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赜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学校育人之本,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作为切入点,进一步论述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意义;必要性;方法;优秀人才
  引言:德育是学校育人之本,它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德育渗透的意义,探讨德育渗透的方法,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及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渗透。高中阶段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思想教育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学生方面考虑,高中生仍处于思想、人格、观念等形成的重要阶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他们进行德育渗透,有利于他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从教师方面考虑,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就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等的培养,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由此看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仅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教师各方面能力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独特的功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一批思想道德高尚、价值观正确、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德育的渗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中语文教材内容是经过不断挑选和调整的,包含了从古至今较为优秀、典范的作品。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中德育因素的丰富性、多元化。就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一些教师一味地追求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却对德育进行了功利化的取舍;在教学方式上,一些教师倾向于“应试教育”的需求。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难以达到高中语文德育的目标。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學理念,采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出语文的优势,找到语文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语文是高中教学体系中最基础、最关键的学科,它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的必备工具,对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中正是学生学习生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学校和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特别是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德育渗透的方法,以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一)树立并深入理解教学理念,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
  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也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抓手。高中语文教师应结合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树立并深入理解教学理念,同时应根据语文教学的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教师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充分融入到教学理念中,并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充分体现德育的各方面特点。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不仅能够大大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效果,而且能够大大提升德育的渗透效果。
  (二)发现真善美,引导学生向善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优秀品质,它应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和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一心向善。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引导学生发现同学之间珍贵的友谊和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三)从教材内容出发,以课文育人
  高中语文教材包含了从古至今较为优秀、典范的作品,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至真至美的情感,蕴含了作者优秀的爱国主义思想、丰富的人生哲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审美情趣等。高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发现课文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如语文教师在讲授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时,应让学生怀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多朗读几遍课文,体味毛主席当时的心境,学习他深厚的爱国情怀、勇往直前的魄力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再如,语文教师在讲授沈从文先生《边城》一文时,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欣赏这篇文章,从文章的细节中体会翠翠的单纯可爱,翠翠与祖父之间深厚的祖孙情,翠翠与天保兄弟之间的唯美爱情以及天保兄弟之间的手足情深,充分感受那个年代淳朴、至善至美的人物感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亲情观、爱情观和友情观。
  (四)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将作文命题德育化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主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体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及各种价值观的主要媒介。就目前的语文作文教学来看,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分数,只重视学生写作技巧的培养,而忽略了写作所需要蕴含的个人情感和觀念等。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加强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将作文命题德育化,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善于表达自身的情感观念。如教师可以在设置作文题目时提出相应的写作要求,要求学生的作文要能够体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不能像流水账一样去应付写作。
  (五)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既需要加强课堂上的德育,还应充分重视和发挥课外活动中德育的渗透作用。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并融入德育的内容,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同时还能实现良好的德育效果。如教师在讲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课时,可在课外活动中安排學生观看相关的影片资料,并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观后感,引导学生体会和学习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勇敢、坚强, “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和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作用,不断改进和完善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一岱.浅析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与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2018(06).
  [2]林清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语文,2014(33).
  [3]侯二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文理导航,2016(0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传统教育慢慢显露出弊端,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自主学习性不高等。混合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语文课堂学习模式,可以将传统教学与互联网教学的优势相结合,取长补短。笔者将结合语文课堂特点分析混合式学习的语文教学策略,以期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语文;教学  一、混合式学习的由来  当下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信息化趋势日益增强,这种信息化
期刊
摘要:阅读素养是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要素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教师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仅仅要教授给学生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内容,还需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
期刊
摘要:H5是一种兼具图片、音视频、超链接等传播元素的新媒介传播技术,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深受喜爱。在新媒体时代,运用基于H5技术提升大学生基层党建宣传工作实效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能够不断创新高校大学生基层党建宣传工作实效,提升党建思想引领的获得感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高校党建育人工作建设水平。  关键词:H5;大学生党建;创新应用  随着移动互联浪潮的兴起,“互联网+”的思维渐渐深入人心,多媒体
期刊
摘要: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国家对高职学生在校健康意识的重视,各大高职学校在近年来也不断加强了对高职学生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的关注。作为教育和培养祖国栋梁的沃土,社会不仅关注高校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和师资力量,也更加的关注学高职生在校内的身体健康情况。目前部分高职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很少关注自身健康状况,近视眼、肥胖甚至高血压都变成常态,长久下去,不利于学高职生的身心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家庭、
期刊
摘要:汉语中新“被”字句因其形式和语义的不可预测性,引起了学者们对该结构的研究热潮。国内已有学者从概念整合、原型理论、构式压制等方面解释该句式的生成机制。本文试图指出前人研究在理论基础和论证价值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借助转喻剖析该句式的认知动机。最后基于构式网络的继承性,本文证实了“新被字句继承并创新于经典被字句”这一说法。   关键词:新“被”字句;转喻;构式语法;认知语法  一、引言:新“被”字句
期刊
摘要:针对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的缺点,同时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契合江工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提出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翻转课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我校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学院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借鉴德国应用大学的办学经验,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要素进行系统改革和实践,构建起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
期刊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学生已被00后的学生所覆盖,00后学生,他们身上拥有青春、朝气、激情、敢于创新等优点,但是也还有自私、懒散、怕苦、被动学习等缺点。高职院校学生个体的矛盾性和多面性的特点较为突出,为高职学生管理提出了很大的难题和挑战。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威信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有个性,不服管等实际情况,提出教师威信建立途径。  关键词:教师威信;高职教育;途径探索  当代高
期刊
摘要: 抖音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主体性特点,迅速成为当下人们最喜爱的音乐类短视频APP。针对这一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及时进驻“抖音”,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充分挖掘其优势特点,并联合多方力量,加强对“抖音”的监管,从而发挥“抖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抖音  “抖音”是由今日头条推出的一款短视频分享APP,2016年9月上线,是一个专注年轻人的音乐短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结合课本内容对课文中所遇到的新生字进行详细的教学,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字数量较多,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成为了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语文课文是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最首先接触到的教学内容,语文课文是由文字构成的,因此文字和文章是紧密相连的,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文章引导学生掌握文字的随文识字教学法才是提高学生识字学习效
期刊
摘要:成功的医生能让病人佩服,成功的歌唱家能让听众佩服,成功的艺术表演家能让观众佩服,成功的领导能让部下佩服……总之能让自己的服务对像佩的人,就是成功人士。那么如果能让学生佩服的老师,特别是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如果能让自己的全班学生佩服自己,就是一位成功的、优秀的老师,就是孩子王,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佩服老师呢?我虽然不是一位成功、优秀的老师,但我想在这里浅谈一下,我从教小学教育三十多年的教育征程中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