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ti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入手,论述了利用生物教材,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神奇的美好、坚强,大自然生物之间的和谐,以及生命的价值等。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生命教育 生命价值
  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生物教学和生命教育紧密相连,因此,如何在生物课堂渗透生命教育,就成为每一名生物教师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对初中生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命教育自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以来,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其基本理念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增强学生对生活的信心和抵抗生活挫折的毅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学生人格,使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社会上,用结束生命对抗挫折的例子不胜枚举,社会、家庭对成绩的过分关注,造成了对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因此,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生命、欣赏生命的人生态度,从而热爱生命感悟生命的美好,就变得十分必要。
  课堂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答疑解惑上,它更应该是塑造人完美心灵和健康品格的舞台,教师要结合生物教材,立足课堂,对学生进行健康生命教育。
  二、利用教材,让学生感悟生命产生的神奇和美好
  在教学中讲述生物界新个体诞生的过程,各种生物繁殖方式的不同,以及人的生殖与发育等内容,让学生感受生命诞生的神奇与美好。例如,被子植物的繁育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然后形成果实和种子。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色彩绚丽、形态各异的花朵和果实,展示种子传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会产生新的植物个体,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光照都是种子繁殖必不可少的条件。人的繁殖更加具有神奇性,数亿个精子只有一个能够和卵子结合发育成胚胎,母亲孕育婴儿需要经历10个月的艰辛,小生命才能来到这个世界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让学生观看母亲分娩时的痛苦和人们看到新生儿的喜悦,感受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宝贵,从而产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利用生物的适应性,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坚强
  世界万物都是因适应环境而存在,不适应环境就会被环境淘汰,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悟生物为适应环境和生存所做的努力和改变。例如,在第一单元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中,长颈鹿为了吃到枝头鲜嫩的树叶,脖子变得很长;鱼类为了适应水里的生活身体呈流线型;羚羊为了躲避猛兽的袭击,变得越来越善于奔跑;有的生物体为了生存还有保护色和拟态,等等,这些都是生物为了生存所做的适应和努力。世间万物从水生到陆生,到空中飞翔的鸟类,姿态万千,使得我们的世界多姿多彩,富有生机。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习和明白生物的适应性,还要进一步启发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为什么有的学生遇到挫折能够采取积极的态度克服,而有的学生就会采取逃避的方式,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呢?这是不是一种对环境适应力的体现呢?例如有的学生由于从小学升入初中,教学环境变了,老师变了,同学也变了,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学习兴趣下降,成绩下滑,产生厌学等心理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适应环境变化,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充实自己的内心,尊重他人和自己,关注他人和社会,从而使学生适应复杂的社会,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四、利用大自然生物之间的和谐共处,让学生感悟生命和谐美好
  初中生物课本中不乏生物之间和谐相处的例子,教师要从这些例子入手,深入发掘例子中蕴含的生命和谐共处的深层内涵,对学生进行生命和谐教育。每个人都是社会和群体中的一分子,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和群体而存在,因此,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处,就成为学生适应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在讲解《生态系统》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物体之间相互依存的例子,启发学生感悟生命之间的和谐。例如,啄木鸟为大树除虫,腐烂树桩上的真菌,鳄鱼与牙签鸟等。通过这些例子,启发教育学生要真诚善良地对待周围的人,付出真心也就必然会收获真心,只有懂得欣赏他人,尊重他人,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与欣赏。
  五、利用自然中生物的贡献,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大自然为人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价值,每个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大至人类,小至细胞,都体现着自己的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这些鲜活的例子,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自然界的每种生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死亡的过程,树木的落叶春发、夏茂、秋落,最终腐烂化成有机肥料,为土壤提供养分,其一生也是有价值的。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生命个体的庞大还是微小,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例如,草原上如果没有蜣螂,那食草动物的粪便就会堆积如山;地球上如果没有绿色植物,人类将不能生存。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教师要让学生感悟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价值的认同和渴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培植一株植物,养一只小动物让学生获得对生命的体验,在养育过程中体验付出的快乐,观察感悟生命成长的不容易,等等。
  生命是值得敬畏的,生物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利用教材不断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使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增强学生与人和谐共处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毅力克服生活中的挫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 科学课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如何让课堂充满“科学”的味道,让学生在探究中发展,在体验中成长,我们一直在探索。本文从蜕变的味道入手阐述如何追求具有“科学味”的科学课。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蜕变 科学味  课堂是教师耕耘的责任田,更是学生收获的庄稼地。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的海洋,它应该是水波浩渺、气象万千的。科学课堂更应该是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如何为课堂注入新的血液,让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积极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1.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学贵有疑”,知识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阅读也不例外。能抓住重点,抓住关键问题,提出有价值
摘 要: 本文对公开课“点评课”做了感悟,总结了感悟是“满意的喜悦、不足的缺憾”,是一种痛并快乐的欣慰。  关键词: 公开课 感悟 教学设计  一、感悟“满意的喜悦”  “满意的喜悦”感悟的三个亮点:对设计的欣喜感;对内容的充实感;对课件的满意感。  1.对设计的欣喜感:创设的理念新颖、条理清晰、构思独特。  (1)设计前的心结。  在开始设计本课前,我曾开过好几次公开课,也曾观看过无数个公开课案
摘 要: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为学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实现师生有效互动。文章从五个方面举实例论证了问题情境教学对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物理教学 问题情境 师生互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活动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如何创造良好的课堂活动环境,营造师生相互配合、共
摘 要: 中学英语学科的教学方法类别多样,如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优化组合,更好地发挥其效用?本文以The Taiwan Earthquake一课为例,对英语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讲述法、问题探究法等主要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作介绍。  关键词: 教学模式 英语课堂教学 The Taiwan Earthquake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已逐渐成为教学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
摘 要: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期间不断学习和效仿德国“双元制”教育建设体系。但因社会背景、国家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堪称世界最完美的教育体制“双元制”是如何影响我国高职专业的设置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和归纳。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双元制” 专业设置  引言  德国的“双元制”是通过学校、企业和政府的相互配合协调,以培养手工操作能力强的学生为目标,为社会输出了大量的人才。但因社
摘 要: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够把抽象的数学模型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经验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抽象建模,应用数学模型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教学策略 生活化情境 生活化信息 生活化思考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数学的影子,而很多数学模型的建立也正是由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抽象化而来的。在高中数学教学
摘 要: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教师教作文犯愁,学生写作文犯愁。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并为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鼓励他们多说、多练,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开发他们心智,这样他们一定会创作出精彩的篇章。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写作兴趣 激发方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充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激情满怀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写”为“我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进一步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根基,也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基点,同时还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所在。“语文姓语,小语姓小”,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编排体系,在字词句篇的教学中,确保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并力求将语言训练过程展示得妥帖自如,富有艺术性,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  
摘 要: 在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适度合理的课堂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能够起到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本文结合三本院校英语专业课堂教学的特点,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就设计、组织及开展课堂活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英语专业 三本院校 课堂教学活动 《综合英语》  一、课堂活动在教学中的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广,教材不断推陈出新,一方面,传统的教学观念,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