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幼儿来说,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幼儿园保健老师的职责相当一部分就是针对幼儿因遗传因素产生的心态、不良家庭关系产生的心态、由教师的教育失误产生的心态进行保健。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和情感教育,培养幼儿把消极的情绪转化成积极的情绪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健康观念;心理健康;心理素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1]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也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2]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
从事幼教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幼儿保健工作,下面我从常见的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谈一谈我的具体做法,以飨读者。
一.对幼儿由遗传原因产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状态进行保健
有些幼儿天生体质弱,不爱与别人交往,更不敢主动参与一些競争性强或表现性强的活动,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卑、胆怯、不敢表现的性格特征。这类幼儿常常一个人坐在旁边或单独活动,遇到这类小朋友,我便蹲下来与他们交谈。刚开始他们带着不可言状的表情看着我,在我多次主动亲近的努力下,他们便会渐渐地消除交往时的胆怯,对我不再戒备并愿意与我亲近,这时我心里特别高兴。曾经有个小女孩就这样神奇地变化着。刚上小班时她几乎没有笑过,也听不到她说话。我于是主动与她交谈,并及时表扬她每一次微小的进步,慢慢地她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了。大班毕业时她在讲故事、绘画、手工、舞蹈等多项活动竞赛中都取得了好成绩。在“六一”儿童节联欢会上,竟能当众自信地表演走模特步!那种优美的步态、自信的神情,作为幼儿教师的我真是由衷的高兴。
对于天生有残疾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自卑、胆怯等心理问题。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儿童,教师不仅要精心呵护他们脆弱的心灵,还要教会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自身的“缺陷”,让他们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我班曾有个幼儿患侏儒症。一次早操时,一个孩子站在他身后无意识地用手比比他俩的身高说:“我是弟弟,你还没有我高呢”。本来高兴的他一下子变得忧郁了。我赶紧过去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优势和劣势。他虽然个子不高,但能讲好多动听的故事,还会唱许多我们不会唱的歌······”,我一口气说出了他的许多优点,他的脸上慢慢出现了自豪的神情,头也慢慢地昂了起来。从那以后再也不在乎小朋友与他比高了,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自信,他同其他孩子一样在幼儿园生活得很快乐。
二.对幼儿由不良家庭关系产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保健
成人不和谐的婚姻也许是不幸的,但对于幼小的孩子会更不幸,它给孩子心理造成的创伤是成人无法体会的。有个家庭,父亲有暴力倾向,夫妻关系不和且经常打架,直至分居。有一次父亲带着礼物到幼儿园来看他的女儿,他刚站到活动室门口,女儿便被吓得钻到桌子下面大叫,浑身发抖,用求救的眼光看着我。我赶忙走过去,孩子一下子紧紧地抱住我不放。我说:“别怕,别怕,他是你爸爸”。孩子突然像对我失去信任似的,猛地离开我的怀抱,抓住桌腿并对爸爸大声哭喊:“你别过来,你别过来······”。我愣住了,看着孩子那恐惧的样子,我劝阻那位父亲再接近她,最后,他只好留下礼物失望地走了。教室里一片寂静,其他孩子也呆了,停了好一会,小女孩才松开紧拉着桌腿的手,胆怯地站起来向窗外看了看,才接过爸爸留下的礼物。突然她“嘿、嘿”地笑起来,那声音哪里是笑,简直像哭一样。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涌了出来。这么复杂的心理活动让一个三岁多的孩子来承受,实在太不幸了!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事后,我分别与孩子的父母谈了这件事,告诉他们:无论夫妻感情如何恶化,都不要在孩子面前攻击对方,要让孩子感到父母都爱她,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不应该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丝毫阴影,应该让她的生活充满爱的阳光,孩子才能健康成长。这对夫妻深感内疚,并且十分理性的配合我们教师,一段时间后孩子渐渐与父亲亲近了许多,常常自豪地向同伴炫耀爸爸为她买了新衣服和玩具,心中充满了幸福。
三.对幼儿由教师的教育失误产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保健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特别深。一次不经意的批评有可能会让一个孩子产生自卑感,一次恐吓有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胆怯,一句漠不关心的话语,可能会让孩子变得冷漠。所以教师应特别警惕,防止由于教育失误给幼儿的心灵带来创伤。每当和孩子们一起游戏活动时,我总是扮演兔妈妈、羊妈妈、猫妈妈等。时刻充当妈妈的角色,给予幼儿母亲般的爱,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温馨、自由、快乐的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爱是一副良药,它能医治和预防幼儿的心理疾病,让孩子的生活充满快乐、幸福和阳光。同时,要让幼儿心理得到健康发展还要注重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情感,使孩子的心理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保持对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使孩子将来成为一个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增强社会和谐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 http://www.edu.cn/20011126/3011708.shtml 2010-11-11.
[2] 颍上县第二幼儿园翻印.《世界卫生组织宪章》
[3] 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规程)
[4]《网络科技时代》.[M]2007(14):89-89
安徽省颍上县第二幼儿园 迟红
关键词:健康观念;心理健康;心理素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1]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也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2]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
从事幼教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幼儿保健工作,下面我从常见的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谈一谈我的具体做法,以飨读者。
一.对幼儿由遗传原因产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状态进行保健
有些幼儿天生体质弱,不爱与别人交往,更不敢主动参与一些競争性强或表现性强的活动,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卑、胆怯、不敢表现的性格特征。这类幼儿常常一个人坐在旁边或单独活动,遇到这类小朋友,我便蹲下来与他们交谈。刚开始他们带着不可言状的表情看着我,在我多次主动亲近的努力下,他们便会渐渐地消除交往时的胆怯,对我不再戒备并愿意与我亲近,这时我心里特别高兴。曾经有个小女孩就这样神奇地变化着。刚上小班时她几乎没有笑过,也听不到她说话。我于是主动与她交谈,并及时表扬她每一次微小的进步,慢慢地她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了。大班毕业时她在讲故事、绘画、手工、舞蹈等多项活动竞赛中都取得了好成绩。在“六一”儿童节联欢会上,竟能当众自信地表演走模特步!那种优美的步态、自信的神情,作为幼儿教师的我真是由衷的高兴。
对于天生有残疾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自卑、胆怯等心理问题。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儿童,教师不仅要精心呵护他们脆弱的心灵,还要教会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自身的“缺陷”,让他们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我班曾有个幼儿患侏儒症。一次早操时,一个孩子站在他身后无意识地用手比比他俩的身高说:“我是弟弟,你还没有我高呢”。本来高兴的他一下子变得忧郁了。我赶紧过去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优势和劣势。他虽然个子不高,但能讲好多动听的故事,还会唱许多我们不会唱的歌······”,我一口气说出了他的许多优点,他的脸上慢慢出现了自豪的神情,头也慢慢地昂了起来。从那以后再也不在乎小朋友与他比高了,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自信,他同其他孩子一样在幼儿园生活得很快乐。
二.对幼儿由不良家庭关系产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保健
成人不和谐的婚姻也许是不幸的,但对于幼小的孩子会更不幸,它给孩子心理造成的创伤是成人无法体会的。有个家庭,父亲有暴力倾向,夫妻关系不和且经常打架,直至分居。有一次父亲带着礼物到幼儿园来看他的女儿,他刚站到活动室门口,女儿便被吓得钻到桌子下面大叫,浑身发抖,用求救的眼光看着我。我赶忙走过去,孩子一下子紧紧地抱住我不放。我说:“别怕,别怕,他是你爸爸”。孩子突然像对我失去信任似的,猛地离开我的怀抱,抓住桌腿并对爸爸大声哭喊:“你别过来,你别过来······”。我愣住了,看着孩子那恐惧的样子,我劝阻那位父亲再接近她,最后,他只好留下礼物失望地走了。教室里一片寂静,其他孩子也呆了,停了好一会,小女孩才松开紧拉着桌腿的手,胆怯地站起来向窗外看了看,才接过爸爸留下的礼物。突然她“嘿、嘿”地笑起来,那声音哪里是笑,简直像哭一样。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涌了出来。这么复杂的心理活动让一个三岁多的孩子来承受,实在太不幸了!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事后,我分别与孩子的父母谈了这件事,告诉他们:无论夫妻感情如何恶化,都不要在孩子面前攻击对方,要让孩子感到父母都爱她,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不应该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丝毫阴影,应该让她的生活充满爱的阳光,孩子才能健康成长。这对夫妻深感内疚,并且十分理性的配合我们教师,一段时间后孩子渐渐与父亲亲近了许多,常常自豪地向同伴炫耀爸爸为她买了新衣服和玩具,心中充满了幸福。
三.对幼儿由教师的教育失误产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保健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特别深。一次不经意的批评有可能会让一个孩子产生自卑感,一次恐吓有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胆怯,一句漠不关心的话语,可能会让孩子变得冷漠。所以教师应特别警惕,防止由于教育失误给幼儿的心灵带来创伤。每当和孩子们一起游戏活动时,我总是扮演兔妈妈、羊妈妈、猫妈妈等。时刻充当妈妈的角色,给予幼儿母亲般的爱,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温馨、自由、快乐的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爱是一副良药,它能医治和预防幼儿的心理疾病,让孩子的生活充满快乐、幸福和阳光。同时,要让幼儿心理得到健康发展还要注重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情感,使孩子的心理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保持对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使孩子将来成为一个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增强社会和谐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 http://www.edu.cn/20011126/3011708.shtml 2010-11-11.
[2] 颍上县第二幼儿园翻印.《世界卫生组织宪章》
[3] 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规程)
[4]《网络科技时代》.[M]2007(14):89-89
安徽省颍上县第二幼儿园 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