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哪一种语言,人们最先接触到的是它的声音。一个人在胎儿时期就受到自己母语的熏陶。从牙牙学语到一岁左右,才慢慢地学会说话,而读和写就更晚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中,以听为先。对于学生来说,提高听力不仅有助于口语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交际夯实了基础。
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最感困难的是听力练习,许多学生谈“听”色变。甚至有些好学生做听力题时,得分也不高。学生为什么怕听力呢?
1.缺乏自信心
许多学生在练习听力时,总认为听力很难,自己不可能听懂。他们带着悲观的心理进行训练,效果自然不会好。
2.词汇的障碍
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与听力的关系和砖头与摩天大厦的关系一样,摩天大厦需要一块块的砖头堆砌而成,没有足够的砖头就不能建成摩天大厦。同样地,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依附于自己掌握词汇量的多少。试想,一个人怎么可能听懂满篇生词的文章呢?只有积累丰富的词汇,才能准确理解听力材料,正确答题。
3.语音、语调以及语速不规范
在教学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单词发音不标准,语调也不优美——爱拉长音、满口中式英语;全篇一个语调、平均用力,不注意重读、弱读以及爆破连读。一般情况下,听力磁带中是比较地道的英语。如果学生平时不严格要求自己的发音,满口“洋泾浜”英语。面对听力题,只能听题兴叹,影响了做題的质量。
4.课外知识太少
听力练习材料与课文录音不同,即使课文录音语速再快一些学生也能听懂。因为课文内容是学生所熟悉的,而听力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内容,如风俗习惯、科学技术等,这就要求学生要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及其政治经济等。怎样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呢?
I.树立自信心
有人说:“给自己贴上什么样的标签,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0’’这句话点出了自信的重要性,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计划,通过不断努力,才能一步步前进。同样地,只有相信自己有能力听懂,给自己营造一个轻松的心理环境,才能轻装上阵,从而发挥出自己最高的水平。如果听力内容中开始几句没有昕清楚,千万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乱了阵脚,而应该继续自信地听下去。
2.扩大词汇量
做听力练习时,学生在辨别读音的同时,还要进行“闪电式”翻译。如果学生的词汇量不够,或对单词记忆不深刻,势必在一连串的语流中卡壳。要想提高听力,扩大词汇量刻不容缓。但是学生往往喜欢死记硬背单词,既费时又不长久。打个比方,死记硬背就像把一个大钉子砸进小孔中,难砸又难拔;灵活记忆就像把一个钉子放进大孔中,记忆轻松,提取知识也轻松。同学们可以通过大量阅读记忆单词,根据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或构词法记忆单词,并且有规律地重复记忆,把暂时记忆变成长久记忆。词汇量扩大了,做听力练习时才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3.用适当的语速大声朗读,纠正语音语调
李阳的疯狂英语问世后,许多人都采用大声朗读法学英语。但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大声读等同于大声喊,结果适得其反。把正确的语音语调喊没了,真是出力不讨好!再者,许多老师让学生齐读课文时过分强调“齐”,致使学生养成拉长音读书的习惯。齐读会给每个学生练习的机会,但过分注重“齐”是不利于学生正确发音的。所以我主张让学生读书时不要拉长音,读得乱一点儿没有关系,因为曾有专家提出“A noisy class is a good class。”教师应让学生多模仿地道的英语,并提醒他们注意句子的重读、弱读以及爆破连读等。只有持之以恒地训练,才能纠正语音、语调,有利于听力的提高。
4.多看报纸杂志、课外书
教师除了讲解教材中出现的背景知识外,还应有选择地给学生增加课外知识,如美国人为什么被称作Uncle Sam、纽约为什么又叫Big Apple等等。学生也应在听取老师的建议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报纸杂志,并适当地收听英语广播或观看VCD等,从中获取这些国家各个领域的信息。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科技文化等,是提高听力的重要途径。
做听力题时应注意什么?
1拿到试题,先浏览众选项,以获取信息,有助于下一步做题。
2、学会抓关键词,中心句。注意听每段材料的第一句话,边听边用脑记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并注意其中的关系是并列还是转折等。
3、听不懂的要学会马上放弃,不要过于在意或纠缠那些难句子,否则会耽误听下面的内容。
4、听写时,第一遍主要任务是听懂大意,不要急于落笔。听第二、三遍时,在草纸上迅速记下已听到的内容,并隔行写以便检查时改动。如果有弱读、连续时往往会听不清,这需要调用我们平时积累的语法知识及语言习惯,把动词的形式、人称以及时态等细节问题处理好。
5、学生听磁带时要集中精力,不要受外界干扰。
要想提高听力,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按照上述方法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学生的程度不同、问题不同,教师应帮助他们找到其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能医好病痛,使学生的怕做听力题变成盼做听力题。
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最感困难的是听力练习,许多学生谈“听”色变。甚至有些好学生做听力题时,得分也不高。学生为什么怕听力呢?
1.缺乏自信心
许多学生在练习听力时,总认为听力很难,自己不可能听懂。他们带着悲观的心理进行训练,效果自然不会好。
2.词汇的障碍
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与听力的关系和砖头与摩天大厦的关系一样,摩天大厦需要一块块的砖头堆砌而成,没有足够的砖头就不能建成摩天大厦。同样地,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依附于自己掌握词汇量的多少。试想,一个人怎么可能听懂满篇生词的文章呢?只有积累丰富的词汇,才能准确理解听力材料,正确答题。
3.语音、语调以及语速不规范
在教学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单词发音不标准,语调也不优美——爱拉长音、满口中式英语;全篇一个语调、平均用力,不注意重读、弱读以及爆破连读。一般情况下,听力磁带中是比较地道的英语。如果学生平时不严格要求自己的发音,满口“洋泾浜”英语。面对听力题,只能听题兴叹,影响了做題的质量。
4.课外知识太少
听力练习材料与课文录音不同,即使课文录音语速再快一些学生也能听懂。因为课文内容是学生所熟悉的,而听力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内容,如风俗习惯、科学技术等,这就要求学生要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及其政治经济等。怎样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呢?
I.树立自信心
有人说:“给自己贴上什么样的标签,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0’’这句话点出了自信的重要性,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计划,通过不断努力,才能一步步前进。同样地,只有相信自己有能力听懂,给自己营造一个轻松的心理环境,才能轻装上阵,从而发挥出自己最高的水平。如果听力内容中开始几句没有昕清楚,千万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乱了阵脚,而应该继续自信地听下去。
2.扩大词汇量
做听力练习时,学生在辨别读音的同时,还要进行“闪电式”翻译。如果学生的词汇量不够,或对单词记忆不深刻,势必在一连串的语流中卡壳。要想提高听力,扩大词汇量刻不容缓。但是学生往往喜欢死记硬背单词,既费时又不长久。打个比方,死记硬背就像把一个大钉子砸进小孔中,难砸又难拔;灵活记忆就像把一个钉子放进大孔中,记忆轻松,提取知识也轻松。同学们可以通过大量阅读记忆单词,根据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或构词法记忆单词,并且有规律地重复记忆,把暂时记忆变成长久记忆。词汇量扩大了,做听力练习时才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3.用适当的语速大声朗读,纠正语音语调
李阳的疯狂英语问世后,许多人都采用大声朗读法学英语。但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大声读等同于大声喊,结果适得其反。把正确的语音语调喊没了,真是出力不讨好!再者,许多老师让学生齐读课文时过分强调“齐”,致使学生养成拉长音读书的习惯。齐读会给每个学生练习的机会,但过分注重“齐”是不利于学生正确发音的。所以我主张让学生读书时不要拉长音,读得乱一点儿没有关系,因为曾有专家提出“A noisy class is a good class。”教师应让学生多模仿地道的英语,并提醒他们注意句子的重读、弱读以及爆破连读等。只有持之以恒地训练,才能纠正语音、语调,有利于听力的提高。
4.多看报纸杂志、课外书
教师除了讲解教材中出现的背景知识外,还应有选择地给学生增加课外知识,如美国人为什么被称作Uncle Sam、纽约为什么又叫Big Apple等等。学生也应在听取老师的建议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报纸杂志,并适当地收听英语广播或观看VCD等,从中获取这些国家各个领域的信息。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科技文化等,是提高听力的重要途径。
做听力题时应注意什么?
1拿到试题,先浏览众选项,以获取信息,有助于下一步做题。
2、学会抓关键词,中心句。注意听每段材料的第一句话,边听边用脑记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并注意其中的关系是并列还是转折等。
3、听不懂的要学会马上放弃,不要过于在意或纠缠那些难句子,否则会耽误听下面的内容。
4、听写时,第一遍主要任务是听懂大意,不要急于落笔。听第二、三遍时,在草纸上迅速记下已听到的内容,并隔行写以便检查时改动。如果有弱读、连续时往往会听不清,这需要调用我们平时积累的语法知识及语言习惯,把动词的形式、人称以及时态等细节问题处理好。
5、学生听磁带时要集中精力,不要受外界干扰。
要想提高听力,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按照上述方法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学生的程度不同、问题不同,教师应帮助他们找到其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能医好病痛,使学生的怕做听力题变成盼做听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