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高年级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y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六年级的学生基本处于10-12岁的年龄段,初步迈入过渡阶段——青春期。他们在生理上的各种变化也影响着心理上的变化:独立意识增强,对社会、成人等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并已逐渐能够站在他入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对于客观的规则开始持有怀疑甚至抵触的态度,并形成一套只属于自己的规则。这一时期的学生们常表现出叛逆、沉默、情绪不稳定、自我怀疑等消极行为,甚至对于老师的监督与管理会表现出明显的排斥与抗议;但这一学段学生的群体意识增强,班级里常会出现多个小团体,有时朋友对于他们的影响更大于老师或者家长给予的。
  在高年级,面临着升学压力的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态度差别是比较大的,他们不再具有像是一、二年级时对于美术的与生俱来的兴趣,也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样式,当美术课不再能够带给他们新奇感、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时,他们的焦点很容易被转移:常表现为上课时不再认真听讲、.参与活动,或是看课外书、做其它科目的作业等。
  因此,在一学段,教师更应当把握这个特殊时期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正确的刺激并强化他们的良性行为,使学生在掌握美术技能知识的同时保持住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而不是把它当作一门没有任何帮助的副科而已。
  一、创设宜于学生合作的情境
  结合罗恩菲德提出的“党群阶段”学生的特点可知:五、六年级的学生已建立了初步的价值观以及一定的社会道德观,随着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比如少先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经验的累积,他们对于集体的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逐渐提升,随之而来的是他们在集体中愈发强烈的表现欲望与竞争意识;另外,这时期孩子的情感更加丰富、思维逐渐成熟,开始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受朋友的影响常常大于成人给予的影响。因此,在这一学段的美术学习活动中,充分运用学生的群体特征去创设刺激他们主动合作欲望的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性、自控能力、合作意识的发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有利于学生在合作中运用各自在美术学科中的优势,取长补短,创作出超水平发挥的作品。
  例如在《探访自然的奇观》一课中,笔者借助多媒体手段,给学生们安排了“设计师"的角色,创设了一个“为旅行社画宣传海报"的情境:要求全班的“设计师”分成五组,每组有6-8人就近组合,分别以“珠穆拉玛峰"、“巨人之路”、“维多利亚瀑布”、“科罗拉多大峡谷”、“大堡礁"为旅行目的地,结合粘贴图片、剪报、文字、手绘等多种方式在2K大小的白纸上创作,来呈现出这些自然奇观的雄伟壮丽,向学生强调要注意突出它们最能吸引游客的特征,可以是造型方面的,也可以是历史文化背景方面的等。
  二、创设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从四年级以后,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过渡,到了高年级,大部分学生开始用抽象逻辑思维去感知客观事物,他们对于抽象的原理、概念等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也就是罗恩菲德所说的“理智之萌芽”阶段,但这种认知仍然是以具体形象为基础的;例如:学生对于“透视”这一空间关系的术语有了基本理解并能够把近大远小、重叠等关系用于创作中,但他们对于“透视”的掌握并不是因为对定义字面上的抽象理解,而主要是依赖老师通过圖片、实物实验等手段的辅助解释。
  整个小学阶段的抽象逻辑思维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的,在课堂中设置能够引发学生探索思考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锻炼其抽象思维,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与创造力打下基础。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五、六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更强了,他们的知识广度与深度随之增加,简单的问题、附和性质的回答难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容易使学生产生“无聊”等消极情绪;即便是在以感性为主的美术课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的知识结构等因素灵活地创设能够推动其主动探索的问题情境也是非常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提出有探索性的问题的目的不在于难倒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观察、思考去解决问题,保证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创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情境
  随着这一学段学生自我意识的萌芽,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增添了许多主观性色彩;在美术课程中,学生真实情感的表达始终是关键,不管是知识或是技能的学习都是在为情感的表现打基础。因此,在高年级的美术课堂中,顺应学生表达自我的欲望,创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予其充分自由的情境对于预期教学效果的达成是非常有帮助的: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真实情感的表达,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愉悦性,同时通过作品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是促进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新颖性的有效手段。但这种“自由”并不是绝对的随心所欲,而是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虽然高年级学生的意志力、自控力相
  比于前四年来说有了较好的发展,但还是处于较为初级的发展阶段,需要老师综合多种因素划定界限,在这既定的范围内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
  四、在不同情境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阶段的学生随着个体认知体系的建构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导致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在美术课程中较明显的表现是所完成的美术作品大多带有个人风格。另外,他们对于学习的目的性、选择性有了更加清晰的分辨能力,由于个体发展过程的差异性,例如有的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由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得到了强化,而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失败或其它原因而磨灭了对美术的兴趣,使得这一学段的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态度常出现两种极端:对于美术完全不感兴趣和能够自觉主动的参与美术的学习。
  因此在五、六年级的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保持积极的态度尤为重要;而在创设的情境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加以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扭转他们对于美术课消极态度的第一步。例如在上文提到过的《探访自然的奇观》一课中,笔者创设了一个激发学生合作的情境;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引导、鼓励每个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即便个别学生不能够运用美术相关的知识技能为集体提供直接帮助,但只要持有积极的态度参与其中,体会到这节美术课带来的乐趣,笔者认为对于此类学生来说,这节课的目标也就达成了。
  总之,“教学相长”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突显。情境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帮助在学生掌握了相应的学科知识技能的同时,还丰富了他们的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始终抱着愉悦的心情对待美术的学习,不至于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学科难度的增加而磨灭对美术的兴趣;另外,对于师生关系的调节、教师素质的完善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毛入学率的不断增加,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攀升,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危机的出现。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以缓解该问题。本文从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梳理入手,并对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政策从制定、实施的过程、实施的结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政策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毕业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数学问题解决也在相关领域中越来越被关注,小学数学应用题表征策略研究也越来越被关注。数学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解决应用题既要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更要有一定的表征策略,两者是相互作用的。不同的学生在应用题表征策略上也存在着差异,本文,从小学数学应用题表征策略的认识,从而发现学生在不同表征策略下的表现。  【关键字】小学数学 应用题 表征策略  一、小学数学
【摘 要】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要将素质教育理念寓于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要学、爱学、会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大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的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自然,如仅限于课堂学习,只是井底之蛙,所
【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教学的前奏,毫不夸张地说,有什么样的文本解读就有什么样的
【摘 要】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基础,高中新课标对于高中生应该掌握的4500个左右的单词作了规定,那么学生如何做到高效记忆高中英语词汇呢?笔者认为可以把词汇记忆与语音教学结合起来,也可以与构词法相关联记忆,还可以通过创设语境,让学生明确单词的义项,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英语 单词记忆 语音教学 构词法则 结合语境  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对语汇的数量和掌握度都
【摘 要】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低年级识字是整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因为低年级学生掌握好识字,不仅能有效地学好语文学科,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全面学好各学科知识,让低年级学生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因此低年级学生学好识字是教师努力攻关的重要途径,需要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有效地途径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对识字教学产生兴趣,并肯下功夫下好识字。  【关键词】自学 故事 实际  笔者长期站在
【摘要】地理学科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关系尤为密切,地理教学中,学生积累足够的地理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就尤为重要。如何引导学生趣学地理,就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导入 媒体 口诀 生活 课外活动  古人常用“上知天文,下识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可见,地理学科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关系尤为密切。因此,地理教学中,让学生积累足够的地理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就尤为重要。但是
【正】一、倾斜的象牙塔威尔顿贵族学校校址设在远山之中,森严而静穆。也许你会联想起:窗外的豆豆里的火车厢,超人高校里的空中学校,梭罗的瓦尔登湖畔的木头小屋……然而,电
【摘要】目前初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碰见诸多问题,对英语接触较少,因此没有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方法,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能正确引领学生迈进英语学习的大门。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英语教师要改变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寻找新的教学模式。情境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方法主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种教学氛围和语言环境。可使学生更好的感知语言的魅力,从而更加快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