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的妖魔化形象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文艺青年”等词汇的流行和普及,文艺已经不单单的局限于文学和艺术两个方面,而是逐渐的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文艺青年”这个群体,则主要以“才华斐然”、“行事低调”、“为理想而活”等特点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西游记》中的妖精各具特色,其中对妖精的一般划分主要从妖精来源和结局两大类来划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如文艺青年一般的妖精,比如: 黑熊怪、黄狮精、赛太岁和黄袍怪等。作者对这类妖精独特性格的描写,不但使读者对《西游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样也提高了《西游记》的文学艺术价值。
  关键词:《西游记》;文艺青年;黑熊怪;黄狮精;赛太岁;黄袍怪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02
  《西游记》这部古代的重要文学名著因其生动的情节以及神奇独特的幻想被称为我国神魔小说的最高峰,同时也为我们的审美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这部伟大的传统神魔小说中作者着重地刻画了一系列各色各样的精怪形象。抛开对传统妖魔的认知思维,我们也会发现这些妖精虽然有时令人畏惧,但有的时候也会令人钦佩、令人欣赏。本文就将另辟蹊径,从文艺青年的角度对这些妖精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摆脱对妖精的传统印象,从而为读者展现一部不一样的《西游记》。
  关于文艺青年的概念界定,要知道“文艺青年”的性格特征是鲜明的,有着独特之处。“文艺青年确实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他们的精神世界丰富而广阔,他们大多行事低调,追求一种‘低处生活’的自由状态,很多人有着天马行空的幻想和过人的才华。他们之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宅男’、‘宅女’,平时不怎么爱出门,活在自己构架的精神幻想国度中,希望凭借某种来自精神层面的力量超越现实生活。真正的文艺青年,他们不是为生活而活的,他们是为理想中的生活而活的。”所以,文艺青年需要满足“才兼文雅”、“低调处事”、“有理想追求”等几个特点。而本文也将围绕这几个特点,以黑熊精、黄狮精、赛太岁和黄袍怪四个妖精为例,来向读者介绍《西游记》妖精中的那些文艺青年。
  在《西游记》这部神魔小说中,其人物系统主要由神佛和妖魔两大部分构成。这些妖魔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大家普遍对《西游记》中的妖精的划分如下:按照妖精的来源可以划分为“凡间的怪”和“天上的精”两大类;而按照妖精结局划分,则可以分为“被打死、判罪、潜逃的妖精”和“被收服、饶过回天庭的妖精”两大类。本文将从“文艺青年”的角度,将几个特殊妖精划分出来。
  关于《西游记》妖精中的“文艺青年”主要表现在有才华、儒雅气、低调、善良以及痴情几个方面。才华儒雅如黑熊怪,文采斐然,气度不凡;低调善良如黄狮精,不出风头,不乱食用;痴情当属赛太岁和黄袍怪,妻之言语,不疑必信。下面我们就分开将他们简单分析一下。
  黑熊怪武艺非凡,原本是一头黑熊,修行多年成精。自古以来黑熊都以“笨”著称,黑熊怪之所以能被评为文艺青年,一在于他的才华,其次是他的儒雅。
  黑熊怪的才华主要体现在他的文采。黑熊怪的文采非同一般。他偷了袈裟,要“欲作雅会”。便向金池长老发了请柬。请柬内容可以说是用词用字十分考究,内容如下: “侍生熊罴顿首拜,启上大阐金池老上人丹房:屡承佳惠,感激渊深.夜观回禄之难,有失救护,谅仙机必无他害.生偶得佛衣一件,欲作雅会,谨具花酌,奉扳清赏.至期,千乞仙驾过临一叙。”请柬中将昨晚金池长老的寺院着火了称之为“回禄”之难,把自己谦称为“侍生”。自己认为寺庙着火“必无他害”,把这种猜测称之为“仙机”,“仙机”的意思是“神仙异人所作的预言或者暗示”。如此看来,黑熊怪的文化底蕴还是很丰富的。
  而说起“儒雅”,很多人觉得更是和黑熊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那么至于《西游记》里的黑熊怪,他和其他的黑熊可不一样,黑熊怪的儒雅气主要体现在他的居住环境上,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看。《西游记》第十七回写道“况正值春光时节”,但见“万壑争流,千崖竞秀,鸟啼人不见,花落树犹香。雨过天连青壁润,风来松卷翠屏张。山草发,野花开,悬崖峭嶂;薜萝生,佳木丽,峻岭平冈……”这景色着实让人流连忘返,甚至连孙大圣也陶醉其中。在黑风山中的山洞叫黑风洞。黑风洞的景色也毫不逊色,可以说是“虽然旷野不堪夸,却赛蓬莱山下景”。就是这样的景色,同样让孙大圣和观世音菩萨为之折服。因此,在这样风景秀美的山景中生长的黑熊怪也一定是翩翩儒雅。
  说完黑熊怪,我们再来看看黄狮精。黄狮精居住在玉华州城北的一个山洞里,名曰:豹头山虎口洞。后在玉华城大战时,被孙大圣打死。黄狮精有两个为人称道的优点就是低调和善良。
  在《西游记》中第八十九回记叙了这样一件事情。当孙悟空等人的武器丢失,悟空向天竺王子询问这附近是否有妖怪,王子们的回答是“神师此问,甚是有理,孤这州城之北,有一座豹头山,山中又一座虎口洞,往往人言洞内有仙,又言有虎狼,又言有妖怪,孤未曾访得端的,不知果是何物。”由此可见,这黄狮精绝不是那兴风作浪的妖怪,否则不会连百姓和王子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在那山里,他仅仅是一只喜欢在自己的山洞里做大王的狮子精罢了,可惜的是他头脑一时不清楚,偷了孙悟空等三人的兵器,被抄了家。黄狮精不但低调,而且善良。
  黄狮精的善良首先体现在他不像其他妖精那样就懂得吃唐僧肉,他是全程都没考虑过吃唐僧肉这件事。而且在《西游记》第八十九回,他偷了孙悟空等人的兵器,当孙悟空等人幻化成小妖和羊倌前去拿取兵器,让沙僧化装成为一个羊倌来到虎口洞。大圣幻化成的小妖对黄狮精说道“这就是贩猪羊的客人。还少他几两银子,带他来家取的。”万万没想到黄狮精竟然补足了这五两的银子,还亲切地称羊倌为“客人”。如此和谐,要是换了别的妖精,不要说还钱了,沙僧和八戒能保命就不错了。而且当小妖提出沙僧幻化的客人也想参加嘉会时,黄狮精很生气,但是生气的原因竟然是“倘这客人看了,去那州中传说,说得人知,那王子一时来访求,却如之何?”其实换作其他妖精,肯定会说“哎,他若来要,我便一口吃了他”。如此可見,黄狮精不想惹是生非,只想安安稳稳得做个低调善良的山大王。   《西游记》妖精中的文艺青年除了黑熊怪、黄狮精之外,还有两个对爱情一往情深的妖精,那便是赛太岁和黄袍怪。
  赛太岁出现在《西游记》第七十回中,他本是观世音菩萨的坐骑金毛吼,来到人间掠走了朱紫国国王的金圣宫娘娘,这一走就是三年。其实这也是朱紫国国王的因果报应。因朱紫国国王年轻时还是东宫太子的时候,曾在落凤坡前射伤孔雀大明王的两只幼雀,吩咐教国王“拆凤三年,身耽啾疾。”而金毛犼也就是赛太岁正巧听到这句话,故而下凡为妖,将金圣宫娘娘掳去,帮助朱紫国国王消了这灾。
  虽然是为了国王消灾,但赛太岁对金圣宫娘娘也是动了真情,痴情颇深。其实赛太岁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坏蛋妖怪,每年都要去朱紫国抢两个宫女吃掉。但是其对抢来的皇后——金圣宫娘娘,却一片痴爱之心。对于这种爱情,可以说是没有一点私心的单纯的爱。以至于即使赛太岁三年都没近身金圣宫娘娘,还把娘娘当做宝贝一样疼爱,更别说加害了。《西游记》第七十回中,赛太岁要向朱紫国下战书,金圣宫娘娘听到后哭了一个下午,于是赛太岁让孙悟空假扮的先锋“有来有去”去告诉娘娘“说那里人马骁勇,必然胜我,且宽他一时之心。”由此可见赛太岁的体贴之处。当孙悟空前来解救金圣宫娘娘回国时,孙悟空让金圣宫娘娘“使出个风流喜悦之容,与他叙个夫妻之情。”好让赛太岁将宝贝铃儿交予娘娘,以便偷取。赛太岁当得知娘娘叫唤自己的时候像个孩子似的十分开心。当娘娘对赛太岁抱怨说宝贝铃铛外着自己,为何不交予自己保管时,赛太岁赶紧笑着赔不是“娘娘怪的是!怪的是!宝贝在此,今日就当付你收之。”然后毫不犹豫把紫金铃交给了娘娘,可谓痴心一片。只是可怜这赛太岁爱上了一个错的人。不过最后赛太岁的结果也不是太坏,继续跟随观音菩萨修行去了。
  黄袍怪是在该书的第二十八回出现的,他的原型是天上的奎木狼星,武艺高强,法力无边。而黄袍怪的爱情主要发生在他在天庭担任点卯任务时,与披香殿的侍女玉女相爱。后来,玉女害怕他们恋爱的事情玷污了天宫的声誉,于是便下界转世成了宝象国的百花羞公主,而黄袍怪也毅然决然地下界在碗子山波月洞做了妖怪,并将凡间的玉女用法摄回到自己的山,与其做了夫妻。这场夫妻做了一十三年,并生养一对孩子。黄袍怪对百花羞公主的爱是感人的、伟大的。同时,黄袍怪对于百花羞公主也是绝对信任的。第二十九回写到,当黄袍怪与八戒、沙僧在外面打斗时,只听到娘娘一句叫喊,黄袍怪便立即撤回洞府询问何事。当娘娘为了解救唐僧撒谎告知黄袍怪要放过取经之人来还愿的时候,黄袍怪不假思索地说道:“浑家,你却多心呢。甚么打紧之事。我要吃人,那里不捞几个吃吃?这个把和尚到得那里,放他去罢。”于是便轻轻松松得把唐僧给放了,同时也放弃了自己长生不老的机会。后来当黄袍怪知道娘娘递了书信到自己的国家,也是相当愤怒,对百花羞公主破口大骂。骂道:“你这狗心贱妇,全没人伦!我当初带你到此,更无半点儿说话,你穿的锦,戴的金,缺少东西我去寻,四时受用,每日情深,你怎么只想你父母,更无一点夫妻心?”这仅有的一次动怒,也让我们看到了黄袍怪对玉女的痴心。之后当娘娘的谎话险些被识破,他也是起了疑。而当沙僧编造谎话打消了黄袍怪的疑心之后,黄袍怪对娘娘再三赔礼,因为他不允许自己对自己所爱之人有任何疑虑。之后发生的事便是八戒、沙僧摔死黄袍怪的两个儿子,而他无暇顾及自己的伤痛,一味地照顾着百花羞公主,但是他不知此时的公主已是孙悟空所变,甚至为了救公主毫不怀疑地将自己的内丹舍利贡献出来。
  黄袍怪是痴情的,也是可怜的。作为奎木狼星的他为了爱情甘愿来人间走一遭,为了不忘记玉女,誓死不吞下孟婆一滴汤,却不知道纤弱的玉女一不留神却将孟婆汤喝了半口,终究是忘记了他。公主在黄袍怪眼里还是那个有情的玉女,而他在公主眼里早就变成了令人憎恶的妖怪。
  在《西游记》的西游遇险九九八十一难中,妖怪的数量以及形象性格的描写也足以让我们惊叹。其中个性鲜明具有文艺青年气质的并不单单有黑熊怪、黄狮精、赛太岁、黄袍怪等。通过这些“文艺青年”足可以看出作者的功底和用心良苦,假若我们发现这些妖怪都是千篇一律的凶神恶煞,让人生恨,我们难免会有厌倦之情。正是这些妖精中的“文艺青年”,才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作者吴承恩的文学写作功底以及《西游记》的文学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吕杨.追寻文艺时尚梦[J].纺织服装周刊,2014,(19):第79页.
  [2]夏莹.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
  [3](明)吴承恩.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上)[M].长沙:岳麓书社,2015年9月.
  [4](明)吴承恩.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下)[M].长沙:岳麓书社,2015年9月.
  [5]顾振彪.四大名著人物点击与知识问答[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5月.
  [6]竺洪波.趣说四大名著人物从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7]王魁.答187疑問解析西游记[M].沈阳:白山出版社,2015年7月.
其他文献
摘 要:《芳华》从小说到电影,用碎片化的个体记忆缅怀了特殊年代的青春芳华,将小说中复杂的人生体验转化为怀旧影像和文工团情结。电影文本暗合着商业文化语境中大众对身体和暴力的消费诉求,最大程度弱化了小说对人性的剖析和文化反思精神,反映出电影叙事改编过程中的文化折损现实。  关键词:青春;怀旧;叙事改编;文化折损  [中图分类号]:J9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
摘 要:“雨”是中日文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尤其在诗歌领域。其抒情意象,折射出诗人们的丰富多变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本文通过搜集《唐诗三百首》和《古今和歌集》中含“雨”的诗句,在分类数据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对比分析,来探讨中日“雨”意象特征以厘清东亚汉字文化圈各自特有的文人气质。  关键词:唐诗三百首;古今和歌集;雨;意象对比  作者简介:胡琪琪(1994-),女,汉,湖南省邵阳市人,湖南师范大学硕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级大创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教育的路径与载体研究》(201710320017Z)的阶段成果。  摘 要:《报刘一丈书》是宗臣创作的重要作品。通过对权势者、干谒者和门人不同青苔的描绘,形象展示了晚明官场的黑暗和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守清白的人格魅力,是一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书信。  关键词:化人育人;宗臣;报刘一丈书;修养  作者简介:崔嘉桁(1998-),女,汉
摘 要:瑞士的德语作家凯勒(1819-1890)(Gottfried·Keller)的代表作《绿衣亨利》,其中描写了主人公绿衣亨利在经历了种种曲折后返回家乡,开启了新的生活。从他的人生经历来看,是不断成长、变化的。本文主要从成长小说的角度来解读其成长的过程,将其成长分为三阶段:童年少年阶段、游学阶段和回乡阶段。  关键词:成长小说;《绿衣亨利》;亨利  作者简介:郭宏月(1995.10-),女,汉
摘 要:维多利亚时期见证了英国社会的重要变革,两次工业革命的推进与海外殖民掠夺的深入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在文学创作方面,该时期被称为英国文学的“黄金时期”,然而这一阶段诗歌创作却较为平淡,人们耳熟能详的诗人并不多,并且诗人们在写作方面的突破和创新也相对较少。但作为浪漫主义诗歌向现代主义诗歌的过渡,维多利亚诗歌的地位仍不容忽视。本文将从主题上分析三位维多利亚时期诗人——阿尔弗莱德·丁尼生、罗伯特
摘 要:近年来,“转发锦鲤”一度成为网络热门话题,锦鲤形象在各大网络社交媒体的主页上频频现身,一跃成为人们许愿求福的吉祥物。其实从古时起,民间百姓就对锦鲤的祖先——鲤鱼就有着祥瑞的执念,人们从鲤鱼的特性出发,赋予他们美好的寓意,一条鲤鱼就可同时具有吉祥、富足、忠贞、勇敢几种象征意义。本文将借由“转发锦鲤”现象分析论述鲤鱼这些民间象征意义的由来,进一步探索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关键词:鲤鱼;象征;吉
摘 要:伯莎是《简爱》中束之于阁楼的“疯女人”,夏洛蒂·勃朗特笔下众多女性群像中为数不多的怪物形象。她在四次出场中没有表达过一句完整的话,本文从伯莎的角度出发浅析维多利亚时期男权社会中没有话语权的疯女人形象。  关键词:疯女人;话语权;反抗  作者简介:朱子茹(1999.4-),女,回族,河南省商丘人,本科,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一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美国社会由传统向全面现代化转型,新的消费主义由此产生,但却给美国人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危机。菲茨杰拉德通过描写青年艾默里的成长过程,真实地反映了符号消费影响下的“迷惘的一代”。本文将从消费文化符号角度解读《人间天堂》。  关键词:消费文化;符号;菲茨杰拉德  作者简介:周玥琳(1998.2-),女,汉族,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本科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摘 要:《丙申故事集》是一部由五个独立的短篇故事所构成的短篇故事集。小说将每个故事的爱恨情仇糅杂在一起。同时作者把女性极其脆弱之处如抽丝剥茧般剖开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细节中坦露人性弱点的方式直接掀开了孤独的本质。五个故事分别穿插了过去与现在,青年与中老年,男与女等二元对立的描写。小说将所有感触穿插在一起,体现了作为人的存在从生命最灿烂之处到人生荒瘠的终点,一路不断回望的人生体验。  关键词:弋舟;
摘 要:蒯通是生活在战国末年至汉初的纵横家,曾先后拜于项羽、韩信帐下。《史记》、《汉书》对蒯通皆有记载,《汉书》虽大致承袭了《史记》的内容,但在体例上,《史记》把蒯通的事迹散于其他人的传记,《汉书》则将蒯通与伍被、江充、息夫躬并列,单独立传。在具体的记述中,《汉书》删去了蒯通讲若韩信背汉,则刘邦不一定能成为天下之主的言论。前人对班固的这些改易多有批评,认为班固处置失当,使蒯通蒙冤。但通过考察《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