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途径研究进展

来源 :中草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o_oai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不断完善我国中药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以及现有的评价质量方法,刘昌孝院士首次提出了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概念.众多学者根据Q-Marker所应该满足的五原则而预测中药材的Q-Marker,现通过对大黄、人参、茯苓等20味中药材依据不同的途径预测出的不同的Q-Marker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梳理了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marker,Q-Marker)在药材、饮片、制剂质量研究及全过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中药Q-Marker的提出为中药质量研究和全过程控制提供了研究思路,并具有
目的 研究鱼腥草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GZWMJZ-636的次级代谢产物和抗植物病原菌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谱、质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哮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观察.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老年哮喘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和观察
建立科学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是保障中药国际化、产业化的关键,通过中药有效性-物质基础-质量控制关联链辨识质量标志成分,将化学物质与临床疗效关联,以此评价中药有效性、安
质量源于过程控制水平.目前,中药质量控制缺乏系统性,难以满足产品均一、稳定的要求.从而致使我国中药制剂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中药制剂的疗效及安全稳定.从保证中药制剂产品“
中药形成产业链长且行业跨度大,横跨一、二、三产业,药物成分经过多环节的传递与变化,最终体内的效应成分与原料药中原有成分的构成已大不相同,因此,中药质量控制应着眼于中
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是中药质量控制的新概念.按照中药质量标志物确定的“五原则”,其中的“特有性”是确定中药Q-Marker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的中药质量
目的 研究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运
目的 研究蟾皮(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的干燥皮)中的蟾蜍甾烯类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 利用硅胶、ODS、凝胶、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中药蟾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复方鱼腥草合剂口服吸收入血成分进行辨识研究,初步阐明其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Acquity B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