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崇文'与'载道'的艰难选择始终贯穿于中国散文的发展历史.周作人等在回答'散文是什么'的问题时提出的'表现自我'说,未能厘清'自我'仍然属于对象范畴,并非决定散文何以能成为艺术的真正关键的驱动因素.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散文观念之争实质已经越出了散文层面,指向的是两个不同的价值理念.1949年之后的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研究,仍然停留在现代话语的转述层面,散文的创作实践继续在失范的状态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