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的“放射性阅读”实践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每个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是啊,课内的阅读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积极倡导课外阅读。可是课外读物浩如烟海、良莠不齐,而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弱,该如何选择课外读物呢?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两全其美的方法,不妨结合课文学习,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指导学生放射性阅读相关的书籍和篇章。
  一、服务文本适时拓展阅读
  放射性阅读和文本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放射性阅读依赖于文本教学,只有在文本教学之后掌握了字词句段篇和基本的阅读方法,才能实现放射性阅读。同样,放射性阅读又服务于文本教学,它是文本教学的有效补充。
  (一)在预习时瞻前阅读
  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预习时让学生广泛涉猎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开展放射性阅读,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如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让学生瞻前阅读“诗人简介、写作背景、重阳节习俗”等等,心中有了积淀,学生在学习古诗时才能事半功倍!
  (二)在教学时悟情阅读
  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总是以自己的知识贮存、生活经验、认识能力来理解课文的意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时应扩大阅读含量,渗透放射内容,会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如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望月》。王老师在教学该文对月亮的描写之后,让学生放射阅读了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中的月、贾平凹笔下《月迹》中的月、斯妤笔下《小窗日记》中的月,使学生对月亮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于本文中的月亮自然也有了全新的感受。
  (三)在延伸时拓展阅读
  课堂上只有四十分钟的时间,文本也是有限的,怎样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更上一层楼呢?笔者认为在课堂结尾处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放射性阅读,其意义十分深远。如在教学《奇怪的大石头》的结尾处时,笔者这样引导学生:“勤思考,爱提问,善学习,解开了李四光多年的疑惑,也使他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这些优良的学习态度,是每一个成功人士的秘诀!不信的话,你可以去查一查。”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在大量的放射性阅读后,学生由原来的半信半疑变得深信不疑!
  二、立足文本求同存异阅读
  文本是放射性阅读的根本。教师在引导学生放射性阅读时,应先把文本中的内容吃透钻深,再适度放射拓展。在组织学生进行放射性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材的特点,有的放矢,把阅读的空间范围扩大化。这样的放射性阅读,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更多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加深理解,而且长期坚持必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同一写作体裁的放射阅读
  选择同一写作体裁进行放射性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本体裁的了解,掌握本体裁的技能、技巧。比如,在儿童文学这块多彩的园地里,童话是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也是学生最喜欢的。课文《丑小鸭》出自《安徒生童话》。学完该文后,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童话《拇指姑娘》《稻草人》,等等。这种同一写作体裁的放射阅读,不仅使学生温习了阅读童话的技能技巧,更加深了学生对童话的喜爱。
  (二)同一写作对象的放射阅读
  选择同一写作对象进行放射性阅读,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不同作者看待同一事物时的不同角度,有助于发展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如学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的春天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后,教师还可推荐学生读朱熹的《春日》、钱起的《春郊》、杜甫的《春运》等文,再让学生课后放射阅读有关春天的诗句,体会不同作者眼里的春天的不同之处。
  (三)同一作者文章的放射阅读
  选择同一作者的文章进行放射性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作者的了解,领略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如在教学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放射阅读李白的《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山水诗,体会作者境界的清新,而内蕴飘逸潇洒的风格。李白尤其喜好雄伟瑰奇,笔下多南方景,追求形象出众,怪石、危崖、飞瀑、惊湍、轰雷、掣电,既有大气磅礴、雄奇浪漫的壮美,也有自然明快的优美情韵。
  三、超越文本追本溯源阅读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从名家的作品中选出来的。由于种种原因,课文中无法尽录原著,某些观点不能全面展开。这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们为了明白“观点”的产生,为了通晓原著的概貌,便会在课内外阅读中寻求得到补偿和满足。比如教材中的《景阳冈》《三打白骨精》《草船借箭》等分别选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在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读一读原著乃至作者的整个作品集,这种放射性阅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可能会让学生有一个全新的感受,扩大了视野,增加了对名著的阅读积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放射性阅读能有效弥补课内阅读的不足,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性情,形成综合的语文能力。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放射性阅读的地位和作用,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主、愉悦的大阅读环境,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哲商小学 317000)
其他文献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
说明文在新教材中的篇数较老教材增加了不  少。单题材来说,就有天文知识,如《太阳>;地理知  识,如《最大的“书”》;建筑知识,如《赵州桥》;动物知  识,如(松鼠);植物知识,如《花钟>;生态知识,如<黄  河是怎么变化的》;科技知识,如《太空生活趣事多》;  书画知识,等等。学会阅读说明文是学生  自身生活与语文学习的需要。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  的逐步深入,教师对说明文教学越来越重视,但也有 
师:对于题目《争吵》,你们有什么想问的?、、生:是谁争吵?生:为什么事争吵?生:争吵以后.他们和好了吗?
习作评语包括对习作质量的评价,还包括对习作兴趣、习作态度、习作习惯的综合评价。习作评语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呵护学生的习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促使学生作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以崭新的视角看待习作评语,根据学生的习作,借题发挥写好评语。  一、尊重原创,写“笔谈式评语”  批改作文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更要关注文本背后的人——学生。我们把学生未经修改的习作称为“原创”。学生是作
最近,笔者参加教研活动,听一位教师执教《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一课时。在学习完生字词之后,教师直接出示课文的第二小节,让学生默读找中心句。尽管教师对第二小节的解读还算深刻,但笔者觉得直接学习课文的第二小节太唐突,缺少整体感觉。这样的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究其原因,可能不少教师觉得整体感知课文很单调,有点沉闷,不容易出彩。公开课教学尤其如此。但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在初读课文阶段,一定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