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课堂有效提问 提高教学效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z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为它驾驭着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对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展示。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争先恐后的表现自己,既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又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身心上的愉悦和享受,此种情形之下的课堂教学势必事半功倍。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尤其要注意问题的设计。做到有效提问,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做到提问难易“适度”,让学生有的放矢。
  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随意性比较大,有些问题很难驾驭,在备课时很难想象学生对于你所设计的问题有怎样的回答,对教学内容会有诸多种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剖析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学情,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计问题。提问应表述清楚、详实、准确,避免笼统、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要让学生感到所提出的问题既不是高不可攀,又不能唾手可得,有让学生跳一跳够桃子的难度,这样既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有一种自豪感,又能开动学生的脑筋,让他们在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答案。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才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乐于学习,乐于接受,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对语文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学生很容易找到,要翻译这些句子也并非难事,如果将这里的问题设计为:“文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有哪些?将这些句子翻译过来?”学生会很快答出,问题没有难度,很容易就解决了,没有了思考的空间,也就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培养能力,那么稍作改动,变为“请用优美的语言创造性翻译文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在思考时就要先想一想哪些句子是描写桃花林美景的,然后才能思考下一步如何作答。这样的提问既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又适合中考出题的方向,这样的课堂提问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做到提问“适量”,繁简有度。
  一直以来在教学中发现,很多时候课堂上的提问是一问到底,贯穿始终的。要避免走入一问到底的误区,就要问得适时,问得巧妙,问得有趣,问得有价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语文课的内容多而杂,要在四十分钟内让学生理解消化,作为引线作用的提问就要注意处理好“量”的问题。一节好的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远远不能解决问题,提得过多过繁也不行,会让学生有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既科学又系统的提问,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适时、适量,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做到提问“有法”,面向全体。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优差兼顾,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率,这正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时,就应该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既能激活成绩好的学生的思维,又要给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一定的机会,既让优生吃得好,又让“学困生”吃得饱,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变化提问的角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自如的展现自己。例如《湖心亭看雪》一课的教学,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那一次我为差一点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谁去看雪?看到了怎样的雪景?湖心亭上有怎样的奇遇?”中等水平的学生可回答的问题:“作者是如何描写雪景的?对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做赏析。”有能力的同学思考:“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对于古代文人雅士的遗世独立你有怎样的看法?结合实际例子加以阐述。”那一次,整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都有表現的机会,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会激发更高的欲望,当他们的表达欲望,表现欲望都被激发,我们的教学就达到了目的。试想这样长此以往,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一定是个极大的推进。
  最后、做到提问“得法”,平等的对话。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利条件,课堂气氛的营造,学生兴趣的控制,提问是最佳的调控手段。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应注意自己语言措词及语气语态,要有一种亲和力,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才能同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学生也才会放开一切思想的顾虑,走近老师的思维中。耐心倾听和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巧妙的因势诱导,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一次听一位年轻教师讲《斑羚飞渡》的公开课,让我深受启发,这位老师的教学成绩一直很好,除了他有很好的素质,能够高效驾驭整个课堂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他的教态极具亲和力,特别是提问的措辞及语气恰到好处,很多时候他在提出问题时会说“你知道吗?你想说吗?谁来告诉我?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的想法?……”看似很随意的几个字,听起来却特别亲切,教师不再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成为学生的朋友,从而让学生乐于走近教师,乐于倾听,乐于表达,最终达到了乐于共同探讨的目的。其实这时学生也就走进了文本,开始了探求知识之旅。委婉提醒式的提问,有利于师生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良好风气,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完成。简便可行而又行之有效,应在实践中得到重视,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提问,可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现并弥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遗漏。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语文课教学的质量,在实践中发现深入研究并巧妙运用课堂提问的艺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科学灵活的设疑、提问,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教学自始至终在师生间和谐的互动与交流中进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思、求解、知难而进、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研究,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情境选用最佳的提问方式,注重问题设计,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IPS e.max Press全瓷冠和三单位固定桥的短期临床效果及其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为IPS e.max Press全瓷冠和三单位固定桥的长期临床效果评价提供一定的指导。 方
摘要:情感教育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主要手段,也是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有效措施。本文介绍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良好教学氛围、教师引导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应用  中国分类号:G633.3  前言:  情感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一项教学手段,是一种有益于学生身心成长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增强情感方面的交流,从而促进学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现在不少的教师却只重视抓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培养、发展学生的情感,这是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笔者在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几年里,深感课堂情感的充分激发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就谈一下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几点做法。  一、以情传情  苏联杜布洛夫斯基说过:“普遍
摘要:怎样在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面向全体,正面引导,提高安全意识。2、形式多样,因人施教,巩固安全意识。3、设计标志,形象生动、强化安全意识。4、"危险后果"、身临其境、加深安全意识。5、“安全卫士”、人人参与、普及安全知识。6、家、园结合、目标一致、拓宽安全知识。  关键词:安全意识;教育法;自我保护;危险后果  中国分类号:G61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各种有趣的活动
背景:食物嵌塞是一种很常见的咬合病,俗称塞牙,是指食物在被咀嚼的过程中,由于咬合压力使食物碎块或纤维嵌入或滞留于两牙的牙间隙内。以曾经发生过食物嵌塞作为标准进行统计,食
例題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语说:“鱼儿离不开水”,同样数学离不开例题教学。切实加强各类型例题的教学,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训练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一、“概念型”例题,要突出本质属性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的教学既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又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学生思考问题、推理证明的依据。要建立一个新概念,教材中往往总要先举几个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