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要来源于教学需求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lly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教师之所以认为很多课题研究都只是形式而已,主要原因是一些参与课题的教师总是抱有功利性的目的。因为目前很多学校对老师进行考核时,都把是否参与课题研究当成了评价教师业绩的重要考察内容,所以教师便纷纷绞尽脑汁,硬着头皮申报、参与课题研究,不管这个课题跟自己的教学有多大关系,也不管自己对这个课题有没有研究兴趣,更不管自己对这个课题有没有研究条件。总之,只要该课题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就好。抱着这样的态度进行课题研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是这样对待课题研究的:“我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这给了我们一个进行课题研究的新思路——每一位教师,不管你是小学的还是中学的,不管你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其中有些困难需要我们耗费大量的心思和时间才能够解决。而这个困难,就是一个很好的科研课题,这个解决困难的过程就是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而这个困难解决的结果也就是课题研究的结果。也就是说,当我们解决了一个困难后,就把整个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虽然我们没有进行课题申报,但却使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它将成为我们教育生涯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这就是课题研究。
  当然,除了教育中的难题,有些我们感兴趣的问题,也可以作为课题进行研究,这样使我们能够从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幸福。
  课题研究可以人人有。只要抱着一颗平常心,根据教学需求,自己做课题研究的命题者,做到我的课题我做主,这样,我们才不会被课题所累,被课题束缚,也不会使课题流于一种形式。■
其他文献
课堂是师生双方在交往中不断进行自我实现和自我重构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师生的话语方式既体现各自的自我认识又重塑着自我。关注课堂师生话语,关注课堂实践过程是解决课堂矛盾冲突、推进师生主体性解放和自我构建的必要途径。    从夸美纽斯正式论述课堂教学以来,课堂教学已走过了三百余年的历程。师生课堂交往方式也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自上而下的线性单一,发展到现在所倡导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动合作。教育理论和教育实
“让每节课都精彩。”这是化学特级教师徐伟念的名言。  “精彩”二字怎样理解?是形式的新颖?是内容的深刻?是理念的先进?是教师教学技艺的高超?还是各种因素兼而有之?  徐老师憨憨一笑:“我对精彩的理解就是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受益,让每个学生得到健康的成长。”  如此定位的“精彩”,让徐老师在38年的中学化学教育之路上越走越精彩。  构建一个精彩的课堂  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曾说:“上课,就是师生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近几年蓬勃发展的新兴专业,许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在探索和完善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何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更好地进行
本文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创造力进行了探索,特别是从六个维度对新闻传播理论创造力进行了分析,以此进一步丰富我国的新闻传播理论,推动我国传媒产业不断发展.
作为北京市唯一一所以日语为第一外语的公立完全中学,月坛中学被评定为西城区首批“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北京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月坛中学在日本的知名度极高,从皇室首相到黎民百姓皆有所闻。  而我们关于日语特色的选择和发展,决不是一时兴起,更不是一蹴而就。根据我们的实践,我认为特色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基因和外部惯性决定的,特色发展恰恰是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  行走特色之路  月坛中学的日语教育起步
论述了激光脉冲相位高精度测距技术和增量式光栅测角技术.激光接触网速测仪融合以上两种技术并配合独特的测量方法实现了接触网几何参数的道外测量.最后提出了激光接触网速测
教师根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施教的主阵地在课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时常问问自己,当另一届学生到来的时候,我们还是否依然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演绎着以往的旧课堂模式,如此往复,直至离开教育岗位?如果这样,既不能发展学生、成就自我,也有失作为教师的责任与良知。  实践证明,开展课题研究,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开展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在课题研究中,教师可以更好地研究自己的学生和教
结束了本科学习之后,我和众多新崛起的电气工程师一样,进入硅谷工作.在苹果公司工作期间,我一直怀揣研发我心仪产品的梦想.然而几年之后,我突然感觉似乎缺失了什么.我非常渴
期刊
利用钛酸四丁酯、硝酸锆、氢氧化钡为原料在室温下,直接合成了颗粒尺寸均匀,组分连续可调的高性能锆钛酸钡纳米粉体.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Bi2O3和Li2CO3为助烧剂,实
做课题能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是无数名家验证过的真理。但“人人做课题”就有点让人感觉强人所难,颇有点“大跃进”的感觉。  我的成长我做主,成长是私人的事,是很个性化的过程。俗话说,鞋子舒服与否,要问脚,那么选用哪种成长方式,也得要问教师本人。每个人都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是强制不来的。我喜欢读书,尤其喜读教育经典,从经典中汲取教育的真谛,并自觉地在课堂中实践、反思。因而我认为,读书是更符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