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高校护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操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护理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护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完成实践操作任务,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水平。一体化教学还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 护理 一体化教学 模式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实践对护理人才的要求也从单一的疾病护理逐步转向多元化的健康服务,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医学模式的需要,这就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和高技能的护理操作水平。一体化教学新模式的转变对护理教学和高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理论知识围绕教学实践进行讲解,体现了理论服务于实践的宗旨。这样的一体化教学方法既提高了学生技能操作水平,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哪些问题
众多教学模式的创建大多是在“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使得在教学模式的建构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值错位、目标虚设、教学分离的现象,从而不同程度地扼杀了学生对实践操作上的真正体验。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同时进行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大特点,该模式大多实行先进行理论知识学习,而后进行实践环节教学,从而导致教、学两张皮这种状况的形成,加之课程的进度是不同的,使得理论教学脱节于实践教学。二是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是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压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是用理论课成绩来说话,导致学生极端化。三是重复教学以及资源浪费现象经常发生。在教育资源短缺的同时,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资源利用率低的现象也十分严重。特别是实验室的使用率和利用率低下,造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浪费。四是教师仅把教学目标停留在认知的层面,动作技能和情感往往被忽视,觉得完成认知领域即可完成教学任务,忽视动作技能实践操作。
二、一体化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优势
这种全新的护理一体化模式有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课和实训课全部安排在实训室教室上,将课堂搬到了实训室里,这种教学模式非常好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加以解决,使得理论课之间,理论课以及实训课知识的重复率得到了减少,教学的直观性也得到了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完全体现出来了。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习理论兴趣,促进了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兴趣,为学生走向实际护理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从而为学完理论后可以及时进行实践操作提供便利的条件,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完美的结合。
三、如何实施护理一体化教学
护理一体化模式是由老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在模拟病房现场,或者在实训室模拟病房中进行教学,边教边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打破了理论和实训课界限,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动手及动脑能力整合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习完理论课后,第一时间进行实践训练。把课堂教学搬到实训操作室,老师边讲边操作进行示范性教学,把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融为一体,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巡回辅导等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听、看、练等方法全面调动大脑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一体化教学法由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且互相配合、灵活运用,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使学生不觉得单调乏味,因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周六和周日实训室进行开放式训练,利用更多时间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训技能操作,老师进行辅导。这种教学方法,拓宽了教学空间,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减少了资源浪费,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还不是很强大。因此,一体化教学方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次发展契机,我们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去完善它。
参考文献:
[1]陈捷.护理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9.22.
[2]张国强.理论一体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4.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关键词 护理 一体化教学 模式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实践对护理人才的要求也从单一的疾病护理逐步转向多元化的健康服务,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医学模式的需要,这就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和高技能的护理操作水平。一体化教学新模式的转变对护理教学和高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理论知识围绕教学实践进行讲解,体现了理论服务于实践的宗旨。这样的一体化教学方法既提高了学生技能操作水平,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哪些问题
众多教学模式的创建大多是在“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使得在教学模式的建构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值错位、目标虚设、教学分离的现象,从而不同程度地扼杀了学生对实践操作上的真正体验。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同时进行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大特点,该模式大多实行先进行理论知识学习,而后进行实践环节教学,从而导致教、学两张皮这种状况的形成,加之课程的进度是不同的,使得理论教学脱节于实践教学。二是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是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压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是用理论课成绩来说话,导致学生极端化。三是重复教学以及资源浪费现象经常发生。在教育资源短缺的同时,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资源利用率低的现象也十分严重。特别是实验室的使用率和利用率低下,造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浪费。四是教师仅把教学目标停留在认知的层面,动作技能和情感往往被忽视,觉得完成认知领域即可完成教学任务,忽视动作技能实践操作。
二、一体化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优势
这种全新的护理一体化模式有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课和实训课全部安排在实训室教室上,将课堂搬到了实训室里,这种教学模式非常好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加以解决,使得理论课之间,理论课以及实训课知识的重复率得到了减少,教学的直观性也得到了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完全体现出来了。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习理论兴趣,促进了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兴趣,为学生走向实际护理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从而为学完理论后可以及时进行实践操作提供便利的条件,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完美的结合。
三、如何实施护理一体化教学
护理一体化模式是由老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在模拟病房现场,或者在实训室模拟病房中进行教学,边教边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打破了理论和实训课界限,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动手及动脑能力整合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习完理论课后,第一时间进行实践训练。把课堂教学搬到实训操作室,老师边讲边操作进行示范性教学,把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融为一体,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巡回辅导等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听、看、练等方法全面调动大脑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一体化教学法由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且互相配合、灵活运用,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使学生不觉得单调乏味,因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周六和周日实训室进行开放式训练,利用更多时间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训技能操作,老师进行辅导。这种教学方法,拓宽了教学空间,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减少了资源浪费,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还不是很强大。因此,一体化教学方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次发展契机,我们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去完善它。
参考文献:
[1]陈捷.护理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9.22.
[2]张国强.理论一体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4.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