的判断与决策而产生潜在锚定效应。方法随机抽取80名大学生,并随机分配到4种锚定情境进行实验。结果在
[摘要]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很多高中学校都开设了音乐鉴赏课程,其主要目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放松身心,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现实中,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中普遍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有效性的提升,对此,本文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希望给广大音乐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有效
[摘要]初三阶段的学生面临中考,所以考前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知识印象、拓展知识应用等至关重要。多数学生在数学复习时,由于传统学习方法的局限性,导致对复习不够重视,认为自己已经学过了,早就掌握了,也不会对复习教学本身产生兴趣,导致复习效率普遍低下。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则可以帮助学生应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将知识进行衔接和串联,构建一个明确且清晰的知识结构,并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复习教学效率。本文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图形与几何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等。其中“理解型”实验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