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唐诗之韵 悟国学之美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woic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我还是孩童时,妈妈常带我去看望双目失明的老外祖父。每一次去都见他躺在一张老摇椅上饶有兴味地吟唱唐诗。听到我的声音,老外祖父便樂呵呵地叫着:“艺妹仔,快来学唐诗喽!”我赶紧乐呵呵地跑到老外公身边……每逢假日,一老一少总是亲亲热热地相依相偎,或摇头晃脑地长吟短叹,或手舞足蹈地引吭高歌……这大概就是老外祖父给我的唐诗启蒙了吧!
  《唐诗三百首》我有空就读,从浮光掠影到融会贯通,唐诗给了我不少人生启迪,并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帮助。
  唐诗中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数不胜数,我特别喜欢李白和王维的山水诗 ,每当诵读《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汉江临泛》等诗时,眼前总会闪现出一幅幅水墨丹青画——或波澜壮阔,或清逸秀丽……于是我迷上了游山玩水,双休日常和丈夫兴趣盎然地带着孩子到城郊景区爬山,看瀑布,观奇景。在空寂的山谷中 ,我会高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何等的怡然自得!走在山脚的田埂上,片片金色的稻田中,不时惊起几只白鹭,悠然婉转鸟鸣声声,我情不自禁地唱起:“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此时再精彩的描写又岂可与诗中意境同日而语!
  四季轮回,唐诗的美妙无处不有:春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夏季——“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秋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等娇媚、明丽,叫人既不伤春,也不悲秋,更无年华似水之感慨了。
  诗人丰富的人生经历,面对坎坷的奋力抗争,对生命的不懈追求,都真实而生动地铸进了诗的高歌之中,令我心潮澎湃,深受启发。师范毕业,走入工作岗位时,我满脑子装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信念,立下了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目标 。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我会用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勉励自己。刘禹锡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位诗人,他面对一贬再贬,百折不挠,越挫越勇,不向权贵低头,不计个人荣辱得失的豁达胸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他遭受严重打击时写下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意境雄浑,斗志昂扬,没有丝毫悲观颓废之情,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多么励志!
  习作课上,我将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和“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作比较,使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意境……我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吟诵一些浅显生动的唐诗,也会讲一些诗人的人生故事给学生听,学生都很感兴趣,慢慢地学生的书包里,都有了一本儿童版《唐诗三百首》。在上语文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会把跟课文有关的诗句背给学生听,当我背唐诗时,他们就会拿出自己的《唐诗三百首》,如果我背的诗正好他们书中有,他们会很自豪地和我一起诵读。唐诗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滋养了他们的诗意人生。
  当学生犯了错,我不是厉声责备,而是劝诫开导,有时一句唐诗胜过千言万语。当学生贪玩厌学时,我送他一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当学生发生争执友情破裂时,我劝解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当学生不尊重父母时,我告诉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学生不爱阅读写作文困难时,我劝告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句句唐诗的阐释,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唐诗的无穷魅力,实实在在地体味到为人处世的灼见真知。
  一首首神韵飞扬的唐诗,犹如一杯杯美酒佳酿,令我沉醉;一句句奥妙缤纷的唐诗让我领悟到生命的多姿多彩,人生的价值千钧;一字字书香馥郁的唐诗将流淌、充溢于我全身的血液,伴随、滋润我的整个生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深知唐诗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最精粹、最深邃、最具艺术魅力的瑰宝,在这漫漫长路的探索中,我还需不懈努力,奋力向上攀登!(作者单位:江西鹰潭市第五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快乐读书吧”是“课外阅读进课程”的一个代表性新栏目,是架起课内外阅读的重要桥梁,更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然而从现状来看,学生对于这一栏目的兴趣不高,很难坚持独立读完整本书,或者说是缺少独立完成阅读整本书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因为缺乏持续阅读的毅力,或是囫囵吞枣缺乏阅读深度,所以难以厘清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  鉴于此,笔者针对学生实际,提炼出“选组·共读·分享”阅读活动形式。这一形式是指在班
【教学目标】  1.认识“射、值”等生字,会写“类、炎”等字,会默读课文。  2.能借助表格提示,讲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展开想象,感受故事的神奇,并能讲演故事。  【教学过程】  一、搭语言支架,从课题“简单讲”  1. 看图片,猜故事。  (出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插图。)  2.出示故事名。  (1)读题目,谈发现。  (2)引出神话故事题目的一般规律:谁 干
深圳: 就业岗位59.3万 求职人数57万    近期,深圳市劳动保障局发布了2009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统计数字显示,深圳职场供求已回暖。  数据显示,深圳2009年第一季度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人数(就业岗位)为160.6万人次(个);求职人数为169.6万人次;岗位缺口数为8.9万人次(个);求人倍率为0.94。一季度的需求数量较上季度增加了9.9万人次,增幅为6.57%;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0.
耐人寻味、鲜明独特的课文题目是阅读教学中宝贵的教学资源。在课文题目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停留在读读就算完事的层面上,而要能够从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悉心品味,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课文题目的独特魅力。  一、依托课文题目,解读文本  正确解读文本是学生阅读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把握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厘清课文线索,把握主要内容,为学生的深度阅读奠定基础。  以统编本五年级上
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诸如教学模式陈旧、教育思想僵化、学用严重脱节、办学内涵虚空等弊端迫切地需要破解。面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从未有过的急剧转型,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要作出适应性的变化,必须重新构筑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重新搭建职业技术教育的平台,重新锻造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必须对职业技术教育现有的管理系列、教学系列、社会关联系
课标实施以来,一些新理念已在公开课教学中或隐或现地体现,如何将这些理念在平常的课堂中深深扎根呢?我觉得可以在试题上做些引导,编制一些生活化的试题,既易于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储备,又有利于激发他们答题的积极性,实现考试中的语文试题与生活化的语文进行对接。  一、展示个性的自我表达  试卷中时常出现千人一面的答案,这与灌输式教学有关,与学生死记硬背有关,也与语文试卷的命题有关。试卷的命题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广东海燕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职教材经过10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声誉,是广东省教育厅推荐使用的教学用书。目前已出版有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事业、旅游专业等五个系列。共71种,年销售总量超百万册。各系列教材均田职教幸家、专业教授和一线的职校资深教师共同编写,为中职教学量身订做,内容选取深浅适宜,讲述方式生动易懂,并注重实际应用和技能培养,在专业教材中引用大量实际案例,充分
《陶校长的演讲》是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内容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又有着很强的道德认知倾向。于是,很多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走进了德育教育的胡同。那么,如何还这篇课文以语文的真面目,真正将教学落实到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中呢?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以其简约扎实、幽默睿智的教学智慧,为我们诠释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关注语言,指向表达,看起来没有什么可教的课文,也会真真切切大有文章可作。笔者以管老师执教的《陶校长的演
东莞理工学校数控专业是该校的品牌专业,也是省市重点专业。在该专业发展壮大的十年中,有一位教师的名字是该校师生不能忘记的,他就是该校电子机械专业科副主任、数控专业带头人、“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获得者杨晖。走近杨晖,折服记者的不是他一个又一个显赫的头衔,而是在他平静的言语中流露出来的人文情怀。  二十七载教学路  杨晖儿时的梦想是当一名工程师,所以当年报读了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系。四年大学生活
默读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课标要求高年级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但这并不是一般说法中的“读得快”,而是要求学生从阅读需要入手,用较短的时间快速掌握主要内容,完成阅读任务。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呢?我就借助关键词句方面来谈谈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策略。  一、抓住叙事要素,厘清课文脉络  高年级教材中选编的故事类课文篇幅都比较长,初读课文时学生需要厘清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束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