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呕吐毒素检测监管的探讨

来源 :中国食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呕吐毒素是镰刀菌属的次级代谢物质,又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属于单端胞霉烯族化合物,大量存在于小麦、玉米等谷物中。呕吐毒素对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合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还有极强的细胞毒性和免疫抑制性,食用超标的呕吐毒素会使人体出现眩晕、腹胀、头痛、恶心等症状,容易造成器官损伤,严重时甚至会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
  呕吐毒素对谷物类作物的污染率和污染水平居高不下,而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安全性受到大多数人的重视,因此我国不断完善小麦产品质量检测监管措施,并制定了严谨的限量标准,小麦中的呕吐毒素含量不超过1000μg/kg,则可以放心食用。
  小麦呕吐毒素的危害性显著,加强检测监管是重要的防治手段。本文针对小麦呕吐毒素展开研究,结合山东烟台近两年来小麦呕吐毒素的实际监测情况,对本地区小麦呕吐毒素的检测监管状况进行分析,并为小麦呕吐毒素监测管理提供行之有效的意见。
  一、呕吐毒素在小麦籽粒中的分布
  呕吐毒素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能引起呕吐症状的赤霉致呕毒素和具有雌激素作用的赤霉烯酮毒素。这些毒素主要存在于小麦麦粒的糊粉层和皮部,通过对往年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呕吐毒素的含量由外向内呈现明显的梯度递减状态分布,即麸皮中的含量>皮粉中的含量>芯粉中的含量,占据小麦质量1/4的麸皮中聚集了超过40%的呕吐毒素。
  二、小麦呕吐毒素的检测监管手段
  1.赤霉病与呕吐毒素的关联。由于小麦呕吐毒素经常和赤霉病的发病率挂钩,因此,鉴别赤霉病株的小麦能在总体上对小麦的呕吐毒素含量进行估算。赤霉病株小麦一般表现为两种特征,一是灰白麦粒,整体干瘪皱缩,组织结构疏松,容易被碾碎成粉末状,粉含量相对较小,不具备营养价值;二是霉红麦粒,粉红色、橙红色从胚部底端向上蔓延到整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褶皱,组织结构同样较为疏松,粉质与健康的小麦粒粉质有一定的区别。
  赤霉病不需要专门的检测试剂,通过观察和物理手段就能鉴别出赤霉病株,一般采用逐粒检验的手段来鉴别。首先,观察外表形状是否具有赤霉病株麦粒特点;其次,通过手捏判断其结构是否疏松易碎;最后,通过解剖将麦粒剖开,观察粉质情况是否缺少。赤霉病株与呕吐毒素的相关性极强,在没有专业检测工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方法判断小麦是否患有赤霉病。
  一般患有赤霉病的小麦呕吐毒素含量大多会超标,这可以成为呕吐毒素简单的判别标准。因此,将赤霉病发病量作为小麦呕吐毒素检测监管的标准是有一定意义的,可以作为初期的一个粗略估计。通过对赤霉病患病率的粗略估计,在不经过专业检测手段的情况下,就能够对小麦呕吐毒素含量有一个大概的预料,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测,这能够比没有头绪的泛检测节省更多的精力和资金。
  2.应用专业技术检测呕吐毒素。我国目前常用的呕吐毒素检测方法有三种,分别是胶体金快速定量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液相色谱法。胶体金快速定量法是通过免疫层析原理,利用水提取小麦麦粒样本中的呕吐毒素,再将获取的提取物和带有颜色的胶体微粒进行反应,在固定的时间内用颜色强度读数仪对颜色强度进行检测比对,然后获得呕吐毒素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是通过物理手段获取小麦麦粒样本溶液的上清液,再与某种特异的抗体进行结合,然后加入显色剂进行显色,最后通过固定波长的光线进行检测,观察吸光度的值,根据该标准来判断小麦中呕吐毒素的含量。液相色谱法是将聚乙二醇溶液与样品溶液混合,提取过滤后的免疫亲和柱净化,再用高效的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根据色谱鉴定的结果来比对判断小麦中呕吐毒素的含量。
  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有的检测时间长,但是准确性和实用性更强;有的检测时间短,但是检测准确度和适用规模差强人意。如今,我国已经将这三种方法联用推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即荧光定量快速检测仪法,将上述三种方法较好地结合在一起,适用于大规模的小麦样本检测,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样本筛查,并且处理简单,操作方便,结果精确,经过短暂培训即可上手进行呕吐毒素的检测,现已成为我国粮食检测中最常用的手段。该方法的确认是通过最后与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比对,根据HPLC结果进行判断,通过电信号与图谱的形式传输到荧光定量快速检测仪中,直接显示数字或者图表反馈给使用者。与控制系统相连接的话,还能够按照时间和标定方法对数据予以记录保存,对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配备相应的检测手段对小麦呕吐毒素进行检测,是一种在数据上体现的检测手段,直接反映呕吐毒素的含量。与赤霉病的观察相比,这是一种更加直观、更加准确的检测措施,能够有效防止对呕吐毒素的误检,严格剔除呕吐毒素含量超标的小麦产品,为人们打造更安全、更放心的食品安全环境。
  3.通过数据统计进行源头管理并优化。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能够比较准确地对小麦中的呕吐毒素含量进行检测,这是一种数据收集的手段。在数据收集之后,管理部门应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的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小麦呕吐毒素超标的原因,并予以解决。
  首先,对每一年的小麦呕吐毒素含量进行纵向对比。通过往年数据来分析今年的呕吐毒素分布情况,重点关注含量突变的年份并分析其原因,为后续的小麦生产提供借鉴。比如今年的小麦收获季,莱阳辖区的小麦呕吐毒素含量变化极其明显。往年莱阳地区的小麦呕吐毒素含量都不超过国家的限制标准,根据数据统计,基本在200μg/kg左右,非常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但是今年的小麦呕吐毒素含量严重超标,不符合往年的情况,很多混合小麦的毒素达到了900-1000μg/kg,某些硬质小麦的呕吐毒素含量甚至达到1500μg/kg,严重超标。具体分析后发现,今年在小麦收获之前遭遇两场大雨,连续一周都是阴雨天气,没有受到日光照射,潮湿的环境会为赤霉病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导致莱阳地区今年收获的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迅速上升。
  其次,对同一年份不同地区的小麦呕吐毒素含量进行横向对比。每一年份中,一定是有的地区小麦呕吐毒素含量较高,有的地區含量较低,筛选出含量差异较大的几组地区,在气候、环境、土地质量、培育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再挑选出差异较大的部分,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日照、雨水、风向等因素都有可能会对小麦呕吐毒素的含量产生影响。经过多轮对比,筛选出令小麦呕吐毒素含量最少的外界因素,并在未来的小麦培育中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从而降低小麦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培育出更优质的小麦,让人们吃上安全放心的粮食。
  呕吐毒素直接影响到小麦的食用品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是衡量小麦产品是否安全的重要指标。保证小麦的安全质量是贯彻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需要,要加强入库小麦的检测强度,在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把小麦的呕吐毒素含量控制在国家限定的标准范围内,这是每一个粮食安全管理监测者应尽的义务。通过科学的措施进行检测,采用数据分析的手段进行指导,以经验积累为方针,采取有效的方法有效降低小麦中的呕吐毒素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有利于从源头上进行优化改进,确保粮食产品的优质、安全、营养,并使企业在在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效益。
  作者简介:贾欢丽(1984-),女,山东莱阳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原粮检验。
其他文献
经济全球一体化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对于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的要求逐渐提升,在有效助推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相关食品检测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具有检测过程简单、灵敏度高、便于携带以及安全性能强等优势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逐渐应用于食品检测中。本文简要概述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分析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特点,并从检测食品质量、食品安全以及未来发展情况三个方面,深入探究
摘 要 针对初高中文言文阅读学习的不同要求,语文课堂的教学,必然要为初高中衔接作相应的学习引导,不妨以《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为一试例,此课为普通高中课程准標教科书《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的首篇。作为高中文言文的第一课,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不妨再细一些、实一些、广一些、深一些,这会让即将到来的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有个良好的标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更深入地落地生根,更高标地生发生长。  关键
核桃别称为胡桃,属于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核桃仁中具有较高的油脂含量,通常情况下在65%左右,因此经常用来榨油。核桃油的营养丰富,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维生素、矿物元素和类黄酮等等。但核桃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含量高达90%甚至更多,其氧化稳定性较低,很容易在储藏时氧化酸败,并散发出难闻气味,极大地影响核桃油的风味及品质,也不利于核桃油的存储。因此,为了保证核桃油产品的高品质,需要使
在如今的食品检测过程中,液相色谱技术有着非常普遍的应用,可以实现判断与定性分析检测的紧密结合,还可以同时分离食品中的多种物质,完成对各种物质的判断和定性分析,对于提高检测的实际效果而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充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检测优势,不断发展此类检测方法,进一步扩大检测范围,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和准确度。作为食品检测技术人员,也应具备足够的液相色谱技术知识并在食品检测中有效运用,从而
随着分工的细化、需求的提升以及技术的发展,企业通过单打独斗占领并保有市场越来越难。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构建或加入商业生态系统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商业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其健康与否影响着所有成员企业的利益,甚至影响成员企业的生死存亡。
近几年来,奶茶深受年轻人的青睐。但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含糖量较高的奶茶逐渐被一部分人所抛弃,这就要求企业和商家要紧跟新的消费需求,研发出更加健康的奶茶。  沙棘果,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在干旱地区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野生水果类植物。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根据研究报道,沙棘含有大量营养活性物质,如维生素 E、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维生素K等,营养价值较高。本文重点探讨了沙
为避免高温天气给市民的求职带来不便,近日,安徽省桐城市人社局精心策划的首场“夜场户外”招聘会在梧桐国际广场成功举办。本次招聘活动共邀请到了该市20家用人单位,涉及生產制造、教育、电子、服务等多个领域,提供了约1860个岗位供求职者选择。   本次招聘活动作为供需洽谈的创新模式,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利用晚上闲暇时间进行交流对接,解决了求职者白天忙和不方便等烦恼,同时充分借助梧桐国际广场人流集中的特点