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的回退效应和防退机制:一个环境领域的跨案例分析

来源 :公共行政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anwan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新制度在施行一段时间之后经常会产生退回原初状态的现象,怎样才能有效防止有利的制度变迁产生回退效应,这是制度变迁和改革中经常遇到的难题。研究这些问题不仅是推动制度变迁理论发展的需要,也对优化现实的制度改革和变迁至关重要。论文在控制有效性的方便抽样基础上,选取了21个不同地点、领域及层级的案例,运用跨案件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制度变迁的回退效应和防退机制。研究发现,引起制度变迁回退效应的六个主要影响因子是:1制度供给主体意志折返;2显著反方向利益群体介入;3组合性制度缺乏;4制度变迁目标失衡;5旧制度惯性冲突;6非正式约束的嵌入强度低。同时发现,有效的制度变迁防退机制应满足六个基本的制度设计原则:1制度供给意志主体持续前进;2多元主体参与与制衡;3构建组合式制度体系;4供给目标影响因素协调整合;5实行渐进式变迁;6加强非正式约束的引导作用。这些发现不仅对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而且对现实制度设计、改革和变迁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和EDA技术的逻辑分析仪,阐述逻辑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软硬件设计。
为了提高实时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当前广泛采用了实时差分GPS技术。差分GPS系统由基准站、数据链和用户三部分组成。其中基准站的主要功能是获得差分改正数或得到原始观测值;数
实现对目标的自动检测与跟踪是坦克火控系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首先,对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在国内外典型第三代主战坦克火控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简要梳理,分析了具备目标
半填半挖高路堤是高速公路病害的多发点,本文结合广东梅河高速公路K17+500~K17+800右幅半填半挖高路堤边坡病害处治,详细介绍了该半填半挖高路堤从监测、设计计算、方案设计、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已成为现代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企业参与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企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就是中高级管理人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从影响水驱油效率的主要内在和外在因素出发,分析高含水阶段水驱油效率变化的可能性。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尤其是微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
烃源岩评价是地质综合评价的基础,因其需要依据大量分析化验资料,而常常受到经费和样品来源的困扰。文中提出一种在陆相地层依据测井资料评价烃源岩的方法:利用重叠法把刻度合适
称重传感器是电子秤的心脏,它对电子衡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讨论称重传感器性能的选择原则。
渤海某海洋平台配置的ZJ50/3150DB海洋钻机在钻井作业时井架振动幅度较大,为了评估井架在钻井作业时的安全性,对井架进行了振动检测,并建立了井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结合现场检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过程颇似老中医诊病的望、闻、问、切,全凭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目前的症状来推断日后的变化,才能对症下药。只有正确运用把准企业的脉搏,企业才会有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