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又到买入时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stephenmengstep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银行股我有特殊的偏爱,在去年A股赚钱确定性最大的月份中,从银行股身上赚到了最多的钱。在今年年初,早早地卖出了银行股,换来投机效应更好的中小盘股。从6月份A股步入漫漫熊途后,A股买过银行,不到一个月时间割掉,再到近期从港股重新买入。
  我买银行是来赚钱的,从没想过拿一辈子,所以我能够更客观地看待银行每个阶段的好坏。这种好坏的评价完全中性,因为银行本身不是烂公司,只要不是烂公司,一家公司股票的好坏取决于它与估值间的性价比。
  价值投资就是用低估的价格买一般的公司,和用平价买好公司。
  很遗憾,银行股算不上好公司(top10%),而属于一般的公司(10%~80%),利用二八原则,剩下的20%是烂公司。A股由于退市规则不完善,烂公司更加多些。但正由于退市规则不完善,发行制度行政化,造就了壳资源价值,催生出壳资源投机大法。
  对于银行股为什么算不上top 10%的好公司,主要理由如下:
  1,大市值公司的增长极限;
  2,中国银行业的利润率过高;
  3,金融业高杠杆、周期性,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时,银行笼罩在净资产受损的阴霾下;
  4,我国上市银行国有体制,管理层注重做大优于做高股东回报
  银行股是否低估可买?
  3月份,我曾旗帜鲜明地提出券商、银行这类金融股要按市净率而不是市盈率估值。在市净率体系下,当时的券商过于高估,而银行也未见得便宜。
  除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和民生银行,银行股已纷纷破净。即便如此,过去一年多的牛熊转换间,以银行为代表的价值股已开始跑赢大盘,靠的是在熊市的相对抗跌,追回了牛市相对滞涨的差距。
  以招商银行为例,股价涨了60%,分红5%,而同期的上证指数仅上涨40%多(2050~2900点)。而牛市最高点时,招商银行的股价涨了100%,分红5%,而同期的上证指数上涨150%多(2050~5150点)。
  银行股的后市如何
  以绝对和相对估值标准来看,银行股在平均市净率破1时刚开始低估,尚未到绝对低估。也就是以估值中枢下方的价格买入,长期可保赚钱,但买这种大盘股,很难在非绝对低估的情况下赚大钱。
  A股的银行股历史上平均0.8倍市净率是底,H股的中资银行股历史上更可低至0.5~0.6倍。我也希望这就是绝对低估的底,而不愿去评估黑天鹅发生的可能性。不然的话,只要身在天朝,无论人民币、房产、还是就业,都会承受巨大的压力。毕竟,银行到目前为止仍是我国经济的命脉。
  回看银行股过去10年A股相对H股的溢价率。与券商股相仿,当A股溢价率为负时,买入A股安全性极高。2015年至今,A股银行股的溢价率纷纷走高,至今未见显著下降。周三两市银行股的走势更是出现背离,造成差距进一步拉大。
  即便从本轮最高点下跌的幅度来看,溢价率最低的招商银行A股也可能存在更大的调整空间:
  1,中国银行A股下跌35%,H股下跌34%;
  2,招商银行A股下跌21%,H股下跌30%;
  3,中信银行A股下跌45%,H股下跌37%;
  有朋友可能会说,A股、港股完全是两个市场,溢价有其充分理由。我看到的是,至少在银行股上,A股曾经有过折价(与溢价相对),就有充分理由为最坏的情况做好打算。
  无论是否持有,我始终保持对银行股的关注。因为我认为,经验的积累来自于股票交易的盈亏,更来自于对曾交易过的股票的长期追踪。切莫卖一个,扔一个,赔一次,忘一次,这样的“韭菜”永远长不高。
  绝大部分银行股确实已变得不贵,但离显著低估尚有距离。如果你准备长期持有,当前是买入(即便不是最好的买入)时机。但勿加过重的杠杆,为自己应对可能的进一步下跌留有足够的安全垫。不仅是银行股,对于其它心仪的股票也一样。
其他文献
近期创业板指出现了冲高受阻的态势,更是在周五重新考验2000点的支撑,显示出市场的人气尚未完全复苏。而且,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创业板的调整源头从去杠杆到挤泡沫,也恰恰显示出其投资机会正在显现。  因为去杠杆是硬性的、刚性的,谁也改变不了。但是,挤泡沫,则存在着机动性、灵活性、动态性。估值坐标在不同的时节点,不同的趋势中,有着不同的看法与观点,有着变通的余地,这也说明创业板指已经迎来一定的投资契机,
期刊
市场经过了从6月15日开始的两轮连续千点杀跌后,终于迎来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最近很多投资者在抱怨,市场如何如何不好,但一些人却开始兴奋,因为好的标的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了。说到底,还是仓位决定一切,仓位高的,希望股市涨,仓位低的,希望股市跌,涨涨跌跌,财富发生转移。  从事后的角度去分析,如果是牛市,那么一年中,持股的时间大概在2/3左右,如果是熊市,那么空仓的时间应该在2/3,这样才能有效地回避市场的
期刊
股市“跌跌不休”,再次凸显出货币型产品的稳健。特别是9月小长假即将来临,股市虽休息货基却收益不停歇,让投资者假期也赚钱。然而,由于不少货基将提前关门谢客,投资者需8月31日之前及时申购才能做到“人闲钱不闲”。不过银华日利在内的场内交易型货币基金9月2日还能购买,可极大提高资金效率,投资者不妨提前关注。当然,一级市场申购还是要在8月31日收盘前完成。  今年来货币基金的稳健表现,使其假期收益十分可观
期刊
股谚云:新手套在山顶上,老手死在抄底中。抄底成功,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抄底失败,早起的虫子被鸟吃。成功与失败,取决于你抄的那个点位,是不是股市相对低点。  抄底黄金时刻到了吗  对于在本波调整中全身而退,或者保留一定利润且现在仓位极轻的股友而言,“抄底”一定是心中难以磨灭的欲望。试想,不到3个月超过40%的大跌,最高价下来打了三折、四折的个股不在少数,再加上8月底下探2850点之后缓慢回升,似乎跌不
期刊
最近的市场在经过一轮快速拉升后于本周有所走弱,上证50标的股成为大盘涨跌的最大着力因素。但目前看,上证50个股中,近期融资盘已明显呈现高企,缺乏进一步做多动能。因此,投资者应规避高风险个股,多关注上证50中BETA值在1以下的补涨股的机会。  阶段风险大于机会  WIND数据显示,由于上证50成分指数在上证指数甚至整个A股中均具备高流通盘和高融资盘的特征(占上证A股和全部A股权重分别为46.95%
期刊
目前市场上的悲观情绪有两个主要来源,第一个来自于职业评论人:每次市场大幅下跌以后,他们根据已经走出来的行情,联系各种国际事件,经济指标和历史数据,以此解释下跌的原因。第二个来自于股民本身:他们由于深陷泥潭,心情极度低落,再加上各类消息对市场悲观预期的影响,他们相互之间传递着市场的悲观信息。但是还有一种人没有悲观,反而很冷静,他们就是主力机构。  主力机构未走传统派发模式  这次A股市场从5月份的猛
期刊
本周两市B股大幅下挫,上证B指报收309.25点,一周下跌7.59%;深证B指报收1086.82点,一周下跌4.73%。  本周我们试图从月线波浪层面对上证B指本轮下跌做一个具体的分析。自1999年3月份21点低点以来,到2015年6月份539点,沪B经历了4个大的上升波段。在波浪结构上是:A-B-C-X-A-B-C,21~394点是第一组A-B-C,耗时104个月,涨幅近18倍;86~539点是
期刊
不要轻易交出带血的筹码  《红学堂》:股灾原来没有结束,本周大幅杀跌后迎来反弹。在众多的向下跳空缺口下,您认为反弹还会延续吗?还敢说底吗?  王先春:过去的一周确实很惨,很多强平盘死在了周三、四,甚至是周四下午拉升前。不得不说,这是市场的残酷性,没有任何办法。在融资制度下,强平机制是冷血的。尽管此前我们在这一周的下跌中,反复提示不要轻易交出带血的筹码。大盘跌到2850点,对于融资客来说,更多的是带
期刊
本周转债市场,虽然迎来下半周的反弹,但周均收阴。上证转债周跌2.78%,深证转债周跌5.18%,中证转债周跌3.28%,整体表现好于大盘。各转债周跌幅度不大,较上周明显收窄,其中格力、航信、电气、歌尔转债分别周跌0.88%、2.37%、3.26%和5.18%,而对应正股本周以两位数下跌,跌幅最浅的上海电气-10.51%,最深的歌尔声学-18.10%。14宝钢EB周跌1.95%,15天集EB周跌1.
期刊
这两周市场再迎暴跌,银行股作为“王的男人”冲在前线,成为引领大盘反弹的中流砥柱。但光鲜的背后,我们也看到多数银行股频频刷新年内低点,纷纷在暴跌中破净,集体哭晕在键盘。本周,《红周刊》、雪球网与手机腾讯网合作的投资人物专访栏目邀请嘉宾西峯,多年的投资心得外加性格使然,造就了他另类的投资风格——做趋势基础上的价值投资。而在6月“股灾”之前果断喊出的空仓,现在看来依然是最好的选择。西峯就职于一家外资房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