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新疆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快速发展。新闻媒体在新疆长治久安中发挥作用是新闻媒体的重中之重,也是新闻媒体权威性和指导性的集中体现。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使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有序地生产生活,为建设美好新疆营造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舆论氛围。各级媒体应通力合作,多方共同努力,宣传中央对口援疆决策部署,在新闻报道中建构一种援疆文化景观,形成对口支援新闻报道的合力,成为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
[关键词]新闻媒体 作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21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6-0076-02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新疆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快速发展。新闻媒体在新疆长治久安中发挥作用是新闻媒体的重中之重,也是新闻媒体权威性和指导性的集中体现。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使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有序地生产生活,为建设美好新疆营造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舆论氛围。
从2010年到2014年,每年在北京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刻分析新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2010年新华每日电讯)。全国19个援疆省市也会陆续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并开展调研及试点项目工作。三年多来,新闻媒体采用消息、评论、专题、新闻图片、新闻电视专题等形式宣传报道19省市的援疆工作,阐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详细解读贯彻落实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各项重大举措,宣传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结合本人援疆工作实际对新闻媒体在新疆长治久安中的作用有如下认识。
一、着眼新疆大局,营造长治久安的舆论氛围
在全国开展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新闻媒体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更要宣传并营造长治久安的舆论氛围。笔者探索援疆新闻报道新模式并结合三年多的的舆论援疆工作实际,认为只有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宣传报道,才能形成持久关注,应与民生对接,展现出各族群众在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推动下得到的真正实惠,继续强调变化,多用援建前后变化和受援地区人民生活转变的实例进行报道。吉林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就用一些强烈的变化成果来说明问题,宣传了中央对口支援新疆决策的必要性、正确性和在三年多的吉林援疆实践中,吉林省初步形成的援疆理念:明确的援疆思路、完善的援疆体系、提炼的援疆精神。更宣传了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各方面和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受援县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首期182名援疆干部人才共同铸就了吉林援疆的开端始篇充分展现了吉林援疆为增进民族团结,为新疆长治久安做出的贡献。
二、新疆长治久安报道应突出立意、创新形式
从报道立意上看既要突出强势引导更要突出典型引导,围绕对口援疆这一主题,紧扣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一焦点,充分整合新闻信息资源,进行高密度、高渗透力的信息传播,典型引导成为新疆长治久安最有效的方法。
从报道形式上看,新闻媒体对新疆长治久安的报道主要是以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实施的具体行动上,在关键时间节点上注重推出系列新闻报道等报道形式,注重了新闻报道的多样化,形成系列性、组合式立体传播。
三、制度、机制是开展新疆长治久安宣传的保障
要形成援疆宣传的长效机制,把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办法常态化,鼓励优秀的新闻媒体援疆人员继续援疆,并形成政策激励机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机制为新闻媒体服务新疆长治久安宣传提供保证,以笔者工作的吉林电视台为例来阐述。
首先,吉林电视台变新闻媒体人员“走基层”为“在基层”。2010年6月,吉林援疆队伍提前进入阿勒泰地区一市三县,展开对口支援工作。为响应上级号召,吉林电视台先后派出新闻节目制片人和新闻频道副总监作为吉林援疆前方指挥部工作人员,宣传援疆工作。三年多来,吉林探索出一条援疆工作新闻宣传的新机制,即由“走基层”变为“在基层”,倾情报道援疆的人和事。对于援疆工作而言,这种机制的优点体现在:减少中间环节,新闻制片人、新闻总监始终在新闻现场,能够第一时间捕捉新闻信息,随时发回报道,打造援疆新闻绿色通道,不仅承担新闻宣传任务,还参与了吉林援疆指挥部各项工作,切身感受到援疆工作的苦与乐,能够深入挖掘更多援疆干部的内心故事,采写了更为深刻的稿件。更能便于熟悉党的民族政策,熟悉受援地区风土民情,更能在援疆工作中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加强实际操作,减少了出现报道偏差和其他失误的可能。
其次,由吉林省电视台选派新闻策划、播音主持、栏目编导、活动策划、广告营销、网络技术、人力资源、节目编排、频道包装、宣传管理、技术管理、经营管理等专业骨干,到阿勒泰电视台挂职,每人援疆时间1-2个月;阿勒泰电视台影视译制中心每年选派编辑、配音、制作人员2-3人,赴吉林电视台参加动画片制作培训,每人跟班学习时间2个月。
最后,吉林电视台紧紧抓住“务实、感人”这个主题,充分展现出吉林援疆工作本着早启动早落实早让受援群众得实惠的原则,按照“开放开发、科技‘造血’、合作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共商民生民利,全面推进“四个工程、两个计划”,强化建立了“五大保障机制”,逐步明晰了“三个援助目标”。2010年以来,在援受双方的精心统筹和共同努力下,共实施6大类142个援疆项目,在日常新闻报道中,紧紧抓住吉林援疆工作“务实、感人”这个主题,选取一些生动事实进行报道,取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反映出了吉林援疆项目产生的实际效果。吉林在做好规定动作、加大援疆资金投入的同时,努力提高自选项目,如着力改善各民族群众基本生活条件,支持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冲忽尔小镇项目这些工作策划“援疆进行时”系列新闻报道。援疆进行时——援疆干部自愿无偿献血献爱心、援疆进行时——纸书 两地情、援疆进行时——援建小学进入主体建设阶段、援疆进行时——援疆干部爱洒山城、援疆进行时——医疗援疆薪火传 又添百人获光明、援疆进行时——吉林省今年为阿勒泰市培训684名专业人才、援疆进行时——对口援疆一线牵合作共赢谋发展。
吉林电视台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新闻宣传为对口援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吉林电视台又选取吉林援疆工作中的定居兴牧、安居富民、广电合作、大学生培养计划等策划了“对口支援 共谋发展”系列新闻报道——《定居兴牧 一家人的定居梦》《吉林:新一轮援疆工程直达百姓普惠群众》《吉林:把援助用在群众最需要之处》《加强广电交流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等95篇新闻报道。吉林电视台通过设立“援疆进行时”“对口支援 共谋发展”电视专栏,集中呈现吉林援疆干部“诚心实意”帮助受援群众,奉献边疆,造福阿勒泰的援疆激情,新闻报道把吉林援疆干部“用心援疆、用情援疆”充分展现出来。全国第七批对口援疆工作即将结束时,为了全面再现两地人民结下的深厚友谊,吉林电视台在卫视频道和新闻频道开设“援疆三年来”新闻报道,电视连线了阿勒泰当地电视媒体,通过电视直播对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在援受两地营造了感谢国家援疆好政策、真心感谢吉林援疆的热点话题。
四、不断探索援疆新闻报道新模式
通过吉林电视台对口援疆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受众持久关注援疆工作,受援地干部、群众感谢国家援疆好政策的氛围,保证援疆宣传工作的长期性、连续性和广泛性,让各族群众关注新一轮对口援疆带来的真正实惠,用援建前后对照和受援地区人民生活深层次转变的实例说明问题,触及受众心灵,多运用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容易接受的文化符号形式。形成合力,各级媒体应通力合作,多方共同努力,宣传中央对口援疆决策部署,在新闻报道中建构一种援疆文化景观,形成对口支援新闻报道的合力,成为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
【参考文献】
[1]李建军.文化对口援疆的“输血”类型及援疆路径选择.新疆社会科学,2012-05-25.
[2]葛巧珍.对口援疆带来发展机遇.新疆新闻出版,2012-05-28.
[3]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 胡锦涛提出工作的目标任务.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2010xinjianhy/2010-05/27/content_9899550.htm.
[4]邹声文,顾瑞珍.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新华每日电讯,2010-05-21.
责任编辑:陈贵娟
[关键词]新闻媒体 作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21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6-0076-02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新疆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快速发展。新闻媒体在新疆长治久安中发挥作用是新闻媒体的重中之重,也是新闻媒体权威性和指导性的集中体现。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使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有序地生产生活,为建设美好新疆营造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舆论氛围。
从2010年到2014年,每年在北京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刻分析新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2010年新华每日电讯)。全国19个援疆省市也会陆续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并开展调研及试点项目工作。三年多来,新闻媒体采用消息、评论、专题、新闻图片、新闻电视专题等形式宣传报道19省市的援疆工作,阐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详细解读贯彻落实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各项重大举措,宣传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结合本人援疆工作实际对新闻媒体在新疆长治久安中的作用有如下认识。
一、着眼新疆大局,营造长治久安的舆论氛围
在全国开展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新闻媒体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更要宣传并营造长治久安的舆论氛围。笔者探索援疆新闻报道新模式并结合三年多的的舆论援疆工作实际,认为只有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宣传报道,才能形成持久关注,应与民生对接,展现出各族群众在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推动下得到的真正实惠,继续强调变化,多用援建前后变化和受援地区人民生活转变的实例进行报道。吉林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就用一些强烈的变化成果来说明问题,宣传了中央对口支援新疆决策的必要性、正确性和在三年多的吉林援疆实践中,吉林省初步形成的援疆理念:明确的援疆思路、完善的援疆体系、提炼的援疆精神。更宣传了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各方面和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受援县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首期182名援疆干部人才共同铸就了吉林援疆的开端始篇充分展现了吉林援疆为增进民族团结,为新疆长治久安做出的贡献。
二、新疆长治久安报道应突出立意、创新形式
从报道立意上看既要突出强势引导更要突出典型引导,围绕对口援疆这一主题,紧扣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一焦点,充分整合新闻信息资源,进行高密度、高渗透力的信息传播,典型引导成为新疆长治久安最有效的方法。
从报道形式上看,新闻媒体对新疆长治久安的报道主要是以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实施的具体行动上,在关键时间节点上注重推出系列新闻报道等报道形式,注重了新闻报道的多样化,形成系列性、组合式立体传播。
三、制度、机制是开展新疆长治久安宣传的保障
要形成援疆宣传的长效机制,把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办法常态化,鼓励优秀的新闻媒体援疆人员继续援疆,并形成政策激励机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机制为新闻媒体服务新疆长治久安宣传提供保证,以笔者工作的吉林电视台为例来阐述。
首先,吉林电视台变新闻媒体人员“走基层”为“在基层”。2010年6月,吉林援疆队伍提前进入阿勒泰地区一市三县,展开对口支援工作。为响应上级号召,吉林电视台先后派出新闻节目制片人和新闻频道副总监作为吉林援疆前方指挥部工作人员,宣传援疆工作。三年多来,吉林探索出一条援疆工作新闻宣传的新机制,即由“走基层”变为“在基层”,倾情报道援疆的人和事。对于援疆工作而言,这种机制的优点体现在:减少中间环节,新闻制片人、新闻总监始终在新闻现场,能够第一时间捕捉新闻信息,随时发回报道,打造援疆新闻绿色通道,不仅承担新闻宣传任务,还参与了吉林援疆指挥部各项工作,切身感受到援疆工作的苦与乐,能够深入挖掘更多援疆干部的内心故事,采写了更为深刻的稿件。更能便于熟悉党的民族政策,熟悉受援地区风土民情,更能在援疆工作中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加强实际操作,减少了出现报道偏差和其他失误的可能。
其次,由吉林省电视台选派新闻策划、播音主持、栏目编导、活动策划、广告营销、网络技术、人力资源、节目编排、频道包装、宣传管理、技术管理、经营管理等专业骨干,到阿勒泰电视台挂职,每人援疆时间1-2个月;阿勒泰电视台影视译制中心每年选派编辑、配音、制作人员2-3人,赴吉林电视台参加动画片制作培训,每人跟班学习时间2个月。
最后,吉林电视台紧紧抓住“务实、感人”这个主题,充分展现出吉林援疆工作本着早启动早落实早让受援群众得实惠的原则,按照“开放开发、科技‘造血’、合作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共商民生民利,全面推进“四个工程、两个计划”,强化建立了“五大保障机制”,逐步明晰了“三个援助目标”。2010年以来,在援受双方的精心统筹和共同努力下,共实施6大类142个援疆项目,在日常新闻报道中,紧紧抓住吉林援疆工作“务实、感人”这个主题,选取一些生动事实进行报道,取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反映出了吉林援疆项目产生的实际效果。吉林在做好规定动作、加大援疆资金投入的同时,努力提高自选项目,如着力改善各民族群众基本生活条件,支持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冲忽尔小镇项目这些工作策划“援疆进行时”系列新闻报道。援疆进行时——援疆干部自愿无偿献血献爱心、援疆进行时——纸书 两地情、援疆进行时——援建小学进入主体建设阶段、援疆进行时——援疆干部爱洒山城、援疆进行时——医疗援疆薪火传 又添百人获光明、援疆进行时——吉林省今年为阿勒泰市培训684名专业人才、援疆进行时——对口援疆一线牵合作共赢谋发展。
吉林电视台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新闻宣传为对口援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吉林电视台又选取吉林援疆工作中的定居兴牧、安居富民、广电合作、大学生培养计划等策划了“对口支援 共谋发展”系列新闻报道——《定居兴牧 一家人的定居梦》《吉林:新一轮援疆工程直达百姓普惠群众》《吉林:把援助用在群众最需要之处》《加强广电交流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等95篇新闻报道。吉林电视台通过设立“援疆进行时”“对口支援 共谋发展”电视专栏,集中呈现吉林援疆干部“诚心实意”帮助受援群众,奉献边疆,造福阿勒泰的援疆激情,新闻报道把吉林援疆干部“用心援疆、用情援疆”充分展现出来。全国第七批对口援疆工作即将结束时,为了全面再现两地人民结下的深厚友谊,吉林电视台在卫视频道和新闻频道开设“援疆三年来”新闻报道,电视连线了阿勒泰当地电视媒体,通过电视直播对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在援受两地营造了感谢国家援疆好政策、真心感谢吉林援疆的热点话题。
四、不断探索援疆新闻报道新模式
通过吉林电视台对口援疆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受众持久关注援疆工作,受援地干部、群众感谢国家援疆好政策的氛围,保证援疆宣传工作的长期性、连续性和广泛性,让各族群众关注新一轮对口援疆带来的真正实惠,用援建前后对照和受援地区人民生活深层次转变的实例说明问题,触及受众心灵,多运用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容易接受的文化符号形式。形成合力,各级媒体应通力合作,多方共同努力,宣传中央对口援疆决策部署,在新闻报道中建构一种援疆文化景观,形成对口支援新闻报道的合力,成为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
【参考文献】
[1]李建军.文化对口援疆的“输血”类型及援疆路径选择.新疆社会科学,2012-05-25.
[2]葛巧珍.对口援疆带来发展机遇.新疆新闻出版,2012-05-28.
[3]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 胡锦涛提出工作的目标任务.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2010xinjianhy/2010-05/27/content_9899550.htm.
[4]邹声文,顾瑞珍.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新华每日电讯,2010-05-21.
责任编辑:陈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