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本质及其认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来源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leagel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经典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本质论争为当代教育理论建设和教育实践建构提供了发展助力.教育本质研究已形成了两个研究重心:一是关于教育本质的研究;二是关于对教育本质认识的研究.教育本质研究将是伴随教育学术发展的永恒论题,已有研究明晰了教育本质研究的基本论域、主要思路和典型范例,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挑战.未来的教育本质研究应更注重对教育的存在方式、教育本质认识路径等问题的探寻.
其他文献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是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分析了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性和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改变“三会一课”开展形式、强化“三会一课”政治功能、规范化和制度化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疫情防控下“三会一课”组织形式四方面探索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有效途径.
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关系到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基于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届、2020届药品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分析,提出了高职药品类专业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策略,即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准确把握专业定位,合理构建课程体系;高质量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的学术期刊、学位和会议的中文论文为统计范围,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我国园艺疗法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1994年以来园艺疗法研究领域共发表369篇论文,学术期刊、学位和会议的发文量比例为76:13:2;排名前10位的研究机构和学位授予机构中各有6所农林高校;被引频次较高的文献集中在园艺疗法综述、园林规划设计和心理健康教育与治疗方面.说明农林院校是园艺疗法研究主体机构,并逐渐拓展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治疗等领域,我国的园艺疗法研究与应用发展迅速.
融媒体的迅猛发展让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已完全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且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高职院校应顺势而为,探析融媒体时代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针对高职学生价值观现状,探索适应融媒体时代需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策,主动占领融媒体这一思想政治教育高地.
1+X证书制度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以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学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1+X证书制度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建立多元化师资库,完善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
清水江文书蕴藏有丰富的汉语历史词汇:一是保留了较多的古语词,它们主要出现在契约的特定语境和固定表达格式中,部分古语词虽然保留了词形,但用义上存在差异,这是当地方言影响的结果;二是承袭了大量的近代汉语词汇,这些词语有的是近代汉语词汇的继续沿用,有的在词形、词义上都产生了新变化.汉语历史词汇的使用及其相关的写本现象,不仅反映了近代民间契约文书的词汇特点,也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个案和语料.
《朱子语类》中表“抓取”概念的词语有“攫”“拿”“抓”“取”“捉”“拈(捻、撚)”“掇”“捏”八个,这些词参构的复音词涵盖了先秦至宋各个时代的语言成分,形成完整的词汇系统.从共时角度分析使用情况,并用概念要素分析法对比词义异同,可知:“攫”“取”“捉”“拈(捻、撚)”“掇”为承古词,“拿”“抓”“捏”为后起白话词.“取”和“拈(捻、撚)”为典型成员,“捉”“掇”“攫”“捏”为一般成员,“拿”“抓”为边缘成员.
两汉礼学继承了秦朝发展成果,经汉初发轫,在汉武帝时期达到鼎盛,礼治紧紧维系着王权政治,实现“经天地、正人伦”的作用.扬雄赋论“丽”的美学追求体现了汉代礼学的矛盾.礼治内在的政治教化要求礼制完备繁盛,推动了辞赋内容和篇幅向富丽宏瞻发展,所以推崇“丽”;但是另一方面,礼的本质又要求“克己守礼”,处理好“礼”与“情”的关系,以礼节情,辞赋也要回归“中正”,所以情感的表达要遵守“则”、反对“淫”.扬雄提出的“丽则”的审美要求较好地解决了礼学的矛盾,但汉大赋在实际创作上呈现出对这一审美范式的背离.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六盘水市拥有丰厚多样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对12所基础教育学校抽样调研结果显示,本市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一定程度存在认识不足、载体单一、应试阻碍、经费有限、政策不力与师资匮乏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及时转变观念和提升意识;加强理论研究与普及教育的联系,转化运用本市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课程教学与校园活动为中心,拓宽和创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和方法;加强经费支持与政策
后经典叙事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急于宣布经典叙事学的过时,以至于部分经典叙事学的概念尚未得到完全澄清,例如乔纳森·卡勒与帕特里克·奥尼尔对故事与话语的解构.对此,国内叙事学家申丹提出非解构性的阐释,详细回应了对故事与话语的解构,也承认二者存在重合之处,这一重合体现在叙述者截留人物话语、叙述者借用人物感知、叙述者与人物产生功能上的重合这三方面上,不能因为故事与话语的越界重合而对其进行解构.同时,故事与话语作为经典叙事学的理论概念,即使是在如今的后经典叙事学中,其区分同样也可以得到实现,并且,新媒介中主体自身与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