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遇到了你,就是最美好的事情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_an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你曾说,小时候的你特别讨厌我。
  你是大姨家的孩子,比我提早5年领略这个世界的风光。你目睹了我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的经历,甚至早早地把自己的芭比娃娃贡献出来,想要作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份礼物。你想像着,会像打扮洋娃娃那样给我扎辫子穿裙子,也会像所有姐姐那样牵着我的手四处遛弯。你抱着美好的幻想,就这样等啊等,在你5岁那年,我终于出生了。
  可一切都和你想象的不一样。我出生那会儿,妈妈的身体处于很虚弱的状态,家里人打算请人照顾我和妈妈。可是大姨放心不下,正巧那年夏天她带的学生顺利高考毕业,大姨便匆匆地将你送到了乡下的爷爷家,转而赶来照顾我们。
  大姨尽心尽力地照料了我和媽妈两个多月,临近开学的时候,她回到乡下去接你,谁知见到你的那一刻,她就忍不住哭了——你身上到处都是被蚊虫叮咬过的痕迹,裤脚上还蹭上了些泥巴。你见到大姨时,也“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后来你告诉我,扑到大姨怀里的那一刻,忽然感觉特别讨厌我。你明明以为我会像一个小天使一样降临在你的身边,可谁知我却生生分走了原本属于你的爱。
  可是那样的想法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我慢慢地长大,你与我见面的机会多了起来。你时常把自己的玩具和贴纸带给我,陪我一起在房子里捉迷藏。那个时候的我特别调皮,总是不顾你的劝阻爬上卧室的窗台,你怕我摔下来,就一直待在旁边拽着我的衣角,直到我玩得筋疲力尽为止。
  真正让你感到害怕的事情发生在我10岁那年。那天只有我俩在家,我在房子里转来转去,谁知脚下一绊,整个人不受控制地往前摔去,等你听到我发出的惨叫声时,我的额角已经淌下了汩汩鲜血。我的余光看到了从额头滴到衣服上的血渍,不知究竟是因为疼痛还是害怕,瞬间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哭喊。
  这时你立马丢下书冲了过来,二话不说便背起我往楼下跑去。你背着我打车、到医院挂号,等到爸爸妈妈赶来时,我已经躺在了手术台上。
  如今,我的额角还留有一块淡淡的疤,你总是轻轻摩挲着它,责怪自己没有照顾好我。可我会永远记得那天的场景,明明还是小姑娘的你飞快地冲到我的面前,像个大英雄一样把我放在背上,你的勇敢让我心中的害怕渐渐消退,后来我才明白,原来那种感觉叫作心安。
  02
  可惜的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没有维持太久。
  高一那年,为了让你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大姨将你送去了邻省一所封闭式学校读书。那所学校管理森严,平时手机都得交给老师保管,而你又离家远,几乎半个学期才能回家一趟。我能见到你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虽说你给大姨报平安时也总不忘给我打一个电话,可我有时待在学校,有时和朋友在外边闲逛,能接上你电话的机会总是少之又少。
  渐渐地,你开始褪去那层稚嫩的外壳,穿衣打扮、言行举止都渐渐成熟起来。我只有在寒暑假才会偶尔见到你,那时的你耳朵上总是挂着一副耳机,里面播放着一些我听不懂歌词的歌曲。我看着你书架上焕然一新的书本,看着你电脑屏幕上播放的电视剧,忽然间发现,原来那个陪我坐在地上玩泥巴的姐姐已经长大了。你越来越有成年人的模样,而我却依旧是一个幼稚的孩童,我仰头望着你,不得不承认自己和你的关系已不复当初。
  我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你,把你和长辈们归为一类,生怕被你知晓了我的小秘密,更怕迎来的是你的不理解。直到如今,我也不知道你有没有发觉过我的疏离,但你依旧会在每个相见的时刻,为我准备各式各样的小惊喜,依然会絮絮叨叨地和我说着你的心事。
  我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心思,总是坚信自己可以瞒天过海。谁知读初二的时候,市里有一场非常重要的考试要在我们学校举行,所有教室都必须清空,我望着书兜里一摞摞的明星海报和周边,着急到恨不得将它们塞进垃圾桶里。
  最着急的时候,我想到了你。
  那个傍晚,我小心翼翼地给你打了电话,询问你是否愿意替我保管一些物品。你在那头连连答应,马上就将地址发给了我,生怕我没有足够的快递费,还在微信上给我转了一笔钱。
  彼时,你已经在异地读大学了。我望着手机屏幕上陌生的地址,这才发觉原来自己已经忽视了你太久。好在你并没有责怪我,你总是以为我太忙,只是一再地嘱咐我要照顾好自己。
  后来你收到了我寄给你的那些小秘密,我以为你会对它们不屑一顾,谁知你竟然打电话和我聊了起来。原来你能理解我对偶像的喜欢,并且教我如何将这种热情转化为努力的动力。你仿佛能理解我所有的小心思,甚至给我讲起了自己曾经和一个男生的故事。
  我听着你回忆过去的声音,忽然间明白,原来你也同我一样经历过这些宝贵的岁月。我开始把自己青春期的烦恼讲给你听,遇到拿捏不准的问题也常常询问你的意见。在我那段觉得全世界的成年人都与自己为敌的叛逆期里,是你给予了我最及时的尊重与鼓励。
  03
  时间总是在悄无声息中流淌得飞快,我们恢复了当初亲密无间的关系,而转眼间,我也到了面临高中文理分科的时期。
  在身边很多人的眼里,只有学不懂理科的人才会选择读文科。所以高二那年,即便我的理综成绩差得一塌糊涂,可为了心中那一点点小小的自尊心,我还是咬牙坚持选择去读理科。
  收到文理分科志愿表后,爸妈几乎发动了所有亲戚来劝我读文科,连老师也不断地提醒我要再仔细考虑考虑。我心中感到十分委屈,觉得仿佛所有人都看不起自己,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想要读理科究竟是因为热爱,还是因为不愿让别人看低了自己。
  填志愿表的那个晚上,你给我打了一通电话,我知道你是我父母派来的说客,便不太愿意同你讲话。
  可你压根没有跟我提文理分科的事情,你只是和我讲自己工作中遇到的烦恼,以及那些岔路口曾经错过的失去的东西。
  你告诉我说,人生会面临无数的选择,有些选择换来的只是暂时的结果,它们是为了给未来做出更好的铺垫。那一刻,我想到了自己参加高考的目的,我并不是非要和谁赌气来证明自己,而且应该去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为未来的冲刺做好更加踏实的准备。
  你并未劝慰我太多,而我却如醍醐灌顶般醒悟过来,这么看来,你果真是最懂我的姐姐。
  相同的事情,在两年后又重演了一次。高考结束那年,我热血沸腾地在志愿表上填下了自己向往已久的新闻学专业,谁知所有人都反对我的决定。在他们看来,新闻学专业就业难,并且伴随着很多不稳定因素。那晚,你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我以为你要和其他人一样劝阻我。谁知你跟我说,辛辛苦苦坚持了这么多年,终于迈过了高考这一关,就去追逐自己热爱的事物吧。
  也正是因为你的认同,我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大学期间也总是提醒自己不要松懈,这样才不会辜负了你当初的信任与鼓励。
  我们是相差了5年的姐妹,可我却从不觉得时光在我们之间留有任何沟壑。你是可以给予我勇气与力量的姐姐,也是能够陪我谈天说地的闺密。我该是有多么幸运,才能在成长的路上遇到这么好的一个你。大概与你相遇,就是最美好的事情。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 神仙非有情非无情的感情状态,与道家圆教义理相通。熟悉黄老之术的胡兰成,感情观恰与之一致。本文旨在表明道足以应物,举出道应于人事之一例,管中窥豹。汉文明中,道不仅见于人事,也见于制器、技艺,遍及百姓日用,中国人的人生因此成为修道的过程,人性的超越维度就此保住,因此中国无宗教。当下重建中国文明,应洄复日常修行这一传统。洄复的关键,并非简单复古,而是要钩沉出道究竟如何见于人事、制器与技艺?这里
内容提要本文借助人类“文明形态论”成果,特别是斯宾格勒的“历史形态学”,通过对之进行汲取与改造,建构起一种“文明形态论”框架下的“文艺形态论”。当把“文艺形态论”挪移至比较文学研究时,一种“平行研究”的形构便自然地呈现出来。“文艺形态论”与“平行研究”之间的联动关系,暗含着比较文学的重要原理;比较文学者所执持的“世界文艺关系观”是左右比较文学研究形貌的隐形之手。  关键词“世界文艺关系观”文艺形态
内容提要 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地方政府充分利用社区组织平台,把乡镇基层和市直部门人员派驻社区,统一服务机构和标识,实现服务下移和重心下沉,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全程代理”服务。在政府与社区组织关系上,奉行互助、合作和双赢的理念,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方式合作提供公共服务。通过社区建设运动,促进了政府职能从管治到服务的转变,城乡公共服务的对接和一体化也将催生和引发政府行为方式的革命及基层治
内容提要现在我们所说“唐诗学”的蔚为奇观,乃唐以后历代诗论家阐发理论之累积结果,在唐时较多的是零散诗论,较为有系统的多由宋人启导。较早前陈伯海主编的《历代唐诗论评选》堪称代表,然而有感“唐代唐诗论”这部分不足之处。毕竟唐入诗论家的理论学说,有开启、孕育发展之功,不得不深究详论。因此,本文以“唐人论唐诗”为研究对象,从中寻究唐人诗论家日积月累所阐发的理论学说,并梳理其脉络源流,传承演变——“风文声”
1989年,美国卡内基有限公司总经理查尔斯·施瓦布,响应金融家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建议,将几家相互竞争的公司组成一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为此,他日夜奔忙,吃饭睡觉都不能按时,但事情仍然积案如山。  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为了多处理事务,施瓦布特意每日早晨5点起床,晚上直到凌晨1点才休息,但多如牛毛的繁杂事务仍然日夜缠身,施瓦布感觉心情越来越烦躁。  施瓦布也明白是事务太多,让自己难以应付,所以才
内容提要西北作家雪漠的《西夏咒》这部作品在当下有着十分独特的意义,这部作品颇具内涵,涉及到历史文化思考、生与死的困苦、坚韧与虚无、时间之相对与永恒等等,特别是其独具的宗教情怀,都对当今小说美学范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作品在叙述方面的丰富多变;人物刻划富有张力,处理时空重叠和修辞性的反讽,都显示出这部小说的非同寻常。  关键词 文本 自由 文化 宗教情怀 个人化写作 突破  [中图分类号]1207.42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高考,无非就是很多人同时做同一份卷子,然后决定去哪一座城市,最终发现,错的每一道题都是为了遇见对的人,而对的每一道题,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高三,从嘴里说出来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可若是能将高三那一年里的眼泪和汗水,如同这两个字一般,轻轻巧巧地一句带过,那该有多好啊。  从每天早上5点开始,太阳的光辉还来不及洒向大地,我就戴着耳机开始晨跑,耳机里放的是英语听力。晚上学校熄
内容提要 秦取天下多暴,但亦有将兼并战争合理化的期许。秦始皇初并天下诏宣布六国为“暴乱”,以此建构统一战争的正当性。然而,诏书将“倍盟”“畔约”作为吞并六国最为显著的理由,而忽视从传统政治伦理角度对所谓六国“暴乱”进行论证,这样的政治思维与战国时期会盟约誓行为的极端工具化密切相关,而战国思想界对暴力合理性的大力论证,则是该思维得以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石。当战争局面成为过去,约誓会盟不再进行,秦王朝对兼
如果说18岁之前我做了什么影响以后人生道路的决定,那大概就是选择学习文科了。在一所文理科人数比例能达到1:10的重点高中里,选择读文无疑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有人抱着文科比理科更容易学的侥幸心理踏上这条路,最终被撞得头破血流,也有人恰到好处地最大化自己的长处,用闪耀的成绩为自己铺出一片坦途。  我承认,我选择读文科的初衷是因为我的数理化成绩差到了极致,只有走学文这条路,才能稍稍弥补一下我那可怜的自尊
适合话题:  人性化;暖心;  交通;等待;  善意;向往  前不久,一段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为了赶公交车,一群年轻人在夜幕下奋力奔跑,公交车司机在他们刷卡上车后才发车。其实,这是成都公交306路车队末班车司机师傅们的共同习惯:在向其他乘客说明情况后,车子多等3分钟。因为两年前一条地铁开通后,乘客从末班地铁出站,再到赶上末班公交车,刚好差3分钟。  体驗过深夜错过末班车的遗憾,就会理解被人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