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冤案成因、预防及纠正机制研究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69023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司法改革深入进行的时代环境下,由于刑事冤案对司法权威的破坏严重,对于受害人的身心损害更是巨大,因此被司法界予以高度重视。有鉴于此,本文对冤案、假案和错案进行了区分,在概念比较基础上,对刑事冤案从诉讼程序方面(即刑事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之中的违法情形)进行了成因分析,从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和确立有限度的沉默两方面来对冤案进行预防,最后提出采取立法规定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或法院的判决来纠正冤案。
  关键词:刑事冤案;成因;预防;纠正机制;程序法
  中图分类号:D9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11-0274-01
  作者简介:季元辉(1992-),男,汉族,大连大学。
  一、刑事冤案概述
  刑事冤案一般是针对无罪的人而被错判为有罪的案件,也就是仅仅是对有罪和无罪的认定发生错判,而不是对于罪大或罪小等定罪、量刑之类的问题进行认定;同时,刑事冤案是针对法院生效的有罪判决案件进行,而不是基于对法院未生效的案件进行。简言之,就是被追诉者没有实施犯罪而被认定实施了犯罪的案件。
  冤案与假案、错案有着明显区分,假案是犯罪事实根本不存在,而是基于某种不良动机人为地虚构捏造案件事实,最终对所谓的“被告人”进行刑事判决;错案是存在犯罪事实,但是法院在定罪或量刑方面出现错误而予以一定的错判。
  二、刑事诉讼程序违法情形造成冤案的主要成因
  (一)刑事侦查过程之中的违法情形
  一是一些司法机关采取有罪推定原则。首先是公安机关表现方面:基于一旦立案追究而被视为罪犯的思维定势在一些公安人员之中占有较大的空间,使得公安人员不惜动用刑讯逼供等方式来印证自己推断的案件事实过程。其次是检察机关表现方面:审查起诉阶段采取补充侦查后,即便案件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也要向法院起诉。最后是法院表现方面:审判阶段往往重视庭前有罪“口供”,即便案件存在很大漏洞,也采取疑罪从轻进行判刑。而随着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加入“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但是依然保留了“犯罪嫌疑人对于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这就使得条文有逻辑前后矛盾之嫌。
  (二)刑事审查起诉过程之中的违法情形
  作为国家法定的法律监督部门即检察机关,现行刑事审查起诉程序主要以行政化的方式进行审查公诉条件是否具备,也就是检察机关独自进行而没有其它程序(如听证程序)和控辩双方参与,即便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听取辩护意见,实施者也是不多。这样,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方式具有单方性,使得冤案难以有效在审查起诉环节予以过滤。
  (三)刑事审判过程之中的违法情形
  一是存在管辖错误情形。在案件经过补充侦查仍然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来证明犯罪事实后,相关部门就会对管辖进行协调变动,将其“降格处理”到基层检察院与基层法院,这就意味着案件的刑罚降低,表面上具有“宽赦”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处理效果,但实质上却是部分司法机关规避责任的手段,使得刑事冤案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二是存在刑事庭审虚化情形。主要是存在举证责任虚化、质证虚化、认证虚化、裁判虚化等情形,前三者虚化就是相关人员本应该出庭而没有出庭而直接以各种笔录文件作为审判证据,裁判虚化是法庭遇到“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直接提交审判委员会进行裁决。这样,庭审徒有虚名,给冤案形成也就有了漏洞。
  三、刑事冤案的预防对策
  一是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是指对所控罪行的举证责任由检控方承担,证据不足或事实不清时推定被告无罪,即遵从疑罪从无原则进行。换言之,被告在检方所指控的罪名不足以成立时即推定无罪。无罪推定原则强调任何人未经正当、合法的审判程序不得被认定有罪,是刑事程序中被刑事追究的人所拥有的一项程序保障。但是现行《刑事诉讼法》并未把无罪推定原则予以明确规定,仅是将其基本精神渗透在一些条文之中。为此,需要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确立无罪推定原则。
  二是确立有限度的沉默权。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对司法机关人员的讯问有权拒绝回答,并对此不会给予不利的法律后果的权利。该项权利缘于“任何人无义务控告自己”,是赋予公民权利对抗公权力滥用的平衡程序保障。而基于目前我国司法实践考量,可以确立有限度的沉默权。具体而言,就是在讯问当中,犯罪嫌疑人有选择是否陈述案情的权利,废除“如实供述义务”规定;同时增加在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之中的讯问犯罪嫌疑人,如果犯罪嫌疑人明确表示沉默,检察机关应当终止讯问。
  四、刑事冤案的纠正机制
  刑事冤案发生必须有一定的纠正机制来加以慰藉受害者的身心损害,使得冤案仅是存在部分时间而不是永久被冤,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救济措施来恢复刑事司法的公信力和威慑力。而我国现有的审判监督程序为纠正冤案提供了渠道,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为此,基于有效保障程序公平和冤狱者的权益保障,放弃公诉案件撤回和侦查机关撤销案件的冤案纠正方式,采取立法规定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或法院的判决来纠正冤案。
  五、结语
  刑事冤案的避免是彰显司法公正的途径之一,虽然刑事冤案在我国短期内不会全部杜绝,但是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冤案的发生,从最大程度上予以保障公民的权利,从而助力实现依法治国和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自正法,张波转型期刑事冤案的预防机制探讨[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4(5):95-102
  [2]黄士元刑事错案形成的心理原因[J]法学研究,2014(3):26-44
其他文献
摘要: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死缓制度本身的不足,增加了死缓的惩罚力度。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相关指导性案例对于死缓限制减刑的适用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案例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在2012年的指导案例中,关于“手段残忍”的界定混乱,并且将一些本不应考虑的情节考虑在定罪量刑中。  关键词: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行为  中图分类号:D9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
摘要:2015年底颁布的《反家庭暴力法》明确了公权力干预家庭暴力的法律手段,表明了国家与社会对于家庭暴力的低容忍和强保护。本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出台的背景下,从著名的“不放弃追诉”视角出发,对我国目前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进行了梳理,着重分析了此次立法的特点,并对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和实施前景作了可行性分析。总体来说,《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有利于我国人权的保障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摘要:犯罪现场痕迹是解读犯罪过程的主要客观方式,利用现场痕迹的固定性来对犯罪过程进行犯罪动机、犯罪心理等细节的分析解读,可以有效提高案件的侦破。犯罪现场痕迹是犯罪嫌疑人在现场进行作案时留下的主要证据,通过综合利用各种痕迹刻画犯罪全部过程,是案件重要的侦破方式。  关键词:现场痕迹;犯罪现场;刻画犯罪  中图分类号:D91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0-0174-
摘要: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从社会学角度,精炼的阐述了自汉至清的两千余年间中国封建法律的演变,详细的介绍了中国社会的家族、婚姻、阶级、巫术、宗教以及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进而解释了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有着直系血缘关系的奸非罪为探讨对象,通过对奸非罪的简单厘定梳理,以资揭开古代中国性犯罪神秘面纱的一角。  关键词:奸非罪;血缘;奸;儒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
摘要:河北省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把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列为了此次工程的重点,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与过程。因此,分析当下河北省农村环境现状以及在保护农村环境过程中法律建设情况,提出完善措施,有利于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民的环境收益和我国农业产业量的提升。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污染防治问题;法律机制问题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
摘要:微传销作为一种新型网络传销,具有典型的骗取财物性质,具体表现为交叉型微传销和资本运作型微传销两大形式。不具有骗取财物性质的经营型传销排除在微传销的范围之外,不够入罪门槛的以行政法规进行规制,足以入罪的以非法经营罪进行规制;具备骗取财物性质的诈骗型传销是微传销,以实体商品、服务为外衣的交叉型微传销和无实体项目支撑的资本运作型传销在具体案例中适用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并根据案件事实与诈骗罪、集资
摘要:我国《公司法》规定董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竞业禁止义务正是一种典型的忠实义务。董事竞业行为既包括从事与其任职公司形成竞争的业务的行为,也包括谋取公司商业机会的行为。本文拟从一则案例的分析入手,探究董事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的具体构成及法律后果。  关键词:董事;竞业禁止义务;法律后果  中图分类号:D922.29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05-0087-03 
摘 要: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在与中国本土文化——儒学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中,儒释道三者合流,最重要的产物是宋明理学。儒释道三者合流的过程,是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的最好表现,也对我国法学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某种借鉴作用。  关键词:佛教;儒学;合流;宋明理学  中图分类号:B244;B9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1-0187-0
摘要:国际刑事法院自建立以来,在惩治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严重危害人类的犯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法院的运作也面临着与各缔约国以及非缔约国的司法管辖权冲突等问题。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过程充满了曲折,在筹备过程中,被各代表团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即是法院的管辖权性质及范围问题。本文通过对罗马会议上各代表团对《罗马规约》第十二条第二款第1项讨论的分析研究,认为该条款中的“有关行为”应当被解释为“犯罪行为”,
摘 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已于2009年2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62次会议通过,自2009年5月13日起施行,至今已经进行到第7个年头,而围绕违约条款的适用争议就一直伴随实务纠纷的复杂化逐渐扩大,特别是针对《合同法》解释(二)第29条的理论问题与实务问题,引发争论甚多,影响办案律师与法官的实际适用,在2016年的中国民法学年会上也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